2012年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11)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2012年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11)

2012年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笔记串讲(11)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人格的完善和心理调节

人格的四个特征(选择)

1、 人格是许多不同特性的统一体;

2、 个人的特性在整个人格体系中表现出相当的恒常性;

3、 独立性,每个人的人格虽然和其他人有共同性,但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性的标志;

4、 社会化的客体。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论述)

1、 遗传因素。个体的形成是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母亲的遗传信息结合的结果,因此父亲或母亲性格上的某些特点就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 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人们的生活都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来进行的,这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的作用。

3、 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组成状况、出生顺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都对人的人格发展发生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4、 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环境。学校对于学生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教师的影响;其次是同学之间的影响;再次是学习过程的影响。

教养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养态度,二是教养行为。心理学家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民主(宽容)、权威(独断)及放纵(或溺爱)三种类型。

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论述)

1、 培养乐观开朗,心胸开阔的个性。乐观的人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往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精力充沛,富有效率,从而心身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成功。

2、 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对于调节自我情绪,尤其是紧张和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当你产生不良情绪并被其困扰时,不妨通过自我暗示来缓解。

3、 适当疏泄情绪。情绪疏泻法是指,在一个人处于强烈的情绪状态时,允许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的情绪体验与反应。情绪疏泻又可以分为直接疏泻和间接疏泻两种方法。直接疏泻法是在刺激引发情绪反应之后即时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间接疏泻法是在脱离引发强烈情绪的情境之后,向与情境无关的人表达内心的感受,发泄自己的愤怒、悲伤、苦恼等体验。

4、 转移注意力。在一瞬间,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当你把注意力转向中性或愉快的事情上时,就可以把你从消极的思维和观念中解脱出来,达到调控情绪的目的。

5、 理性认知的重要。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及行之有效的。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则会千百万情绪上的困扰。

6、 获取社会性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是具有倾诉的对象,苦恼时将自己的苦恼向他人倾诉之后可减轻心理压力。

二是提供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帮助当事人走出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重新评价困境。

三是可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贝克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下列五种:(小题)

1、 任意的推断: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和现实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便作出草率的结论。

2、 过分概括化:由于一次失败或挫折就把一切都归结为极坏的、可怕的,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 选择性概括:只依据个别、片面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4、 非黑即白的思维: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要么是全对,要么全错。

5、 夸大或缩小:过分夸大消极和不足之处,忽视长处和积极的方面。

矫正不良思维的方法:

1、 识别歪曲的思维。

2、 挑战歪曲的思维。

3、 理性认知的重建。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最初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其作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是积极的作用,即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控制和调节心理的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无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应激,能够暂解除痛苦和不安。但另一方面,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否认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获取心理上暂的安慰。如“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等都是否认作用的表现。

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

合理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简答)

答: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三种形式。

1、“酸葡萄”心理是指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

2、“甜柠檬”心理,则百般强调尺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3、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归因于其它理由或找人承担他的过错,以保持个人内心的平衡。

反向形成: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来,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称为反向形成。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以退为进”、“赶狗入穷巷”等。

转移是指个全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所允许等,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无法直接向这个对象表现出来,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接受的对象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投射是指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十步笑百步”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

应付:目前,研究者们对应付的概念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应付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的内外环境要求时,所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应激,而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

1、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2、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

3、 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

危机干预是一个短期的帮助过程,是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给予翔和帮助,国外有时也称为情绪急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