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审计流程
第一节 审计流程的意义
审计流程的含义和作用。
一、审计流程的概念
二、审计流程规范化的意义
三、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第二节 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流程。
(一)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二)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
(三)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四)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情况;
(五)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六)其他需要了解的相关事项。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签约双方的名称。
(二)委托目的。
(三)审计范围。
(四)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五)签约双方的义务。
(六)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七)审计收费。
(八)违约责任。
(九)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确定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五、分析审计风险
六、编制审计计划
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1)如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3)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对报表审计工作和审计结论的影响;
(4)审计风险的组成及其对报表审计工作和审计结论的影响;
(5)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第三节 实施阶段
一、符合性测试
二、实质性测试
实施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1)符合性测试的含义及其在报表审计中的地位;
(2)实质性测试工作内容;
(3)实质性测试在报表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终结阶段
一、编制审计报告
二、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
三、审计资料的整理归档
终结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1)编制审计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
(2)注意:只有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时发现存在严重的违法乱纪问题,才能审计结论和决定;
(3)审计工作的基本终结标志——资料移交档案部门。
第五节 审计流程的延续
复审和后续审计主要适用于国家审计、部门审计等强制性审计的情况。
一、复审
二、后续审计
审计流程的延续。(复审和后续审计主要适用于强制性审计的情况)
(1)复审的原因、特点和期限要求;
(2)后续审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