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十章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十章

现代管理学自考学习资料第十章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十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基本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一个组织及其独立预算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财务活动:就是一个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以资金的运动为核心所展开的活动,或者说是与资金有联系的事务,包括资金的获取、使用和分配等活动。

财务管理归根到底无非是对“财”的管理,而“财”又是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与“人”、“物”一起,构成了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和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组织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资金为支出,在一切组织活动中,都伴随着资金的运动,伴随着财务活动。财务活动必然会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对于现代管理来说,管理活动包括许许多多的方面,各项管理工作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有着科学的分工,每一种具体的管理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然而,每一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或者说,最终要落实到财务管理上来。

作为系统的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财务管理包括为管理系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确定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组织自身的性质和类型是财务管理的根据。其内容有:(1)资金的获取。组织运营所需要资金从何处获得,以什么方式获取。(2)资金占用情况。(3)组织运营成本分析。

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管好用好资金,为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证。表现在:(1)合理筹措资金。使资金收支在每一时点上都得到平衡协调,防止资金收支脱节,保证资金周转畅通无阻,并尽可能地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2)有效地利用各项资产。需要不断地根据组织发展的状况调整资产结构,防止多余或不足,使所有资产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又应节约使用,讲求资产耗费的合理性和效益。

二、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一种通过规章、规定等方式,把资金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过程明确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资金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的意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既是组织开展财务活动的依据,又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组织中贯彻落实的可靠保障。一切组织都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便在财务活动家中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实现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现代管理中,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以责权利的一致为其基本原则,财务管理责任制的内容有:(1)建立责任单位。(2)确定责任指标。(3)考评业绩,联责计酬。只有建立财务管理责任制,才能真正地使财务活动有序化,财务关系合理化,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组织活动的效益。

财务管理的最基本的制度性措施:(1)在组织编制预算时,需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2)在下级单位对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或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尽可能地对本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和概括,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制财务报告。(3)加资产管理,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财务管理制度是以财务机构为依托。因为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合理而有效地组织财务活动,保证财务规章制度得到执行,必须设置相应的财务机构,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通过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可以实现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的标志,而且,一旦组织有了这种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能够进入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之中。

三、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管理方法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开展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主要的方法有:(1)财务预测。就是财务人员使用从外部获得的信息,根据本组织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组织未来的财务活动的财务成果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测算的活动。

(2)财务计划。组织的财务活动要实行计划管理,所实行的计划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它包括各项资金的收入和使用,物资的增减变化,各项费用的开支和补偿等。

(3)财务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组织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

(4)财务分析。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组织财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是编制财务计划和实施财务控制的继续和深入。

(5)财务检查。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组织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检查与监督。

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一个组织及其独立预算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财务活动:就是一个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以资金的运动为核心所展开的活动,或者说是与资金有联系的事务,包括资金的获取、使用和分配等活动。

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一个组织及其独立预算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一种通过规章、规定等方式,把资金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过程明确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资金运行机制。

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一种通过规章、规定等方式,把资金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过程明确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资金运行机制。

财务管理方法: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开展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主要形式

〖基本内容〗

一、预算管理

预算即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其目标、任务而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一种对本组织一定时期内财务收支规模、结构、资金来源和去向的预计,因而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预算的基本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由自筹资金、财政拨款和预算外收入构成,支出预算则包括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一个组织的财务预算必须反映组织收入与支出全貌,它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

较大型组织的预算都是分级进行的,有组织整体上的预算,也有组织中各个独立预算单位的预算,在这种分级预算的情况下需要坚持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预算的具体体现:(1)实现收支统一管理。组织的每一个预算单位,都把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的预算中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2)实行定额、定项拨款。定额是指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单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组织的财务状况,对预算单位基本支出所确定的经费拨款额度。所谓定项拨款是指组织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对预算单位为完成某一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而作出专门安排的经费拨款额度,它由预算单位根据规定程序,分项单独申请,然后由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按项审查核定。(3)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可以预算单位的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尽可能地科学理财,节约资金。

二、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的合称。

收入管理:是指组织中的预算单位对其合理、合法的收入进行及时的入账和分项如实填报的做法。

把全部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的统一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对组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有效的控制,而收入的情况是否明了,是财务管理赖以展开的前提,如果预算单位的收入管理只限于预算核拨资金,那么,势必会有一部分资金收入在暗处流动,从而使财务活动出现失控的问题,严重时有可能会出现违纪违法事件。

支出管理是与收入管理相对应的,是对组织活动所造成的全部资金耗费进行规范的过程。支出管理是从支出分类开始的,它通过支出分类,去把握各项支出的内容及其开支情况和开支特点,从而实现支出管理。支出管理最为基本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支出的性质,把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护组织正常运转和完成单位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是一个组织和单位中预算资金的主要消耗,所以,管好用好经常性支出是支出管理的最基本内容。专项支出是组织或单位为完成专项或者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是对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安排的专项资金保障,加强对专项支出的管理是支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建设支出是组织或单位为基本建设安排的资金保障。

支出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组织的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根据和基础,支出管理制度也是财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支出管理上,组织需要首先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支出管理体系,实施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2)保证基本支出需要。从组织正常运转的全局出发,充分保证经常性支出的盈余,而且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努力保证预算单位正常运转和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必要支出。(3)对支出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应本着勤俭办一切事的原则,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4)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预算单位对于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不得任意改变项目内容或广大使用范围。

三、资产管理

资产:是指一个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活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

1. 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期以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

现金管理的要求:对现金的管理,需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现金的安全,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银行存款管理要求:银行存款的管理方面,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立账户,并按规定要求办理有关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等业务。确保银行存款的统一管理,组织应当由财务部门统一开设和管理银行存款账户,组织内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或部门原则上不得开设账户。

库存材料的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库存材料的购买、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保证库存材料的安全。(2)加强对库存材料的清查盘点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的安全和完整,做到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的库存材料,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3)加强对库存材料的定额管理,建立库存材料的储备定额,或重点实行主要库存材料的消耗定额,提高库存材料的使用效益。

暂付款管理的要求:(1)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发生暂付款,手续必须齐全。(2)要控制暂付款的资金额度。(3)要控制暂付款的占用时间。(4)要对暂付款进行及时清理、结算。

2.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要求:(1)应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配置原则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配置要有标准,供应要有计划,使用要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2)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财务处理。(3)一些较大的组织需要对固定资产实行“驻领导,归口管理”的做法。(4)如果出现了固定资产闲置等情况,可以进行处置或出租,但其收入必须优先安排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改造。

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

收入管理:是指组织中的预算单位对其合理、合法的收入进行及时的入账和分项如实填报的做法。

支出管理:是与收入管理相对应的,是对组织活动所造成的全部资金耗费进行规范的过程。

固定资产管理与流动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期以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

预算及预算管理的具体体现

具体体现:

(1)实现收支统一管理。组织的每一个预算单位,都把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的预算中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2)实行定额、定项拨款。定额是指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单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组织的财务状况,对预算单位基本支出所确定的经费拨款额度。所谓定项拨款是指组织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对预算单位为完成某一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而作出专门安排的经费拨款额度,它由预算单位根据规定程序,分项单独申请,然后由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按项审查核定。

(3)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可以预算单位的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尽可能地科学理财,节约资金。

第三节 财务监督

〖基本内容〗

一、财务监督的涵义

财务监督:是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组织以及组织中每一个独立预算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和检查的行为。

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1)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检查;(2)对各项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核、检查;(3)对有关资产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4)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

财务监督的形式: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等形式。

事前监督是指在预算的编制、审批和财务管理等活动之前对有关预测、决策、措施、论证、合同等进行的监督。

事中监督是指对财务活动的过程所进行的监督,是一种日常监督。

事后监督是对预算执行结果和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结果所进行的监督。

内部监督是预算单位本身对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是将监督寓于财务管理和各项财务工作中的一种监督形式,也称管理监督。

外部监督是来自预算单位外或组织外的监督。

财务监督常用的方法:财务监督通常运用财务检查、实物检查和实况调查等方法。财务检查也称会计检查,是指以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对象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实物检查又称实物清查,是指对货币资金、财产物资等进行实地盘点,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检查方法。实况调查是指通过各种座谈、咨询等方式,对检查出的事项是否真实,问题及其责任是否清楚,进行查证的一种方法。

二、财务监督的目的

1.保证组织的财务活动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2.促进组织的财务活动按照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原则进行,以励其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3.力求组织财务活动量入为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三、财务监督的手段

主要的财务监督手段有以下两种:

(一)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组织中的独立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以及预算外资金收支明细表、专项支出情况表等有关附表组成。资产负债表是世界各国普遍的通用财务报表。收入支出总表是反映预算单位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的报表。支出明细表是反映预算单位一定时期经常支出和专项支出的具体支出项目情况的报表。

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1)了解掌握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的政策规定;(2)及时进行账务清理,核对有关数字;(3)清查财产物资,确保财务报告的内容完整、数字真实、统一连贯和及时编报。

(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一种形式,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的主要作用是:(1)促进预算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保证单位收支预算的实现;(2)促进预算单位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促进预算单位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规律,提高财务工作水平;(4)促进预算单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5)通过发现问题,促进预算单位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规定。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预算单位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具体表现:(1)分析预算编制情况。(2)分析预算执行情况。(3)分析收入、支出情况。(4)分析资产使用情况。(5)分析人员增减情况。(6)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财务分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从财务分析的内容来看,有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所谓全面分析是指对财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所谓专题分析是指对某一方面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2)从分析的过程来看,有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事前分析中一种预测性分析,是在财务活动实施之前而作出的研究其可靠性的分析。事中分析是一种控制分析,是在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分析。事后分析是一种总结性分析,是一种对一定时期财务活动、财务收支以及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的分析。

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

财务报告:是组织中的独立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一种形式,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

财务监督的含义及主要内容:财务监督是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组织以及组织中每一个独立预算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和检查的行为。

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

(1)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检查;

(2)对各项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核、检查;

(3)对有关资产管理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4)对违反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

〖本章小结〗

本章从三方面对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过程进行了介绍,第一节首先介绍了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任务,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方法等最基本的内容,使学员对财务管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节对财务管理的三种主要形式即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三节从财务监督的涵义、财务监督的目的、财务监督的手段三方面对财务监督这一财务控制手段进行分析、介绍。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存在着财务管理的问题,研究完整的财务管理过程是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员应从以上三方面认识予以把握。

〖学习建议〗

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存在着财务管理的问题,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章即介绍了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过程的三部分内容。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主要介绍了两个考核知识点,即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是本章的基础,根据大纲要求以识记为主。第二节财务管理的三种形式,介绍了三个考核知识点,即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和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的三种形式是本章的重点。第三节介绍了两个考核点,即财务管理的含义与财务监督的两种手段。学习本章时应在全面了解三节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第二节内容。

〖本章练习〗

名词解释:

预 算:即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其目标、任务而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是一种对本组织一定时期内财务收支规模、结构、资金来源和去向的预计,因而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预算的基本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财务管理:是一个组织及其独立预算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所谓财务活动:就是一个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以资金的运动为核心所展开的活动,或者说是与资金有联系的事务,包括资金的获取、使用和分配等活动。

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一种通过规章、规定等方式,把资金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过程明确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资金运行机制。

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期以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

固定资产:是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财务监督:是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组织以及组织中每一个独立预算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和检查的行为。

简答题:

1.简述财务管理的内容及基本任务?

答:内容有:(1)资金的获取。组织运营所需要资金从何处获得,以什么方式获取。(2)资金占用情况。(3)组织运营成本分析。

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管好用好资金,为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证。表现在:(1)合理筹措资金。(2)有效地利用各项资产。

2.财务管理的三点最基本的制度性措施是什么?

答:财务管理的最基本的制度性措施:(1)在组织编制预算时,需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2)在下级单位对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或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尽可能地对本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和概括,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制财务报告。(3)加资产管理,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3.简述财务管理的主要方法?

答:财务管理方法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开展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主要的方法有:(1)财务预测。(2)财务计划。(3)财务控制。(4)财务分析。(5)财务检查。

4.预算管理的具体体现?

答:算的具体体现:(1)实现收支统一管理。组织的每一个预算单位,都把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的预算中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2)实行定额、定项拨款。定额是指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单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组织的财务状况,对预算单位基本支出所确定的经费拨款额度。所谓定项拨款是指组织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对预算单位为完成某一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而作出专门安排的经费拨款额度,它由预算单位根据规定程序,分项单独申请,然后由主管预算单位和财务部门按项审查核定。(3)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可以预算单位的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尽可能地科学理财,节约资金。

5.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答:固定资产的要求:(1)应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配置原则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配置要有标准,供应要有计划,使用要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2)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进行财务处理。(3)一些较大的组织需要对固定资产实行“驻领导,归口管理”的做法。(4)如果出现了固定资产闲置等情况,可以进行处置或出租,但其收入必须优先安排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改造。

6.财务监督的目的是什么?

答:财务监督的目的

(1)保证组织的财务活动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2)促进组织的财务活动按照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原则进行,以励其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3)力求组织财务活动量入为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7.财务监督的两种手段及其内含?

答:主要的财务监督手段有以下两种:

(一)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组织中的独立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

(1)了解掌握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的政策规定;

(2)及时进行账务清理,核对有关数字;

(3)清查财产物资,确保财务报告的内容完整、数字真实、统一连贯和及时编报。

(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一种形式,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预算单位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

具体表现:(1)分析预算编制情况。

(2)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3)分析收入、支出情况。

(4)分析资产使用情况。

(5)分析人员增减情况。

(6)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论述:

1.试述支出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支出管理是与收入管理相对应的,是对组织活动所造成的全部资金耗费进行规范的过程。支出管理是从支出分类开始的,它通过支出分类,去把握各项支出的内容及其开支情况和开支特点,从而实现支出管理。支出管理最为基本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支出的性质,把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护组织正常运转和完成单位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是一个组织和单位中预算资金的主要消耗,所以,管好用好经常性支出是支出管理的最基本内容。专项支出是组织或单位为完成专项或者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是对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安排的专项资金保障,加强对专项支出的管理是支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建设支出是组织或单位为基本建设安排的资金保障。

支出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组织的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根据和基础,支出管理制度也是财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支出管理上,组织需要首先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支出管理体系,实施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

(2)保证基本支出需要。从组织正常运转的全局出发,充分保证经常性支出的盈余,而且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努力保证预算单位正常运转和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必要支出。

(3)对支出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应本着勤俭办一切事的原则,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4)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预算单位对于专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不得任意改变项目内容或广大使用范围。

2.试述流动资产的四方面构成及其要求?

答: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年期以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

现金管理的要求:对现金的管理,需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现金的安全,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银行存款管理要求:银行存款的管理方面,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立账户,并按规定要求办理有关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等业务。确保银行存款的统一管理,组织应当由财务部门统一开设和管理银行存款账户,组织内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或部门原则上不得开设账户。

库存材料的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库存材料的购买、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保证库存材料的安全。(2)加强对库存材料的清查盘点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的安全和完整,做到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的库存材料,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3)加强对库存材料的定额管理,建立库存材料的储备定额,或重点实行主要库存材料的消耗定额,提高库存材料的使用效益。

暂付款管理的要求:(1)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发生暂付款,手续必须齐全。(2)要控制暂付款的资金额度。(3)要控制暂付款的占用时间。(4)要对暂付款进行及时清理、结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