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经济学(二)”专题(三)_经济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经济学 >> 自考“经济学(二)”专题(三)

自考“经济学(二)”专题(三)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专题3: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

关于厂商理论,我们这个专题重点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分析的出发点,通常的这个目标被假定为利润最大化,而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成本。

(二)厂商生产和成本,并说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确定厂商最优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四)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表现以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五)说明利润最大化目标以外有关厂商理论,即要素价格决定理论,这一部分既可以看作是厂商对要素的需求理论,也可以看为是有关产品的分配理论。

(六)考察政府对市场特别是对行业供给方面的影响,

以上就是专题三“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所讲的六个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生产和销售

第一点:厂商也就是企业的性质。

厂商或者企业是有组织的经营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种为了盈利目标而构造的经营组织。它包括生产和销售。它不同于个体生产者。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生产活动都是以企业形式进行的,或者说为什么会存在企业呢?这是涉及对企业性质的回答。 企业之所以能代替大量个体生产者或者个体交易而存,当然有技术方面的要求,生产规模上面的要求,但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更重的原因。这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企业以企业为单位组织生产能有效的实行分工协作,并提高分工协作的效率。同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许多相互衔接的生产工序,使一个人相对固定的从事某一部分生产操作的分工,可以明显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分工就有协作,以企业的形式组织生产可以加强上下工序之间的协调以配合提高生产效率。

二,以企业为单位的组织生产,能节约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发现交易对象,讨价还价,签订期约,监督期约等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如果不是把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劳动者都组织在企业中,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调配,统一使用,而是每次通过市场交易方式使各种要素得以结合,交易费用势必很高。

比如说,企业以长期招聘职工的一次交易活动,代替多次短期交易活动,便可大大节省交易费用。

现代制度经济学还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从企业对市场的替代说明了企业的性质,在企业间存在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为正的条件下,将这些相互存在市场交易的企业组织在一个企业中,将外部分工内部化,将企业间的市场协调变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便可克服交易成本。这就说明交易在企业当中可以省交易费用。

第二点:一个生产和经营组织要真正成为企业,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它必须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众多劳动的协作,形成的生产经营组织。

二,它必须是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其它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国有和集体企业基本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也就是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厂商,因为企业并没有独立的经营权,也不实行自负盈亏,而是接受上级计划部门的指令,按照计划进行生产。所以那时的企业只是工厂,在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的企业正朝着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的方向发展,企业所具有独立自主,法人资格的生产经营者,拥有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拥有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充分自主权和经营权,在符合国民经济整体目标,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独立自主的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独立自主进行核算。以收低支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经营成果承担完全的责任,享有相应的经济利润。

三。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权同任何性质的企业建立各种经济联系,签定各种经济合同

四。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厂长经理和董事长是法人代表,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并依法行使法定权利和义务。

五。具有充分的企业内部管理权,能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确定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分配方式及各种经营管理制度,依照法律保障企业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

企业是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细胞,细胞的生命力越旺盛,由它组成的有机体的生产力也越旺盛越强大,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活力的发挥和效益的提高。

第三点,企业有两方面的规定:

一是所有制性质的规定;二是企业资产组织形式的规定,后者是也就是企业的制度。

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重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实践证明企业运行的效率不止是同企业所有制性质相关还同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及其企业制度相关。对公有制企业来说,企业效率不能仅仅靠公有制本身来保证,还要解决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这同企业制度的建设有关。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显实了在改革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有效作用,实践证明,规范运作的股份制,由于其产权明细,权责分明,管理科学而成为国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形式。

股份合作制体现本企业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是具有较高效率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但是长期以来,因这些企业形式中包含了非公有的资本,而产生了姓“公”、姓“私”之争。有认甚至给推行股份制贴上了私有化的标鉴,其结果是使这些有利于公有制企业改革和提高公有制经济效率的好形式难以推广,同样也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陷入困境。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公有制实现形势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的采用。这是我讲的生产和销售的第一个问题,厂商即企业的性质。

第二个问题:厂商也就是企业的利润的目标

第一点:企业经营的利润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一般说来,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是单一,企业的经营目标应该是目标组,可能的目标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也就利润最大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等。最大限度利润的目标,与其余各种目标之间有所区别,但有某种联系。因为无论是追求大事业的厂商,还是谨慎行事的厂商,他们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漠视利润,他们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润。因此经济学者们常常假定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行为目标,并从这个假定出发研究厂场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利润呢?利润等于收益和成本之差,也就是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收益就是销售产品后的收入,总收益等于生产和销售的产量乘以每单位的价格。

然而成本的概念要稍微复杂一些。在经济学中成本的定义和会计计算的成本有所不同。经济学常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关于机会成本,我们在第一个专题上讲过,就是机会成本是指使用资源的代价,就是一种资源用以某种用途后,就放弃了用于别的用途,而可能获得收益的机会。这个问题我就不详细讲了,这是机会成本,我们这里主要是讲什么叫利润,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企业的目标呢?是争取更多的利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

第二点,与机会成本的概念相联系,经济学中正常利润概念指的是:所有者或者是投资者的自由资源的机会成本。如果他们只投入了资金,正常利润就是这些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要考虑资金的可能用途,最简单的考虑就是存入银行或买债券,所得到的利息就是资金的机会成本。只有当投资于企业所得的收益大于存入银行和买债券所得的收益时,人们才会愿意投资,所以正常利润恰好是投资者或者所有者愿意对企业投资的利润。

投资活动如果没有风险,那么正常利润会非常接近安全债券的利益率,但是投资活动一般都有风险,因此为了使资金拥有者愿意投资,正常利润率就应明显高于安全债券的利息率。与正常利润相对应便有了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是指:扣出正常利润后所得的那一部分利润也可以称之为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既然是投资者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他就应该进入成本。出于对机会成本的考虑,企业在计算成本时,必须在垫支资本基础上再加上按正常利润计算的正常利润额。从会计成本的角度看,只要收益大于垫支费用,企业就已盈利,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如果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垫支费用之后的余额正好等于正常利润,那么就意味着企业恰好赚到正常的利润,而他获得的经济利润实际上等于零,也就是不亏不赚;如果收益和垫支费用之间的差额小于正常利润,企业就处于亏损状态,这时经济利润为负值。

第三点,超额利润或正常的经济利润才是厂商追求的目标也是厂商行为的动力。

只要某个行业可能获得经济利润就会有新的厂商进来投资,原有的老厂商也会增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当厂商遭受亏损时,他得到负的经济利润,即他获得利润率低于正常利润率。如果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一些厂商将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另一些厂商会缩小规模,新的投资肯定不会流入这个行业。

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一个厂商或者一个企业就要研究如何使总收入达到最大或者总成本最小,所有影响总收益或者总成本的重要因素都是厂商需要考虑并进行选择的。根据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可以把时期分为长期和短期。它们虽是对时间有关的概念,但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日历时间,而是指一定的条件。

长期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动的时期;

短期是指某些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变动的时间。

厂房及其机器设备等要素的数量调整起来需要较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内,我们称之为短期,超出这个时期我们就称之为长期。

第三个问题:生产投入和产出。

第一点:厂商的基本的经济活动是生产。

那么什么叫生产呢?经济学认为生产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

基本的生产要素主要有三类:

1.劳动。劳动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人。如电工、秘书、医生、农民等所提供的劳务。这是劳动。

2.土地。包括土地和所有土地上或者地下的自然资源。

3.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并用以进一步生产的物品,即说的人造的投入,机器、厂房、工具。

我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的这个地方说的不包括货币,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物质资本。 那么经济学中的产品都有什么呢?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各种物品和服务。因此在经济学中符合这个目的物品和服务都可以作为生产活动的产出或者产品如汽车、电视、粮食、公路、教育、咨询、体育比赛等等。

那么经济学中常常用抽象的生产函数来表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什么叫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在经济学中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生产函数表示一个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严格的讲生产函数是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他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关于生产函数,我们再简单重复一下,生产函数是表示一个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生产函数的定义包括这样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时期内表示生产函数的产量是在一段时期内度量的,比如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度的产量。

2.技术水平不变,表示生产函数生产中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不变,即既定的投入量只能生产出一个最大的产量,如果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则产生新的函数关系。

3.最大产量,表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最优意义上的关系。给定投入由于非生产技术的种种其他原因。例如管理水平差和工作积极性低等,实际产量可以低于可能最大的产量,但是生产函数并不描述这种低效率的生产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因此生产函数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是最优关系。这种最优关系是一个最直观的理解,如果想增加产出就必须增加投入。

第三点:短期要素和长期要素

由于生产函数描述的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最优关系,因而如果要增加产出就要增加投入。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种类投入都是可以变动的。

比如,服装厂接到一份大额的订单,但要求在一个月内交货,要完成这份订单的生产已超出服装厂厂规的生产能力,服装厂如何完成任务的?显然他一般是通过让工人加班,或临时雇用更多的工人的方法来按时完成任务。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来不及通过扩建厂房和增加设备来增加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劳动是可变生产要素,而厂房设备是不变生产要素。可变生产要素是指哪些,随着产量的变动可以变动的投入,不变生产要素是指哪些,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投入。 显然,在区分一种要素是可变生产要素还是不变生产要素的关键是时间,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投入都是可变的,因此经济学就有了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所谓的短期就是指这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是不可改变的;长期是指这样的时期这个时期足够长,以至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点: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一〉那么什么叫短期生产函数呢?短期生产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了解生产中的一些的基本经济规律,短期的生产函数包括:

第一:就是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表示一定的投入说明生产的全部产量;

2.平均产量:表示平均每一个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产生的产量。

3.边际产量: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所增产的产量,叫边际产量。

我们这里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以实物单位衡量的,因而在强调是实物特证而不是货币收入时,也分别称为总产品、平均产品和边际产品。

第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一):短期生产受到生产规律的制约,这一规律就是

著名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可以简称为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其它投入不变时在生产中不断的增加某一种可变的要素的投入量,当这种投入的总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个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也就是边际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所带来总产量的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

我们再说明一下,简单的讲边际产量的递减含义是,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可变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步减少,最终会等于零甚至小于零。此后可变投入的增加将不会使总产量增加,甚至会使得总产量下降,这里面关键是不能超过特定的数值。

这个收益递减规律在农业生产中表现最为典型,在既定的土地以现有的生产技术耕种,最大的产量基本上是固定,最初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这块土地上的产量增加,速度很快。但随着劳动投入量的继续增加那么产量会稳定在一个水平,这时增加的劳动对产量增加几乎没有贡献,这说明劳动投入超出一定限度时,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越来越小,从而使得总产量增加缓慢。需要注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如果这些前提条件发生改变,那么收益递减率可能不起作用。

(二),要素结合比例改变后,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这一现象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我们称他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不断的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到一定程度,最后增加的以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量越来越小,这是我们上面已经讲过的,那么我们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可变要素的各个单位是同值的,假如可变要素是劳动,那么这些劳动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样的,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效率更低的劳动者,而是因为数量,在固定的土地上使用了更多的劳动力,较多的劳动力与较少的土地结合,使劳动力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故而产生边际收益递减。 第二个要点,如果各生产要素只能按固定比例组合,那么这个规律就不实用了,因此适合这个规律的生产过程必是可变比例的。

第三个要点,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状态下,可变要素数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当技术水平变动时,这种关系也将变动。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一些要素的数量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可变要素数量来获得更多的产量是有限度的,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结合,比例必须适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对于我们的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意义有两方面:

首先它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落后的原因,日益增加的人口种植着固定数量的土地,那么边际产品和边际效益不断的递减。

其次,它为企业家掌握生产要素的均衡投入量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假定有资本、劳动、土三种要素,其中有一个是不变的要素,比如土地,那么企业家在投入资本和劳动要素时,就要考虑投入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确保收入要素获得最大的产量。

上面我们讲的边际收益的二点,就是要素结合的比例出现边际收益这一现象是客观的,普遍的。我们讲的主要要点;讲了它的对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的意义。

第三: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劳动这一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这个劳动的投入量的合理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劳动投入量的第一个阶段内,平均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那这就意味着劳动的边际水平超过平均水平。因而,理性的厂商不会把劳动投入量确定在这个领域,与这个领域相对应的是第三个阶段,就是在这个区域内的可变的投入的边际产量小于零,即增加投入不仅不增加产量反而会促使产量下降,因而厂商也不会把投入确定在这个阶段上。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只会把劳动投入量选择在第二阶段上,可变投入的第二阶段即可变投入为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交点,被称为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合理投入区给出了可变要素投入范围,并没有确定可变要素投入的数量,这是因为可变要素的最优投入量,还与要素的价格等因素有关。

关于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比例是可以改变,并且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代替关系,也就说如果多用一些劳动力,可少用一些仪器,或者相反,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具有如何确定生产要素功能的组合,使得在既定的投入下获得最大的产出,或者反过来如何在既定的产量上使得成本开支最低的问题。总之,企业面临着选择最合适要素的组合的决策。

这个问题与消费者寻求促进有限的开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个问题十分的相似。消费者也考虑一定单位的产品、商品相对应它的价格的效用。比如,人们买电器要考虑性能对价格的比例,也就说一块钱的货币的支出得到收益的效用。

在生产者那里购买或者购用生产要素,支出费用要从生产要素使用中得到收益最佳的产量,企业不得不对各种要素支出的费用和收获的收益来比较分析,来获得最佳的选区或者说来获得最佳的组合。 我们上面已经讲了这最佳的组合要考虑价格的变动,最佳要素的使用量及其组织的比例也将随着变动。比如说劳动工资上涨了,生产要素并未上升,那么单位的货币支出得到的劳动边际产出将下降,这时企业也应更多的考虑使用资本来代替劳动。

总起来讲,这个最佳组合就是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要进行分析,要看到投入要素的变化,这样来确定它的合理区这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中的问题。

以上我们讲的是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包括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递减收益规律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二〉:长期生产函数。

第一: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是描述长期生产函数的性质,经济学中使用等产量线的方法,就是一个图表有三个曲线。那么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所有生产同一数量的产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组合所构成的曲线,这也就是说在一条等量曲线上,尽管要素投入组合不同,但产量却是一样的。由于厂商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产量,因而每个厂商都有许多不同的等产量曲线。 那么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呢?就是说在表明在保证生产既定的产量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投量的增量可以减少另外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即可用一种要素代替另外一种要素。这说明随着其投入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要素越来越不容易被代替,为了说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要素边际代替概念。

第二:要素的边际代替律。 要素的边际代替概念,代替律是要素的边际代替律也可称为边际技术代替律。要素的边际代替律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可以代替另外的一种生产要素量。

其基本概念包括两点:

第一点: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资本的代替能力是不同的,即在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代替律不可能不一样。

第二点:由于等产量的曲线突出原点,因而劳动对资本的边际代替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这一特征被称为要素的边际代替律的递减规律。它表明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代替的资本数量逐渐减少,即劳动对资本边际的代替律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这就是要素边际代替规律。

第三,规模收益

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通常需要增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在其中最简单的情况是劳动和资本同比例增加,就是通过“复制”现有工厂来实现规模扩大,这种所有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被成为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有三种形式,即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这三种形式。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那么产出的增加将大于这一比例。

规模收益不变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也按同一比例增加。

规模收益递减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增加将小于这一比例。

这三种形式反映了长期生产函数的不同性质。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通过投入的同比例扩大,生产要素更能够相互协作,实现专业化,从而导致产量以更大的比例增加。那么规模收益呢?则恰恰相反,生产要素使用的效率下降,通常厂商会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递增带来的好处,而避免规模效益递减,因此厂商的规模往往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

第四,最优组合,也就是最优要素的组合。关于长期中生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既然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那么厂商就必须决定不同的要素按什么比例进行搭配和组合,显然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厂商,希望按最优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叫最优要素组合?

从等产量曲线的概念,我们知道厂商可以用不同的要素组合生产相同数量产品,但是厂商要获得要素就必须有所支付,这些支付构成了厂商的成本。

不同要素组合产生的成本是可以不同的,因此等产量曲线上的每一点,虽然都表示相同的产量,但是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的成本就可以不同,厂商自然希望以一个最低的成本产生这个已经给定的产量。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给定产量的要素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即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给定要素的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理解,假定厂商可以支出的费用,即成本是给定的,用这笔钱厂商也可以从要素市场上获得不同的要素组合。那么场商应该购卖怎样的组合呢?

虽然在不超过这笔费用的前提下,厂商应该购买能够使产量达到最大效益的组合。

简单的说,最优要素组合就是能以最小的成本,产生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最优要素组合的第二个问题是厂商又如何知道自己所选定的要素组合是最优的呢?

这分两方面解释:前者可以看作是货币用在劳动收入时,货币的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货币支出,所增加的生产总量;后者则可以看成是货币用在资本投入生产的货币的边际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货币支出,所增加的总产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厂商的生产目标使利润最大化,因此任何理性的厂商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所以厂商会在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上选择生产要素的投入,至于在何种产量选择最优组合,则取决于厂商对成本和收入的分析。

上面是讲的是第四个问题,就是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下面讲第五,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一)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要素的支出。它包括两点:

一,经济学中使用的机会成本的概念的度量,一项活动的成本。那么这个成本是基于资源需求定义的一个概念,即因使用一项资源,而不得不放弃其它机会的成本。

那么厂商的生产成本是指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损失掉的机会成本,其中包括两部分:

一是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成本;二是厂商使用自己资源包含的成本。前者被称为显性成本,因为它涉及到厂商的直接的货币支出;后者则称为隐性成本,因为它不是厂商的直接支出。显性成本我们容易理解,而隐性成本则容易被忽略,它是厂商使用自己资源的机会成本。

例如,所有者作为企业的经理,不得不拿报酬,因此也就没有对经济的直接支付成本,但经济学家认为,经理在经营企业时,不得不放弃受雇于其它厂商的机会,他在其它厂商那里可以获得最高收入,也应算作他的机会成本。特别的厂商无论是使用从银行借贷来的资金,还是使用自己拥有的资金,都会放弃其它的经营机会,也就是从事其它经营的利润。因而厂商的隐性成本中,通常包括着厂商应该获得的正常利润。

二,厂商的成本和厂商的生产数量有关,但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厂商成本中的不同部分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所有所不同,这涉及到我们说的概念,因此厂商的成本概念也可以区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那么在短期内有些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这意味着不论厂商是否生产,也不论他生产产量多少,支出在在不变的要素投入上费用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在长期中,由于一切投入都是可调整的,因此就不存在这样一笔不变的支出。

关于成本的概念。我们讲了两点,一个叫经济学使用机会成本时理想活动成本,概念量度的一项活动成本。第二个厂商的成本与厂商的数量、生产的数量有关。

(二)短期成本概念。

短期成本分以下几个概念:第一概念:

相应于生产的短期,厂商用于生产要素的支出构成了成本概念,有以下几点:

一,总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由于在短期内某些生产要素数量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总成本也被区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其中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被称为不变成本或固定成本;而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被称为可变成本。

那么总成本就等于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之和,这就叫总成本?

二,不变成本。是厂商花费在不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在短期内,总成本不变是一个固定数,他不随产出的变动而变动。

三,可变成本。是厂商化费在可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在短期中,总可变成本随着产出的变动而变动。

四,平均成本。是厂商在每一个单位产品上平均所化费的成本。

五,平均可变成本。是每一个单位产品上平均所化费的可变成本。

六,平均不变成本。是每一个单位产品上平均所化费的不变成本。

七,边际成本。是增加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由于不变成本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总成本的改变量就是可变成本的改变量。

第二概念,短期成本曲线的形态。

短期成本的曲线有如下的特点:

一,可变成本的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递增速度先减后增;不变成本曲线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其形状,即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二,平均成本曲线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就成了一个“U”字型。

三,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

四,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都相交于两者的最低点。

短期成本的特征关键取决于边际成本的性质,而边际成本的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之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生产中,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然而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实事上,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是从属于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的,正是由于编辑曲线的性质导致了边际成本曲线的性质。

比如说:假设一个工人的工资保持不变,而劳动的编辑产量服从递减规律,于是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是递减的,而每增加一单元的产量所要增加的劳动就是递增的,从而花费在增价的劳动上的成本,即可变成本的增加量就是递增的。因此当编辑产量递减时,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同样当编辑量递增时,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这就是短期成本的曲线形象,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参考有关教材中的图。

(三),长期成本。

一,什么是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个单位产量的总成本,通常在长期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也是先下降,然后会有一个相同稳定和保持不变的阶段,之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平均成本最终会上升。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的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个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量增加,每个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增加的特征。

当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时,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那么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当企业规模较小时,规模的扩充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当企业规模扩充到一定程度时,规模经济的特点将消失,随着规模的增加,平均成本先在一定规模范围内保持不变,当规模进一步扩大时,企业将遇到规模不经济,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将上升。

长期中由于厂商可以根据产量调整各种生产要素,以便生产任意产量时,生产要素均处于最优组合状态,因而厂商规模的扩大可能会伴随着生产要素组合的调整,特别来说,如果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是通过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实现的,那么规模经济概念就与我们所说的规模效益递增相一致,同样在一个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生产过程中,规模效益就是递减的。因此,规模经济概念是规模收益概念的推广。

二,什么决定着企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化与劳动分工大规模的生产可以促进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的专业水平。

第二,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某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最小的规模,在投入中不可分割。比如说像联合收割机在小块田地中就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只有大规模的生产,才能使得平均成本下降。

第三,容器原理(容是容纳的容,器是器具的器)。任何容纳东西的设备,如高炉、油罐,管子等的能力,随着能力的扩充,增加的成本在逐渐减小,由于容器的成本取决于制造容器的材料。几何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体积的增加率将大于表面积的增加率,因此大容器更经济。

第四,大机器的效率。大机器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更高,例如无论大机器还是小机器都需要一个人开,那么这个时候开大机器效率更高。

第五,副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时,所产生的费料可以生产出一些副产品。

第六,多级生产。大工厂可以在一个工厂内完成几道制造工序,这可以节约半成品在不同工厂之间的运输时间和费用。

第七,管理上更经济,大企业下的单个工厂可以专一于某种功能,它还可以对企业进行集中管理。

第八,费用分摊。只有企业很大时,一些支出才经济,例如研究和开发的费用,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起设立实验室的费用,厂商的产出越大,这些没有直接用于生产的企业,一般经营费用就越被分散。

第九,融资成本更低。大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筹集资金,生产投资价格也会因大量购买而便宜,这是规模经济……

当然也有不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包括厂商更大、更复杂,信息交流层次多,合作的管理难度也会增加,这是不经济的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工人的工作单位枯燥,他们会有被异化的感觉,这样在工作中就缺乏积极性,对工作马虎。

第三点,就是因为这些因素,会使“劳资”关系恶化。不同的工人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也会恶化“劳资”关系。

第四点,生产的流水线工艺和各种生产相互依赖,可以因为其中某一部分发生问题而导致全线停产。这就是所谓不经济的。决定企业经济规模和不经济的状况。

三,长期边际成本取决于长期平均资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中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就是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通常会随着产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由于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因而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低于长期平均成本,即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当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时,由于长期平均成本递增,因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长期平均曲线成本的上方。

当生产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规模不经济时,那时长期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因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水平直线,并且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重合。

企业规模的变动总是需要较长时期,而在短期内,企业总是在相对确定的规模下经营。

例如某个企业从开始拥有一个工厂,到拥有许多工厂是一个规模扩充的过程,但是在某一年中,它所拥有的工厂数量是相对不变的,在确定不变工厂数目条件下的厂商的成本就是短期成本。

第六,利润收益与产量。

一,厂商或者企业的收益。

我们这里分析的收益是指市场中单个厂商的产量同销售收益的数量的关系与其它许多经济量一样,厂商的收益可以区分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总产量所得到的全部销售收入。

平均收益是厂商平均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效益。

边际收益也就是厂商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

如果厂商的销售价格不受厂商的销售数量的影响,当他的销售数量由一万增加到一万零一个小时时,那么总收益就由十万块增加到十万零十块,这个时候的边际收益为十块钱,这就是什么叫边际收益。

二,价格不变条件下厂商收益。

厂商的销售价格是由市场所决定,厂商按照一个不变的市场价格销售产品,那么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中的单个商厂的销售价格。

对应于不变价格,厂商每多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销售,也必须按这一不变的价格出售,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也等于该价格。因此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价格市场。

三,价格随产量变动时,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按不变的价格销售产品,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在很多场合,厂商的价格会随着销售数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通常如果厂商拥有较多的市场份额,那么厂商则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线,这就意味着,如果想销售更多的产品,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关于这个图,可以详细看教材(111页——112页)。

从上面的表格也可以看出来,价格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那这个时候的平均收益还等于价格,而边际收益与价格不变时截然不同。它不再等于价格,而是小于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厂商的总收益会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说厂商的销售价格会随着产量的变动而不断的降低价格,这是讲的第三个小点。

四,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厂商在决定生产数量时,一方面要考虑销售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到生产的成本,厂商的最优产量是使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利润最大化体现的原因是生产成本随着产量变化。比如说当一个厂商逐步增加产量时,那么厂商的编辑效益保持不变或下降,而厂商的边际成本首先下降,而后升,这就意味着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利润也随着变动。当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大于为了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而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时,那么厂商增加生产就会增加利润;

相反,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那么厂商减少产量就会增加利润,只有当厂商把商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那么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讲了第四个问题,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这就是说只有厂商把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那么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五,对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应当怎么分析呢?

我们从以下这样几个方面分析,第一点,为什么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厂商才获得最大的利润呢?

我们说如果一个单位新增产品的收益大于一个单位新增产品的成本,这就意味着这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是有利可途的,生产这个产品就会因此而得到额外的好处;如果边际成本是随着产量上升的,那么边际收益不随着产量增加而改变,那么边际收益一定会在某个产量上与边际成本相等,这个时候厂商继续扩大产量,上升的边际成本就会高于

边际收益,这意味着新增的一单位产品是亏本的,其付出的新增成本大于新增的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是所有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第二点,为什么必须强调边际成本上升的这个条件的?边际成本下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边际成本下降的与边际收益相等的这一段,这个时候厂商生产的每一个单位产品都是亏损的,因为在这一段,边际成本总是高于边际收益。

第二阶段,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这一段。这个时候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厂商就会有一份净的好处,所以厂商就没有理由停止生产,直到边际成本转为上升,这与边际收益相等,在短期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所能获得经济利润,因为如果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就会亏损,这时候利润最大化的具体含义就是亏损最小化。

那么当市场价格高于厂商的平均成本时,厂商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生产可获得丰厚的利润,其净利润等于生产均衡产量所耗费的平均成本与价格之差乘以均衡产量。

当市场价格下降,下降到等于平均成本时,那么厂商均获得正常的利润,净利润等于零,也就是不亏也不赚。

当市场价格下降下低于成本,但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时,那么厂商就出现了亏损,这时他面对的情况是。如果停止生产,他承担相当于全部固定成本的亏损额,在短期固定成本是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即使不生产,固定成本还是要支出,那么厂商机器设备还是要提取折旧。如果他选择生产,那么也将承受全部亏损,但亏损额小于不生产的时候,就会小于全部固定成本,只是相当于部分固定成本,所以在处在这个情况下,厂方应该选择具体生产并观察市场价格的变动,以便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选择。

如果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不论生产还是不生产,亏损都相当于全部固定资本,生产还不如不生产,这时的企业就会停止营业,所以厂商的平均变动资本最低点就是停止营业点。

当厂商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变动成本时,厂商就不会再提供任何产量了。

第三点,就是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厂商必须把产量确定在能够使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才能在既定的生产项目上获得最大利润。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对于任何市场类型的厂商都是适用的,无论是垄断竞争的厂商、寡头,垄断厂商,还是完全垄断厂商,要想在既定生产项目中使利润达到最大化,就必须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理来调整其产量。

在长时期内,当厂商选择最佳产量后,能否盈利,就要看平均成本与平均收益的关系,在完全竞争的行业,厂商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

当一个行业平均收益高于平均成本时,那么厂商可获得经济利益,这个行业就会吸引潜在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新厂商的加入,增加了该行业的产品市场的供给,产品的价格会趋于下降,直到收益与成本相等,经济利益消失。

如果初始时该行业某些厂商亏损,或者部分亏损的厂商可能率先退出该行业,那么该行业产品市场供给的就随着减少,产品的价格也会逐步回升,直到亏损由于收益的上升而消失。随着这些厂商的退出,那部分资源从该行业转到其它社会更需要的行业。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中企业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策是根据价格的变动作出的。一种产品的社会需求上升,会通过价格的上涨来反映,上涨的价格会又使更多的企业从事该产品的生产,经济资源由此得到符合社会需要的重新配置,这就是价格机制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上面对于最大利润和产量关系的分析,我们讲了三点,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厂商的生产和销售我们讲了六个问题。

我们可以稍微集中概括一下:

概括的第一个小点就讲了厂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的利润,即销售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为最大。那么为了利润厂商必须生产,生产是把各种要素投入组合在一体,生产出的一定数量产品的过程,这是我总结的第一个小点。

第二个小点,就是生产过程分为短期和长期。

第三个小点,就是厂商的生产状况由成本反映出来。在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相应的也有平均和编辑的定义。在长期中,在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曲线就会出现“U”型,导致规模经济或不规模经济的因素是理解这种变动的关键。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题,概括这样三个方面。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竞争和垄断。

第一点,市场结构。

什么叫市场结构呢? 市场就是厂商所处的环境,那么市场结构就是买卖双方的活动所表现的形式和不同的特点。

一,市场是厂商所处的环境,它是由这个市场中的消费者和其它生产同一类产品的厂商来构成,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特点。

像消费人群的不同、竞争厂商的不同、市场中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别大小等不同,我们这里把重点放在厂商中的厂商数量和规模以及产品的差别上,而假设的不同的市场中的消费者的数量都是很多的,也就是说市场之间的特征主要区别是市场中厂商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同类产品是否有差别。因此我们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

四种类型的结构就是: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点,关于完全竞争市场。我们过去也讲过,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大量的厂商,市场中所有的厂商都是价格的既定接受着,这是一种可以自由进入的行业。不同商厂生产的产品之间没有差别,消费者和生产者具有完全的信息,也就是说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而生产者懂得有关价格、成本、市场机会等信息。这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第二点,垄断。垄断是指一个商业行业中具有唯一的一个商场的市场。

第三点,那么垄断竞争呢?就像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的行动互相独立,行业中进去或退出是自由的,但是不同于完全竞争,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厂商之间的产品相互区别,也就是产品是有差异的,这是和那个完全竞争市场不同,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价格。这后面这两点,即产品的差异和价格的控制是垄断竞争的两个基本点。

第四点,寡头。就是市场中只有少数或几家厂商可以阻止其他厂商的进入。 第二,就是区分不同市场结构的主要标准,是市场中竞争成分的多少。这是由于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们相信,市场经济制度是一种好制度,是由于市场中的竞争。市场中的竞争使得厂商追求自身利润的行为导致市场成绩效应,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也就是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消费者能得到最大的福利。

竞争机制的作用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市场在“看不见手”的引导下,自觉的追求最大利润的自利行为,不自觉的产生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社会利益,这就是讲的市场的这个优绩,或者是市场的机效,也就是它的好处。

第三,对于市场结构的分析。

对于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第一个问题就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性质的基本要素:

(一),是买方的集中程度。产业的市场容量即规模的变化,市场容量和规模扩大容易降低集中度,这是因为市场的扩大,一方面会抵消大企业和合并企业规模的扩涨,而造成的集中优势。另一方面也会为新企业的进入提供机遇,为产业内的较小的企业的成长提供商机,从而有可能使市场集中度降低。

相反的是,当市场的规模收缩为停止时,那么买方集中度又往往容易提高。这是讲的买方的集中度。

(二)企业追求经济规模的动机和行为。在竞争的趋动下,任何企业都有把自己的企业的规模扩展到单位产出成本最低水平的倾向,这种因利润最大化而产生的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往往会遇到产业的市场容量的限制,一定时期,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种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

如果一个产业的市场容量小,而他所需要的最佳规模水平却比较大,那么在这个产业中就容易形成垄断或寡头的市场结构,这分析的第二点。

(三)就是垄断动机和垄断行为。在市场竞争中,作为企业总是力途采取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和控固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限制产业里的竞争的行为,其作法和手段是各种各样的。

比如说,通过掠夺性的定价行为攻击对手,达成限制性的交易协议来垄断市场,进行市场的共谋或默契性的配合,进行收购、兼并、控股、合并等资产的一体化活动。设制各种进入的障碍,对现实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资源、技术封锁和垄断,与金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联系等等,这都属于垄断行为。这是市场结构的第三点,垄断行为和垄断动机。

(四),政策和法制因素的制约,政府的市场和贸易政策以及法制因素,有些有利于促进集中,有些则具有反托拉斯的效应。

如《专利法》是维护技术垄断的法律,将促进形成技术上的垄断,保护《关税法》,限制外资进入某些产业的法律,将起到限制外国投资者和竞争者进入的作用,政府投资、政府订货、金融税收上的优惠,将会成为促进集中的因素。这是我们讲的市场分析的买方的集中程度。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市场结构分析的第二点就是产品的差别性。

如果在一些市场,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买方对于全部商品具有完全的支持,并且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买卖双方进行正常的交易的因素,我们就称这些商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关系,在现实市场上,并不存在绝对可代替的商品群,我们将商业内的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不可完全代替关系的商品状态,称为产品的差别,或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的高低程度,成为产品差别程度。产品差别程度越大,那么同类产品的可代替性程度越小,越有利于生产者占领市场,因此产品差别化是企业在经营上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可以在所提供的产品实体或者在提供产品的过程的要素上与其它同类产品形成差别,以引诱买者。因此,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占居有利的地位。

比如由于质量优异,加上强大的广告宣传优势,使得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商品又有特别感兴趣,这就使利用产品差别化,达到促销目的的一种表现。

市场结构分析第三点,进入的障碍。进入的障碍或者叫壁垒是指市场内已有企业对准备或刚刚进入某个产业的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换个角度讲,进入的壁垒或障碍也是指潜在企业或新企业在和已有企业竞争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因素,因此进入障碍的大小既反映了市场内的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也反映了潜在企业或新企业所面临的劣势的程度。

对于进入市场的障碍,我们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第一点,规模经济的障碍。打算进入规模经济的产业的新的企业,面临的两难的处境,进行小规模生产或者生产成本很高,企业缺乏竞争力,难以和已有的企业竞争并在市场上立足,一开始就试图按经济规模生产,往往在初期难以获得并发挥经济规模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市场份额,因而同样难以进入市场……

第二点,必要的资本的障碍。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为了实现最低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所需要的资本,对必要资本量筹措的困难越大,进入市场的障碍也越大。

第三点,产品差别的障碍或者叫壁垒,在买方对已有企业的产品有较强偏好的产业中,打算进入市场的新企业,为了吸引买方形成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须支出巨额的促销费用,因此,已有企业产品的差别程度也构成进入这个壁垒的重要因素。

第四点:政策法律制度的障碍:在某些产业中,企业开业需获得的许可执照,企业进入后需获得有关的许可证,另外还有与政府有关的资金的筹措,关税以及非官税壁垒等等,这些都属政策,法律制度因素,同样成为企业金融的壁垒因素。

第五点:阻止进入市场的障碍,这是指在卖方高度集中化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已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的利润率,形成过剩的供给,针对新企业的岐视性价格等阻止进入政策和阻止进入行为所构成的指在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

上面的是我们讲的市场机构的分析,下边讲竞争和垄断的第二点,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完全竞争的市场:先讲第一个问题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由于市场中的厂商的数目比较多,以至于单个厂商的产量在全部市场供给中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也就是很少,厂商产量的变动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厂商的销售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的,厂商只是在这个市场给定的价格下去决定生产或销售数量,因此我们说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个特点: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这个行业具有最充分的竞争性。行业中的现有厂商不能阻止新厂商的进入。厂商如果要退出这个行业,也没有什么障碍阻止它的退出。总之,相对于这个行业,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资源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如果这个行业的利润和工资比其他行业高,那么资本和劳动就会自由进入这个行业而不会受到阻碍。

第三个特点:所有厂商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在经济学中也称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没有商标也无需广告。 第四个特点: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这个假设是说厂商和消费者都了解同他们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和知识。比如说:厂商知道市场中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和技术、以及其他的可赢利的机会等信息;而消费者知道产品价格、产品的质量、何处销售、可选择的其他产品等信息。完全信息假设保证了厂商和消费者的选择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上边讲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特征或者说它的假设非常严格,在现实中几乎找不到这类的市场,就是说它是理想的市场。但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意义在于为现实中的市场树立一个理想参照系。

第二个要点:具有充分的竞争性。在短期和长期中也仍然会有差异。完全竞争的市场虽然假设厂商可以自由进入行业,但一个厂商进入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对市场和厂商的分析也就分为短期和长期。在短期内厂商来不及进入或退出行业或市场。这意味着,当市场中有超额利润可赚时,其它行业的厂商还来不及进入这个市场,因此,市场中的厂商的数目不会增加,市场中的厂商可以保持他们的超额利润。反之,当厂商出现亏损时,他也来不及退出这个行业,因此市场中厂商的数目不会减少。

这里讲到的长期和短期的意义在本质是和上面讲的意义相同。只不过在我们这里是从生产的角度去区分长期和短期。是从厂商的进入(或退出)的角度去区分长期和短期。

这样,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短期和长期中的状态会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区分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但在这以前,我们有必要首先说明厂商的收益状况,以便为其进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作准备。

第三个要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线。因为单个厂商的需求线是由市场价格水平所决定的一条水平直线,(可参考教材118页的图),所以说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这个时候供给量等于需求量,这意味着市场处于“出清”状态,出入的出,清楚的清,“出清”的状态,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中是可以销售出去的,降价只会自损利润。

进一步讲,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单个厂商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少,或者叫微乎其微,单个厂商产量的变动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单个厂商可以以市场的均衡价格销售他想销售并且他能销售的任何数量的产品。基于这些理由,那么单个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水平的平均收益曲线表明,无论厂商的产量如何变动,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均等于市场中的均衡价格。水平的平均收益曲线也表明,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每多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总收益也等于市场的均衡价格。总的来说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具有充分竞争性,市场的需求性。

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机会成本、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厂商的利润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收益指厂商在这个市场中的销售收益,而成本是支付为生产产品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就这一问题主要分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点: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而不得不放弃其它的好处。比如说厂商,如果厂商在男式皮鞋市场上销售的收益是500万元,那么用于生产的全部资本和劳动如果不生产男式皮鞋,比如生产女式皮鞋或其它产品而获得的销售收益也就是厂商为获得这500万元的成本。这是第一个讲机会成本。第二个讲正常利润。

第二点:正常利润。正常利润由于收益是500万,而成本呢也是500万,这个时候呢厂商的利润等于零,这就是说如果厂商在男式皮鞋上取得的销售收益不比其它市场少,并且也不比其它市场高,我们就说这个厂商在这个市场中获得了“正常利润”,那么超额利润呢?

第三点: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说当厂商获得了正常利润时,它的正常利润为零,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一个厂商获得10万块的利润,那么10万块钱就是正常利润之外的利润,因此,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经济学中也把超额利润称为经济利润。

我们可能会对厂商的利润为零表示厂商获得正常利润这一表述不太习惯。理解它的关键是两个概念:机会成本和竞争。

首先我们要试图理解经济学中成本的本质含义是机会成本的意义,这个意义直接来自有利于生产资源的稀缺性。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资源在使用时才会遇到有所得必有所失的情况,这样,人们在得失之间就有了收益和代价的衡量。这是一点。

第二点。我们能够对稀缺性资源的使用进行收益和代价的权衡有一

个前提,这就是资源的使用被允许有多种选择。如果没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谈论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无意义的。比如某个青年人除了当农民别无选择,那么也就无从谈起他当农民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如果生产性资源被赋予多种可能的用途,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源具有流动性,同时也意味着这个青年人在不同职业之间进行选择,他的选择才有了所谓的得与失的权衡,劳动力才是可以流动的,某个职位才会有人去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完全竞争场上的短期均衡:

一:短期中的利润,如果经济利润大于零,厂商获得超额利润,这个利润是让其它行业厂商羡慕的。然而,其它厂商虽然羡慕这个行业中的厂商的超额利润,但他们却在“短期内”来不及进入这个行业。因此,在短期中的超额利润是可以获得的。

如果经济利润小于零,厂商出现亏损,此时不仅其他行业的厂商不想进入,而且这个行业中的厂商也想退出这个行业。但是,他们在“短期内”却来不及退出,他们可以做的是继续生产还是停止生产。在做出这样的选择时,厂商必须考虑的因素是生产能否弥补不变成本的支出。这时因为不论厂商是否生产,厂商都有一笔不变的资本,只要收益能弥补其可变成本有余,那么就可以用这些剩余来弥补其不变成本上的损失。因此,在短期中,只要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会生产。进一步,只要厂商生产,就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上的。这点是利润最大点也是损失最小点。只有当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那么厂商才能停止生产。

二,短期的供给曲线。由于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市场中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的结果,因此,只要我们能够说明为什么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止方倾斜的,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很显然,随着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化,厂商的产量也会发生变化,价格和产量的对应关系是由边际成本的曲线决定的。由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增的。因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自然也会向上倾斜的。因此,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经济学意义是,由于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在增加,只有当厂商的边际收益也增加时,厂商才会增加产量。对应于一个特定的市场价格,市场中所有的完全竞争厂商都会按照这一价格在其边际成本曲线上选择最优产量,从而确定行业或市场的供给量。因此,所有单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可以得到市场供给量。

完全竞争市场的第四个问题,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首先分析厂商的成本

。厂商将调整其生产要素的投入,以便在每一产量上都能处于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状况。这就是说,长期中完全竞争厂商将依照长期成本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这是一个小点,

其次是分析厂商的利润主要分析行业长期的均衡状态供给线。

如果行业中厂商的经济利润大于零,那么该行业吸引其他行业的厂商进入。其他行业中的厂商虽然在短期内来不及进入,但在长期中是可以进入的。随着新厂商的不断进入,行业中的厂商的数目会不断增加。我们上面说过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总加。厂商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加总的总数也增加,这就使得市场的供给增加,当供给增加后,市场的均衡格就会下降,价格的下降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减少,这个行业对其他行业厂商的吸引力减少,但是只要还有超额利润,这就仍会有新厂商进入,供给继续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降,这个过程一直继续到价格的下降最终使得超额利润消失为止。因此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是不能得到超额利润。在短期中出现的超额利润,在长期中会在竞争的作用下消失。

如果经济利润小于零,意味着这个行业中的厂商想退出这个行业。虽然他们在短期内来不及退出,在长期中是可以退出的。这样,随着厂商的不断的退出,留在行业中的数目会越来越少,厂商数量的减少使得市场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的减少使得市场价格上升,厂商的利润有所增加。虽然价格的上升会使厂商的利润增加,但是,只要厂商仍处于亏损状态,厂商就会退出这个行业。这个过程一直继续到价格的上升最终会使得亏损消失为止。

如果行业中的厂商的利润等于零,厂商只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不会吸收新厂商的进入,也不会有厂商退出,那么这个行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因此,只有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或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或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才是行业长期的均衡状态。这就

现在讲第三点。长期中的市场价格,我们在短期中可以看到,随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会下降或上升,但是,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不再进入或退出,价格将稳定不变。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长期中的均衡价格是由什么决下的呢?简单来说,长期均衡价格就是由厂商长期中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决定的。如果厂商在长期中要选择生产规模和技术,假设这是最优的选择,那么这个规模生产平均成本最低,很显然,完全竞争的厂商在长期中会把规模选在最优产品量上,这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没有一个厂商不会这样,也没有一个厂商不能不这样去做,因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每个厂商都知道这个最优规模。

我们进一步说,对利润的竞争使得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中处于经济利润为零的状态,这意味着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虽然那些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厂商将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竞争将使得其他它厂商也会降低成本。最终的结果是所有厂商不得不降到最低的极限。这个最低的极限也是竞争迫使价格下降的不能再下降的极限。因此在长期中,价格将在这个水平上达到稳定。这是我们分析在长期中厂商为什么会处于均衡状态。我们讲了三点。一个分析厂商的资本,一个分析厂商的利润,一个讨论长期的市场价格。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长期的行业供给曲线。

市场的需求在长期中也是会变化的,有些行业中的需求在长期中不断增加,例如现在的电脑行业,有些行业的需求在长期中会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当行业需求变化时,市场价格在长期中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呢?

这个需求曲线反映到需求的变化,行业长期均衡的变化可以看到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的均衡价格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下降或者递增,这个取决于需求变动前后行业中厂商的平均成本是不是发生变动,即行业长期成本是否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保持不变、下降还是递增。

如果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保持不变,就称这个行业为成本不变的行业,如果随着行业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递增,那么这个行业也就称为成本递增行业,也称该行业存在着外部规模不经济,如果随着行业的扩大,厂商的平均成本递增,则称该行业为成本递增行业,也称该行业存在着外部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对,外部的规模经济或者规模不经济是由厂商外部所处的行业规模扩大纠引的。造成外部规模经济的原因是由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因此价格在这种意义上还是具有反应成本信号的作用,不同于垄断。由于不存在行业进入障碍,厂商不能在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垄断竞争的厂商,进行研究和开发投资的规模和可能性也小于垄断厂商。

这是上面讲的第四个大问题:垄断竞争市场与公共利益。我们讲了两个问题:

一个讲的就是: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那么垄断竞争的厂商在长期中没有超额利润;

第二个问题讲的:与垄断比较、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同样不等边际成本,因此价格的信号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这是我们讲的上面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与公共利益。

现我们讲第五个问题,就是完全垄断的模型。

从理论上讲,还存在着一种完全垄断的模型。指的是一个厂商提供了一种产品的全部,而且这种产品没有代替品的情况,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要素不流动。

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意味着新的竞争者无法同现有的供给者竞争。这种不流动性可能是由于:

(1)法律禁止新的竞争者进入。

(2)专利版权和商标。

(3)政府规定的专买政策。

(4)一个厂商控制了原材料和专场的人才。

第二、缺乏有关技术的推动。就是在技术上进行垄断。

第三、有效率的大规模生产,对资金的要求。

原有的厂商可以逐步扩大他的规模,但新的厂商为了在成本上有竞争力,不得不在一开始就达到现有厂商早已达到的规模。所需的大批资金对于新厂商来说,也确是困难的。

第四排斥竞争者的政策。

例如:通过购买公司的股份,来收买竞争对手。生产或者销售相同的产品的几个厂商联合起来,以便控制市场。又如:额余的销价等。

上面四条中的前三条,都不是友谊的垄断,可以说是自发的垄断。

第四条所说的,是友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法。在制定和实行反垄断政策时,这两类垄断之间的差别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的垄断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也可能乱用它们的有利条件,但这里多少有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出于特定的目的,采取对消费者的有害的作法。这是应该受到制栽的。

垄断厂商利润量大化的产量,也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与完全竞争的厂商不同的是:其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且其斜率比需求线大一倍。边际收益曲线与上升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那一点,属于对应的产量,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也是均衡产量。与均衡产量相对应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垄断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就必须降低价格。

第六个问题,寡头市场。

先讲一讲什么叫寡头?寡头就是市场由少数几个厂商瓜分市场的全部份额或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

上面讲的就是垄断竞争是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厂商的独立性和行业的自由进入。

我们这里讲的是市场机构也是竞争和垄断的某种混合。然而是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厂商的相互依赖性和行业进度的障碍。可以看到这种市场是由少数几个厂商瓜分市场的全部份额和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就是寡头市场。

在现实经济中的许多行业具有这种特征。比如说:汽车制造行业、家电行业、石油行业、钢铁行业、通讯行业、航空行业等等,寡头市场是经济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市场结构。

第一点,寡头市场的主要特征

它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个进入障碍;另一个是相互依赖。

先看第一特征:进入障碍。像垄断行业一样,寡头市场一般存在着行业进出障碍。但障碍的大小却随着行业的不同而不同。有些情况下,进入相对容易,而在一些行业中几乎不可能进入。

第二个特征:厂商的相互依赖。

由于寡头行业中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就不得不考虑到其他厂商的行动,因为每个厂商的利益都受到任何其他厂商行动的影响。某个厂商的价格及产量的变动、新的研究开发计划以及广告等都会对其他厂商的利益产生影响,那么其他厂商也就不会不对这些行动作出反应。如果不假定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是什么,预测厂商采取某个行动后的销售量是不可能的。厂商的销售量不仅取决于他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厂商对他改变价格行动做出的反应是什么。

第二点,寡头的相互依赖和竞争和串谋。

寡头市场中的厂商如何对待其他厂商呢?寡头厂商有两种选择:串谋或者竞争。

一方面,寡头厂商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他们有可能相互勾结或者说串谋。如果他们能够勾结起来,形成一个像垄断厂商那样的整体,并像垄断厂商那样的行动,那么,他们就可以联合获得最大行业的利润。剩下的问题就是寡头厂商如何瓜分最大的行业利润。

另一方面,寡头厂商又有同其它的竞争者相互竞争的倾向,目的是争得更大份额的行业利润。

但是,串谋与竞争对于寡头厂商而说是相互矛盾的。厂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份额的竞争越激烈,他们共同从市场中获得的行业利润就越少。比如说,像价格战和广告战都会使得寡头厂商的利润下降。

因此,寡头市场可分为两种类型:串谋的寡头市场和竞争的寡头市场。

第三点,串谋寡头。

显然,串谋有利于厂商,但是寡头厂商并不总是能够形成串谋。串谋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厂商,相互之间非常了解。

第二、关于生产成本和生产技术,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秘密。

第三、有相似的生产方法和平均成本使得他们愿意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比例改变价格。

第四、生产的产品相类似,容易在价格上达成一致。

第五、有一个主导厂商,就是说他在行业中处于统治地位或支配地位的厂商。

第六、存在有效的进入障碍。寡头厂商不担心受到联合厂商之外的新厂商的干扰。

第七、市场是稳定的。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寡头厂商达成的一致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第八、没有政府对于厂商之间的串谋进行控制。

寡头厂商可以在价格、市场份额、广告支出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串谋。这些串谋将使得厂商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避免竞争性减价和过度的广告投入。这些都可以增加行业的利润。

串谋也可以分为公开的串谋和隐蔽的串谋或者说是默契。像卡特尔一种组织就是一种公开的串谋,价格领导则是一种隐蔽的串谋。

一,什么叫公开的串谋?

就有正式的串谋协议的串谋,被称之公开的串谋。

如果所有的成员的行动能够使他们就像一个厂商一样,就可以像一个垄断厂商那样的行动使得行业利润最大化。这是公开的串谋。

二,隐蔽的串谋,就是价格领导。

隐蔽串谋的形式是价格领导,即寡头厂商们在价格上跟随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也许是行业中的最大的厂商-占统治地位的厂商。这种形式的价格领导被称之为主导厂商价格的领导。价格的领导者也可能不过是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的厂商们可以信赖的价格领导者:厂商们认为这个厂商是市场状态最好的晴雨表。这种价格领导被称为典型厂商价格领导。

第四点、非串谋的寡头。

在一些寡头的行业中,有利于串谋的因素不是很多,这个时候厂商更容易进行价格竞争。即使存在着串谋,行业中的一些寡头厂商也总是有“欺骗”其他厂商的企图,私下里降低价格,增加销售份额等。厂商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他们有投机的动机,如果其他厂商不降价,他们将获得更大的收益。然而,这种投机行为很容易引起报复,导致价格战,结果呢,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一些厂商也并不害怕价格战。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在价格战中取胜,击垮竞争对手,将对手挤出行业从而获得更大的份额。对其他厂商合作诚意的怀疑,寻找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动机,都容易使寡头厂商们像战场上的对手,相互之间勾心斗角、明争暗头。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不会顾及行业的利益。他考虑的是采取什么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被对手欺骗或击败。当然,厂商的竞争策略不仅涉及到价格,还涉及广告、研究和开发等方面。

第五点,寡头市场和公共利益。

如果寡头厂商相互串谋,那么寡头市场的特点和垄断相似,它的缺点也和垄断相似。

在一些方面,寡头市场又有优于其他市场的特点,这有两点:

第一点、寡头厂商可以利用超额利润的一部分从事研究和开发。比起垄断厂商,寡头厂商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积极性更高。这是他和公共利益一致的一方面。

第二点、产品差导方面的非价格竞争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选择。

这就是寡头市场和公共利益相吻合的两点。当然,寡头市场之间的区别很大,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

以上是对寡头市场的分析,那么在当前市场上,是出现了强强合并,这在国际、国内都有例子。强强合并,他的资金占具市场的份额都有利。

前面我们讲的第二个大问题——竞争和垄断。其中主要讲自由市场,就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和垄断市场,他们区别和共同点。当然,寡头市场也是垄断市场的一个形式。但它是现在市场发展的一个垄断的新的形式。现在讲第三个大部问题:有关厂商的其他的理论。这个问题,我们主要是讲厂商自身的结构的特征,首先讲厂商的外部环境。重点分析厂商自身结构的特征。

第一个问题——利润最大化的困难。

利润最大化的困难,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点:厂商在核算中使用的是会计成本的概念而不是经济学的机会成本。厂商可能并不清楚他们使用的生产资源在其他用途或行业中的收益,因此厂商也就无法准确的说出其现状是否为最好的选择。

第二点、更为重要的是,厂商常常不能准确地知道甚至不能大致估计他们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不能得到其边际收益曲线。厂商虽然可以知道现在的销售量,这也仅仅是知道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的信息,他不知道当价格发生变动后销售量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然,厂商可以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但这需要时间,并且市场的状况在这段时间内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在估计厂商需求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估计其他厂商的行动和反应对厂商需求的影响。同行业中其他厂商的态度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这使得他们对厂商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第三点,就是时间因素。

厂商应该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获得最大利润。比如说:一个厂商的行动,为了在现在的一年中获得最大的利润,他也许会实现目标,但是以后厂商将可能亏损。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危害了未来的利润。当然,厂商对未来利益的考虑也不可能太久,比如象一千年,这就太久了。 总之,在实际的决策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厂商可能很难进行利润最大化决策。

第二个问题——厂商的其他目标。

第一点,厂商的其他目标这个问题涉及厂商的组织结构。我们知道,经济社会中的厂商有多种形式:小型的家庭企业、合伙制企业、私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有限公司、国有企业、市政公司、合作型企业等。在某种意义上拍卖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慈善机构、学校也是厂商,它们也要经营才能生存。严格地讲,厂商不是经济社会中“自然人”意义上的一个个体或决策单位,实际上它是经济社会中的“组织”或“机构”。

经济社会中的人是理性的或者是所谓经济人,这就意味着人的行动动机都是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厂商只是一个法律上意义上的组织,它的动机必然是某些人的动机。但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并不必然保证厂商作为一个组织行为的动力也是利润最大化。这主要取决于厂商的实际决策者同厂商的利益关系是什么。只有厂商决策者的利益同公司的利益完全一致时,那么个人追求最大的利益动机才能完全转换为公司追求利润的最大动机。这种情况严格地讲,只适合于家庭小型企业。这就是说,在小型家庭企业中,老板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既是老板又是雇员,至于公司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他的利益也就是公司的利益。

第二点、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厂商组织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在这样的公司中,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分离的,而那些公司经营者的动机决定着公司实际的动机。公司经理首先考虑的是他自己的利益,像:工资、待遇、地位等;当然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平衡其他同公司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像:股东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政府的利益、社会利益等等。作为各种利益冲突和平衡的结果,使得大公司的行为的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利润适度,公司经营者只是追求着一个能让股东满意的利润即可,这个利润并不是经营者有能力达到的最大利润。

因此,当我们把眼光集中在厂商内部时,就涉及到这些问题:

(1)厂商组织中的利益关系问题,例如:股东和公司经理的关系等。

(2)厂商的目标除了获得适度的利润以外,那么,厂商会确立一些其他的最大化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什么?

(3)厂商追求的目标会是多个目标,而这些目标可能是互相冲突的,获取适度的利润仅仅是厂商的目标之一。

我们讲的厂商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利润适度化,并且适度化的利润也只是厂商多种目标中的一个目标。

这就说明了厂商的目标不公仅仅是利润的最大化,是适度的利润还有其他的目标。

第三个问题、企业或者厂商的内部关系。

第一点,厂商实质上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经理和股东的关系、厂商和雇员的关系、厂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厂商和银行的关系、厂商和供货商及销售商的关系、厂商和政府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都存在着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例如:企业管理者不仅有给股东赚钱的义务,而且还有维护雇员权利的义务、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义务、有的还有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的义务、有纳税的义务、有维护社会社区的利益的义务。同时,企业管理者也有他们的权利。如:获取适当的报酬、依法经营、拒绝股东们的不恰当要求的权利。股东、雇员、消费者、银行、政府管理部门等也有维护企业管理者和厂商利益的义务。

因此,利益关系存在于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之中。每个人或每个单位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前提是义务方能够尽到义务。比如说:股东能否赚到钱取决于经理们是否真的尽职尽责。

第二点,就是权利义务,也就是委托和代理的关系。

这个关系,我们从下面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委托人的利益取决于代理人的行动。但是,代理人的行动动机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一定是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委托人需要“激励”代理人,给代理人某种好处让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否则代理人一般是不会平白无故地为委托人效劳。

二,激励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给予对方一定好处的承诺。激励发挥作用的机理是,如果代理人认为委托人的承诺是可信的,那么代理人在考虑这种承诺的条件下会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动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将产生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三,股东应该给经理多报酬,给他的报酬量是多少。经理为了

获得报酬,他可能会向股东们说由于市场竞争多么激励、所需要管理者的水平要多么高等,目的无非是让股东们提高提成比例,降低利润要求,这样他就可以少干活多赚线。如果这个经理是所谓“经济人”,他就有这种“欺骗”股东的动机。那么,经理能否“欺骗”股东呢?

在一定程度上,经理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因为股东和经理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的信息,经理知道的信息比股东多,因此经理有条件“欺骗”股东。因为一般说来,在股东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信息。那么,经理或代理人相对于股东,总是具有信息的优势。由于经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欺骗委托人的动机,在此情况下股东就可能不知道给代理人的激励水平是否恰当。

例如:股东不知道市场的情况就不能判断销售额的增长是市场自然的结果还是经理工作有方。

四,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要鼓励经理努力工作,还要设法鼓励经理讲实话,讲信用:市场情况到底如何,他到底有多大本事。

股东激励经理讲实话的目的也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支付恰当的报酬。因此,在经济利益关系中还存在着信誉的关系,就是说你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可靠,以及你所承诺能否实现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形成厂商这种组织形式或制度也是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五,经营者的经营动机,取决于职位给他的权利,也就是义务关系。

如果他经营的是自己的企业,那么经营动机是利润最大化;如果他经营的是股东的企业,那么经营动机或许就是利润适度化。他所承担的各种责任,和他所具有的经营的其他利益,都可能使他未必是以厂商利润最大人为经营目标。

第四个问题,就是厂商或者企业行为理论的分析、目标的内容或多目标的重要性。

企业或者厂商行为的理论是分析目标的内容和目标的重要性。企业的行为理论中是去确立一些如何实现目标的原则,是分析这些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不同的目标可能引起的冲突又是什么,以及这些冲突如何解决。

企业要实现的目标可以是生产目标、销售目标、利润目标、资产目标等。如果目标没有实现,就要研究问题出在哪里,如何纠正这些问题。如果问题不能解决,经理将要把目标下调。另一方面,如果目标实现很容易,经理将把目标上调。所以,经理所确立的目标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以前实现的目标。当然,目标的确立还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

如:对需求和成本的预期、竞争者的成绩、对竞争者未来行为的预期等。比如说,经济很可以进入萧条,那么厂商就会把销售和利润的目标调低等等。

由于目标改变常常涉及发现问题和讨价还价的过程,这将耗费时间;另一方面,经理们也愿意回避冲突。因此,经理们一般不愿意频繁的改变目标。但是,经济环境通常是迅速改变的。为了避免改变目标,经理们在抱负上相当保守。这被称之为有组织性的懈怠,经理们保留相当的能力,以应付容易变化的环境。

第五个问题,就是厂商的行为动机,是其他目标的最大化。

第一点,要长期的利润最大化。

厂商们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假设。比如说:厂商投入巨额广告费用或降低价格虽然增加了市场份额,却减少了利润。但对于厂商这种行为合理的解释是,厂商追求的是长期利润,这些活动使得厂商在长期中获得更大的利润。长期利润最大化这种假设认为经营者的经营目的是改变成本和收益曲线,为了在更长时期中使得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这种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要进行分析:

一,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也许仅仅是经营者追求其他目标的结果,而未必是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本身的结果。

二,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以是厂商任何现行政策的一个理由。当经理被质问到为什么会实行长期利润最大化呢?那么经理会这样回答:在长期中会获得收获。

长期利润最大化之所以用处不大是因为长期最大化决策的问题过于复杂。厂商需要把对价格、产量以及投资的计划从现在一直考虑到未来。

第二点,短期销售收益最大化。

一般来说,销售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大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销售收益是最大化的价格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那么,经营者为什么要使得他们的销售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呢?

由于判定一个经理是否成功的标志常常是销售额,特别是对销售经理的判定。销售量也是一个标志厂商健康状态的晴雨表。经理的薪水、权力和声誉可能直接取决于销售额。这样,销售收益最大化就可能超越了利润最大化而成为厂商占统治地位的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销售部占统治地位的厂商而言更是如此。这个时候,虽然厂商仍然要获得足够的利润,但是,这个利润只要让股东满意就行了。因此厂商的行为使得他们像利润的适度化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第三点,厂商规模的最大化,也就是增长的最大化。

增长最大化理论是认为管理者寻求的销售收益在一定时间中的最大增长。管理者的目标是长期中的厂商规模的最大增长。

对于增长最好的衡量也许是销售收益,因为销售收益是最简单的衡量生意规模的方法。另一个方法是衡量资本的价值,但是资本的价值会随着股票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因此他不是一个很可靠的方法。

厂商一旦把增长最大化确立为经营目标,就需要进一步确立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厂商给自己规定的时间不同,实现增长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第四点,规模增长实现的途径。

厂商的增长可以通过内部扩张增长和兼并来实现。我们先分两方面讲:

一,通过内部扩张来实现。

为了实现销售增长,厂商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产品促销宣传和新产品的开发。随着销售的增长,厂商还要增加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增加需要新的投资。总之,无论是产品宣传还是投资都需要筹措资金。

在短期内,厂商可以通过借债、扣留利润或发行新股来筹措支持增长的资金。同时,在短期内也可以减少分红。当然,短期内的分红减少可能会导致股东出售股票。如果股东确实出售他们持有的股票,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太大,厂商就有被其他股东接受的危险,某些管理者就会失去工作。这种担心被称为接管的约束。

接管约束是厂商对接管的担心而造成的对有可能减少可分配利润项目实施的影响。因此,接管约束要求增大最大化在厂商分配足够的利润以避免被接管。

这是厂商的增长,能过内部的扩张来解决。

二,通过兼并来增长。

兼并可以是两个厂商相互协商的结果。兼并是指任何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形成的一个经济单位的交易。它与收购的共同点都是最终形成一个经济单位,而兼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形成一个新的实休,而收购则是被收购方纳入核心购方体系的之中。所以,兼并和收购是有区别的。

兼并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点,横向兼并。

是两个在同一行业,并在生产经营上是处于同一阶段的企业的兼并。像两个汽车制造公司的兼并。这是横向兼并。

第二点,纵向兼并。

就是两个同一行业,但是在生产经营上是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的兼并。

例如: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配件厂商的兼并。

第三点,混合兼并。

是不同行业两个厂商的兼并。这个兼并可能提供了比内部扩张更快的增长方式。可以有规模的经济效益,可以形成垄断,可以提高厂商在股市上的价值。通过兼并,可以使企业未来的收益稳定,抵抗风险的能力可以增强。

总之,兼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增长的重要方式。

在当前我们国家,对国营企业改革当中,就实行了兼并。兼并有他很大的优越性:形成规模生产、资金增加、产品在市场占有份额增加。

第五点,激励机制的意义。

这个激励主要是指股东对经理的机制,或者是委托对代理的机制。激励机制的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激励的困难在于存在难以观察的私人信息,从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说,代理人是掌握全面信息的一方,委托人则信息不足。因此,产生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的目标和所有者的目标不一致,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者的目标得不到实现的原因。

那么,实现代理人,也就是经理和委托人(股东)目标的一致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让企业家进入企业法人制理结构。

第二,是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是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和所有者目标相一致。

第三,是建立一种约束机制,其中包括市场约束和所有者的约束,对于经营者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在委托和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的功能,就是使代理人在经营活动中,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企业中的激励机制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职工的激励;一个是对企业负责人经理的激励。激励的基本方式,就是将经理的报酬与那些可观察并且反应经理工作努力的情况下的变量的挂钩,使它们相一致。

第六点,激励经营者(经理)的市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产品市场;一个是经理市场;第三个是资本市场。

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从而占有

市场。竞争的产品市场可以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和急需要的有效信息。那么,股东或者董事会,可以根据这个对管理者作出评价。股东和经营者的利润冲突,可以通过经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激励经营者的资本市场,对于经营者的这一约束机制作用,取决于股东(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完善的股票市场能够有效的向股东提供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降低股东获取信息的成本。不仅如此,借助于市场信息,股东还可以将本公司与同类公司进行比较,从而较容易的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估。这些制度都有利于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进而有利于股东能够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上面讲的是第三个大问题,就是有关厂商的其他理论,主要研究厂商自身的内部结构的特征,主要讲了这样五个问题:利润最大化的困难;厂商的其他目标;厂商的企业内部关系;厂商的行为理论,是分析目标的内容,多目标的重要性;厂商的行为是目标最大化。

下面讲第四个大问题,就是政府关于产业,市场结构的政策。

第一个问题,竞争、垄断和公共福利。

为了有效的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政府要对垄断性生产组织的低效率进行干预和管制,恰当地应用竞争机制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些都是属于政府反垄断的政策,比如说:对于兼并形成的管制和对垄断组织的改组等。

竞争虽然可以刺激经济活力,但是厂商可能利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获得垄断地位或获取不正当的利润,例如低价倾销和不正当广告的宣传。

这些活动都迫使政府介入了对产业组织结构的干预和调整,介入了对竞争过程和方法的干预和管制。政府进行这些干预的目的是更加有效地发挥和保护市场的配置资源的功能,同时还要合理地平衡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保护市场资源的配置的有效功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