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10月《外国文选》串讲资料(北师大版)(8)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05年10月《外国文选》串讲资料(北师大版)(8)

05年10月《外国文选》串讲资料(北师大版)(8)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象棋的故事(奥地利)茨威格

1.作品:〈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也夫斯基〉、〈罗曼。罗兰〉、〈同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

〈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 自传性:〈昨日的世界〉

2、叙事结构:故事套故事的模式。“大我”套着“小我”

3、主要人物:B博士

4.简述《象棋的故事》的艺术特色

1) 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的故事套故事的模式。 整个故事是由第一人称的“我”讲述的,但在这一大的框架中,B博士的故事也是通过第一人称的“我”讲述的,“大我”套“小我”。

2) 故事的布局精巧而富有层次感

3) 精彩的心理描写也是这篇作品不同凡响之处。

《尤利西斯》(爱尔兰)乔伊斯

1.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艾略特的《荒原》一起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作品。

2、作品: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

现实主义代表作:《都柏林人》、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混合:《艺术家青年时期的画像》

现代主义:《尤利西斯》

后现代主义:《芬尼根守灵夜》

3、小说在写法和结构上模仿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以象征手法写三位主人公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8时到次日凌晨2时许18个多小时在都柏林的活动和精神历程。

4、全章实际上只是8个长而没有标点的句子,体现了“意识流”的技巧

5、主要人物:斯蒂芬*德达路斯、利奥波尔德。勃鲁姆、莫莉*勃鲁姆

6.分析《尤利西斯》 对传统的小说形式进行了最彻底的变革与创新?

答: 1.他摈弃了以人物、情节和故事为要主要因素的传统结构,开创了一种以内心独白为基本框架的新形式。这种称作“意识流”的小说不讲究塑造人物、纺织故事,而是着力于挖掘人物的深层意识及至潜意识活动。

2、 它往往采用复杂的象征结构,对人物内心逡自然主义的描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人的意识屏幕,外在世界反映在这块屏幕上,引起人物的感受、反应和联想。

3、 作品中还有无数隐喻、象征、典故、双关语、方言及外国语。

7.小说的艺术特色?

1、意识的流动是连绵不断、自然而然的,似乎没有经过任何裁剪、整理,仿佛一股汩汩的水,或清晰或浑浊,总是在不间断地流淌,若遇到一些阻隔(如各地方开始时的钟声、瞥见纸上的花……)便改变方向,散漫而没有确定的方向。

2、 由于是内心深处的独白,想到的人和事都熟悉的、经历过的,因此往往出现只有自己明白,而读者却只能去猜测的细节和人物。

传统心理描写是处在现代心理分析所谓的“意识”层面的,而“意识流”是处在“潜意识”层面的;传统的心理分析是具有条理和逻辑性、线形的,而“意识流”却混乱的、散漫的;传统的心理描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而“意识流”即是自然主义的。

3、 所选段落是8个长而无标点的句子。

8.传统与意识的区别?

传统心理描写是处在现代心理分析所谓的“意识”层面的,而“意识流”是处在“潜意识”层面的;传统的心理分析是具有条理和逻辑性、线形的,而“意识流”却混乱的、散漫的;传统的心理描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而“意识流”即是自然主义的。

《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1、卡夫卡奥地利现代著名小说家。他与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等人一起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先河,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在流放地》〈乡村医生〉

3、《变形记》的主题是揭示人的存在的荒诞、非理性,提示现代人在一个异化环境中的异化及极度的焦虑和孤独感。

4、采用的是象征和寓言的手法。

5.主人公:格里高尔,(保险公司推销员)萨姆沙。

6.自传体小说。

7.大甲虫是由“大变到小”。

8.卡夫卡笔下的甲虫是想象出来的,还是作者编出的虫子?

是作者按现实中甲虫的形象写的。

9.父母对他的态度?

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冷淡。

10.《变形记》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征?

是用象征和寓言的手法表现而真实、真实而荒谬的世界。

1)“真实”在于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前平常、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这就让人感到他始终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中。

(把甲虫的特点移到人身上,变成甲虫后的生活细节、心理、逻辑都是逼真的。回忆也不是真实的,始终没有离开甲虫的回顾。是按甲虫的逻辑来写的,不是按人的逻辑,造成真实性的写法,一个变成甲虫人的感情是真实的。)

2)“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借助一个象征和寓言模式构建起来的。“人变成虫”的故事框架显然是荒诞的、具有非理性,也是生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故事是极富荒诞间歇喷泉的。但它原本不是对外部现实生活的真实模仿,而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存在状态,作者无意要读者把人变甲虫作为事实来接受,而是要他们从超现实的意义上去人的存在状态和精神危机。即作者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寻求荒诞中的真实和荒诞中的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故事寓荒诞于真实之中。

(荒诞性故事,从哲学上看是真实的,揭示了现实中人的存在状况,甲虫象征人的生存状况。)

11、格里高尔。萨姆沙形象分析:

失去人形后,保留着人的感情、思维。但他早已被异化为“非人”,一台创造价值的机器和赚钱养家的工具。但人们习惯了人形非人的存在,却不能忍受整体异化。异化了的格里高尔被社会彻底排斥。他也明确意识到了非人特征,但并没有觉醒。反而向自我异化更进一步。希望一切都恢复原状。重新回到人形异化的状态。害怕被这个将他异化的世界隔绝,因为那是他“物质价值”的唯一寄托。然而当这个世界抛弃他的时候,只有懊丧、难堪、孤独与痛苦。格里高尔也只有被彻底抛弃而死亡。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