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十二章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十二章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

业管理学自学笔记-第十二章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十二章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

第一节劳动组织

企业劳动组织是生产过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科学地组织人们劳动,合理使用劳动力,采用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正确处理劳动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内容包括定员、作业组织、工作轮班组织、工作地组织工作等

一、企业定员

1.含义:企业定员P267是指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人员规定的限额,也称人员定额或用人标准。

2.作用:定员是企业劳动计划工作的基础,主要作用表现在4点P267:

1)可以根据标准来进行劳动力的调剂平衡。

2)可以节约劳动力,避免人浮于事。

3)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单位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4)可以有计划的配备各类人员、防止过多的招工。

3.定员范围,包括P268:A基本生产工人,B辅助生产工人,C工程技术人员、D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临时工,不列入定员、但列入劳动计划);D学徒工能单独顶岗生产,才算定员。

4.定员的4点要求:(1)定员水平要先进合理;(2)定员依据要科学;(3)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4)定员标准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提高。

5.定员标准,是由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具体是:

1)按照管理体制的分类分级,包括A国家定员标准(是企业制定或修订定员标准的重要依据。);B行业定员标准;C地方定员标准;D企业定员标准。

2)按照标准的综合程度分类包括A单项定员标准(详细定员标准);B综合定员标准(概略定员标准)

6.定员方法,计算定员人数的基本依据是A计划期的总工作量和B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一般包括:

1)按劳动效率定员,就是根据计划规定的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定额)来计算定员人数,适用于有劳动定额的人员,特别是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公式:

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定额工作)/计划期每个工人有效时间×定额预计完成率

2)按设备定员,就是根据机器设备操作为主的工种,特别是实现多设备看管的工种。

3)按岗位定员,适用于看管联动设备或装置的工种,也适用于不操纵机器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具体包括:(1)设备岗位定员(P270需要考虑A岗位量、B岗位负荷量、C生产班次、D轮休组织形式)、(2)工作岗位定员(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4)按比例定员,主要适用于企业A食堂工作人员、B托幼工作人员、C卫生保健人员、D职工教育人员等服务人员的定员。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主要适用于A企业管理人员和B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6)按零基定员,以零为起点按岗位的实际工作负荷量确定定员人数的方法;最关键的环节是核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量,生产性、服务性的岗位工作量最容易核定(一般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控制在0.8以下)。

7.定员的组织工作,要求4点P272:

1)定员要从实际出发,不同情况的企业定员工作可以有所不同。

2)定员要走群众路线,在定员工作中展开“四查”活动(即查A劳动组织是否合理、B查人力使用情况、C查工时利用情况、D查劳动纪律)揭露人力使用上的不合理现象。

3)贯彻好定员标准;

4)加强定员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劳动管理制度。

二、作业组的组织

1.作业组P273是企业劳动组织的一种形式,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有关工人组织在一起的劳动集体。

2.哪些情况需要组织作业组——P274「了解」

3.作业组的规模主要取决于——A承担的生产任务;B生产技术特点;C自动化、机械化程度;D组内分工协作的情况和E是否便于管理等因素。

4.建立作业组应考虑的问题:A配备一个称职的组长;B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责任制;C合理配备作业组人员。

三、工作轮班的组织工作

1.工作班制度,主要包括:

1)单班制,是指每天只组织一班生产,有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便于管理和利用班前班后的时间来维修设备,不利于机器设备和厂房的充分利用。

2)多班制,是制每天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班进行生产,常见包括两班制、三班制、四班6小时工作制、四班交叉作业、四班三运转(四班制)、五班三运转等。

2.工作轮班的组织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各班工人的倒班,一般包括正倒班(缺点周末没有休息日,夜班工人要连续干16小时的活,对工人的健康不利,在间断性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和反到班(解决了周末夜班工人打连勤的问题,适用于连续生产性企业)

2)合理组织工人轮休,办法包括三班轮休制和四班轮休制。

3)合理配备各班人员力量,避免因力量悬殊而影响生产的稳定增长。

4)加强夜班生产的组织领导。

5)划清各个轮班的责任,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四、工作地的组织工作

1.工作地是工人进行生产活动的场地。

2.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者的有机结合是通过工作地来实现的。

3.搞好工作地的组织意义:

1)使工人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2)充分利用设备能力,少占用工作地面积和节约原材料。

3)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4.工作地组织工作的内容:

1)合理准备和布置工作地,基本要求是——P278了解

2)保持工作地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必须搞好文明生产(内容包括5S,即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E素养—是核心)和安全生产(包括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3)正确地组织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工作。

第二节劳动定额

一、劳动定额及其作用

1.劳动定额的概念、形式和种类

1)劳动定额P280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是合理组织劳动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手段)。

2)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A时间定额(工时定额)、B产量定额、C看管定额(是劳动定额不能直接用工时或产品产量表现时采用的一种特殊形式)、D服务定额、E工作定额。

3)定额的种类

(1)按劳动定额的使用期限和功能区分包括A现行定额、B计划定额、C设计定额、D不变定额。

(2)按劳动定额编制的综合程度区分包括A单项定额和B综合定额

(3)按劳动定额反映的生产工艺特点区分包括:

A.机械制造劳动定额

B.电子工业劳动定额

C.建筑安装劳动定额

D.铁路运输劳动定额

E.石油化工劳动定额。

4)劳动定额具有组织生产和组织分配的作用。

二、工序结构分析和工时消耗分类:

1.工序的结构分析:工序是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对象,目的是制定要素的标准时间,从而组合制定工序单件作业时间标准。

2.工时消耗分类及代号

计算公式详见P286-289

四、劳动定额的管理,主要包括四个P288基本环节:即A劳动定额制定、B劳动定额贯彻、C劳动定额统计、D劳动定额修订,具体内容包括:

(一)劳动定额的制定:

1.制定劳动定额要求,是指采取用科学方法,根据先进合理原则(是制定的定额要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大多数职工可以达到,部分先进职工可以超过,少数后进职工能够接近以至达到的水平),快(是指时间上的要求)、准(质量上的要求)、全(是指工作范围的要求,凡是需要制定定额的工作都要有定额)地制定劳动定额的过程;具体包括3条要求:

1)确定一个产品或者一项工作的工时消耗,必须要有科学依据。

2)要总结和推广节约劳动的先进经验,挖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

3)要保证相同工作定额的统一和不同工作定额水平的平衡。

2.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1)经验估算法:是根据生产实践依照有关技术文件或实物分析估算定额的方法,优点:简便易行、工作量小,制定定额快,缺点:对组成定额的各种因素不能仔细分析计算,技术根据不足,主观因素影响大,易出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定额准备性差。

2)统计分析法,优点: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有较多的统计资料作为依据,缺点:依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可能会影响到制定定额的正确性,使定额水平不够先进合理。

3)类比比较法,优点:工作量不大,缺点: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只能用于新产品试制或单件小批生产。

4)工时测定法,优点:比较科学,较为准确;缺点:工作量大。

5)定额标准资料法,优点:使用资料制定定额比较简便,定额水平比较准确;缺点:制定定额标准资料的工作量大。

(二)劳动定额的贯彻,要做好P290(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2)及时将劳动定额下达到班组和个人;(3)落实生产技术组织措施;(4)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机构。

(三)劳动定额的统计,是指劳动定额管理信息的反馈过程,首先要搞好原始记录(是定额统计工作的基础)

(四)劳动定额的修订,包括定期全面修订和不定期临时修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