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部分)自学辅导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部分)自学辅导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部分)自学辅导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2004/3/22 22:7: 15 自考365.COM社区 安在桃

一、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共选录唐宋时期文学作品共114篇(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精读作品(在作品选目录上打有“*”的符号),共51篇(节)。每篇(节)作品都有作者介绍、题解、注解、评语选录、思考与练习题;第二类是一般的自学作品,只录注释;第三类是附录作品,是中学课本中常选的古代文学作品,只有原文,旨在便于自考学生温故知新。唐诗宋词是古代文学的代表。所以唐诗宋词是唐宋时期文学学习的重点。每篇精读的作品,都应着重把握几个知识点

1、按要求背诵有关的作品。下列的作品要求背诵:

王 维《山居秋瞑》

王昌龄《闺怨》

高 适《燕歌行》

李 白《蜀道难》

杜 甫《秋兴八首》

杜 甫《春望》

白居易《轻肥》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

王安石《河北民》

苏 轼《题西林壁》

陆 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李 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柳 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苏 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下列的作品要求熟读,最好也能背诵:

岑 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韩 愈《进学解》

秦 观《踏沙行》[雾失楼台]

贺 铸《青玉案》[凌波不过]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

姜 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黄庭坚《寄黄几复》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苏 轼《前赤壁赋》。

2、记住每一篇作品的作者,有些重要的作家还要求记住其名字和称号。请记住下列作家的字号:

李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 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韩 愈,字退之,世称昌黎

李 贺,字长吉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

苏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陆 游,字务观,号放翁

杨万里,号诚斋

还要掌握有关的流派与作家群,如:“王孟诗派”的“王”是指谁?“孟”指谁?唐代诗坛的“高岑”是指谁?什么叫“三苏”?

3、记住作品的写作年代。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当了俘虏以后写的;李白的《蜀道难》写于流放以前;《正气歌》是文天祥当了俘虏以后写的。

4、弄清作品题目的含义和特点。如:欧阳修《与高司谏书》题目的含义是“给高司谏的信”。陆游《关山月》题目的特点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

5、弄懂作品字词句的含义。如:

(1)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孙”是指作者王维自己。

(2)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汉家大将”实指唐朝的大将。

(3)李白《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中“尔”是“这”的意思,“四万八千岁”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其时间之长久:“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朱颜”是指因惊怕而脸色变白。

(4)杜甫《春望》中“家书”的含义是指家信。

(5)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的“汉皇”指唐朝皇帝李隆基,“姊妹兄弟皆列土”的“列土”的意思是分封土地。

(6)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上意”指君王的深思厚义,“玉龙”指宝剑。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传说中的一种能替情人传送信息的神鸟。

(8)杜牧《过华青宫》“山顶千门次第开”中“次第”的意思是按次序一个接一个,“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妃子”是指杨贵妃。

(9)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中“客”是对当俘虏的委婉的说法。

(10)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悉”中“争”是怎么的意思,“处”……时候的意思,“恁”是这样的意思。

6、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如:

(1)试分析王昌龄《闺怨》诗中少妇的心理发展流程。

(2)白居易《长恨歌》描写了谁的爱情故事?

(3)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秦观创作《踏莎行》(雾失楼台)这首词时的生活处境怎么样?

(5)词中抒发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李清照《声声慢》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7)姜夔《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育兵”几句的大意是怎么?

7、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如:

(1)《山居秋瞑》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代表作之一,试分析这首诗的画意。

(2)谈谈李白《蜀道难》中的浪漫主义特色?

(3)《三戒》体现了柳宗元寓言的哪些特色?论述《柳毅传》写作上的特点。

(4)论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太守” 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作品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个形象的?

(5)论述秦观《踏莎行》情景交融的手法。

(6)李清照《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叠字对表达作者感情有何作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有什么作用?

(7)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罗髻” 的“遥岑”是指什么? 这三句用什么修辞法?

(8)举例说明《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对比手法运用。

(9)《河北民》一诗是怎样表现河北民的“长苦辛”的?

(10)论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反衬法。

(11)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除此之外,还要适当掌握有关的文体知识。如什么叫歌行体? 什么叫近体诗?《长恨歌》 、《燕行》、《山居瞑秋》等诗分别属于哪种诗体? 什么叫“唐传奇”?与诗歌相比,词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什叫话本?等等。

二、考试题目类型及答题技巧。本门课考试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填空题

此类题听考的主要是识记类、客观性的问题,要求在复习中强记,在答题时明白准确。注意不要错别字,特别是人名书名地名等,写错别字即等于另一个人另一本书另一个地方了。此类题所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1、考背诵作品中的句子、名句或作品的出处。如:

(1)王维《山居秋瞑》的首联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杜甫《春望》的尾联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3)“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的作者是(高适),篇名是(《燕歌行》)。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作者是(李商隐)。

2、考作品的创作时间、地点和背景。如:

杜甫《春望》写作的时间是(757年春),地点是(长安)。

3、考流派、作品的作者及其生活时代。如:

“王孟诗派”中的“王”是指(王维),“孟”是指(孟浩然)。

4、考作品中的人物。如:

《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5、考对作品主题或词语的理解。如: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孙”是指(作者王维自己)。

(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汉家大将”实指(唐朝大将)。

6、考有关文体的知识。如:

宋代民间白话短篇小说叫做(话本)。

第二、单项选择题

题目下列出四个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将正确的一项填人括号中,可填写文字,也可填写序号。此类题所涉及的内容与第一类填空题相同。如:

(1)都在《进学解》中出现的一组成语是(④)。

①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贪多务得 迟避三舍

②细大不捐 焚膏继晷 刮垢磨光 自相矛盾

③头童齿豁 贪多务得 行成于思 各自为政

④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含英咀华 动辄得咎

(2)陆游《关山月》一诗的题目是(①)

①乐府旧题 ②新乐府标题 ③自作新题 ④词牌名

(3)《长恨歌》属于(②)

①讽谕诗 ②闲适诗 ③感伤诗 ④杂律诗

(4)下列作家名字号正确的一项是(②)

①白居易,号乐天,世称香山居士

②欧阳修,字永叔号放翁、六一居士

③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

④李清照,字幼安,号易安居士

第三、判断题。

给一个答案,判断正确与否,在后面括号里打上“√”或“×”的符号。此类题所涉及的内容与第一类相同。如:

(1)杜甫《春望》“家书抵万金”中的“家书”是指“家中的藏书”(×)

(2)《长恨歌》《燕歌行》《山居秋瞑》都是近体诗。(×)

(3)李白《古风》“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拓”中的“洗耳翁”是唐代一位有名的医生。(×)

(4)《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李煜当了俘虏以后写的。(√)

第四、解释词语

包括解释作品句子中的词语和一些文学术语。解释词语,要注意两点:首先,要解释此词语的原义,更要解释在此句中的含义。考试要求解释的词语往往不是字面上的含义,一般是比喻、引申义。如高适《燕歌行》“玉著应啼别离后”中的“玉著”一词“著”是筷子的意思,按字面的含义来说,“玉著”就是“玉作的筷子”。但如果把“玉作的筷子”放进句子里,就变成“玉作的筷子大概在别离之后啼哭吧。”这显然是不通的。所以,光是解释“玉作的筷子”还不通,这只是解释了“玉著”的原义,还必须要解释为“比喻思妇的眼泪”,其实说得更深一点,这里的“玉著”实际上是以眼泪代指思妇。就是说,用“玉著”比喻思妇的眼泪, 又用眼泪代指思妇。这样,句子的意思就是“思妇大概在别离之后痛哭落泪吧。”那么,光是解释“思扫的眼泪”行不行呢?可以说,不全面,不严密或者说,另人看了你的解释不好懂。解释词语固然要简练,但必须要使别人易懂。光是解释为“思妇的眼泪”,别人看了你的解释后就不明白,为什么思妇的跟泪是“玉著”。因为“玉著”一词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著”的意思,就是“筷子”;一是“玉著”是一种比喻的手法,以玉筷子的晶莹透亮去比喻女子的眼泪。这些问题如果说不清楚,不但不能让人家弄清楚词句的含义,而且体会不到作品文学手法的妙处。所以,这个词完美的解释是:“玉作的筷子,比喻思妇的眼泪,此指思妇。”再如李商隐《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如果只简单解释为“信使”就不够,别人看了你的解释还弄不明白,为什么“青鸟”会与“信使”有联系,所以先指出“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传递用作”信使“的含义就好懂了。其次,解释的顺序是先解释原义,后解释引申义或此词在此句中的含义。如:”玉作的的筷子“是原义:”比喻思思扫的眼泪“

是引申义:“此指思妇”是词语在此句中的含义。如果反过来作:“此指思妇。玉作筷子,比喻思妇的眼泪。”就不对了。当然,并非每一个词都必须解释“原义”“引申义”“在句子中的含义”三部分,有的词语就较为简单,特别是在考试中,时间较紧,往往抓住“在句子中的含义”一项解释就可以了。如下例(1)苏轼《江城子》“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有何妨”。

尚:(尚且) 微霜:(指头发有些斑白)

(2)李清照《声声馒》“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景况、况味的意思)

(3)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须臾:(一会儿)

(4)苏轼《前赤壁赋》“望美人今天一方”。美人:(指国君)

(5)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指小船) 如:(往)

(6)歌行体古诗的一种体裁。歌为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古代或称歌或称行,也通称歌行。

(7)唐传奇

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第五、翻译题

将诗文句子翻译成现代语体文。此类题以散文为考察重点。先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1)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进学解》)

要翻译好这段话,应理解好一些关键的词语。此段话的最大特点是对举语较多,从大的层次来说,“先生之于文”与“先生之于为人”是两个大的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说韩愈的文章风格,第二层次是说韩愈的为人。在第一个层次内有“中”与“外”、“少”与“长”、“左”与“右”的对举。在第二个层次里有“公”与 “私”、“前”与“后”的对举。“先生之于文”:“之于”,意思是“在……方而”,“之”复指“放”后的词。不要泽成“的”。“之于文”,与后面的“之放为人”相对。“文”,指韩愈在写作文章方面,不要翻译为“在阅读方面”,因为阅读文章不能说“闷于中而肆于外”(内容丰富文辞奔放)。“可谓闷其中而肆其外矣”:“中”与“外”,对举的词语,可不必直接翻译出来,在此句中 “中”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外”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少始知学”:“少”,年少时,与下句的“长通于方”的“长”字(成年)相对。“姑”,便,不要翻译为“刚”、“开始”。“知学”,懂得勤奋学习。“左右具宜”“左右”是对举语,表示“无论情况怎样都……”。(类似的用法如“左右为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