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七)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七)

“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七)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管理心理学的科学家及其理论与作品、贡献

一、心理技术学→名称提出者是“斯腾”<1903年→最早进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闵斯脱博格”<1912年→《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贡献是解决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

二、霍桑实验→提出者是“梅奥”<1924年→他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理论→被认为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贡献是人的士气居于首要地位。

三、群体动力理论—创始人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著名公式“B=f(P.E)”→贡献是研究群体行为。

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20世纪40年代→《人的动机理论》→他提出了五种人的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贡献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管理心理学》→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黎维特”<1958年→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贡献在于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六、以下为古典管理理论

(一)早期管理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下半期→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贡献是提出了劳动分工学说;→另一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1817年→《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贡献是“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利润就越低。

(二)传统管理理论《经验管理》→代表人物是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32年→《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贡献是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缩短操作时间,可以节约工序所费时间和原料;→另一代表人物是“艾末生”→提出了管理十二原则→从这里可以看到西方管理理论初具雏形的胚胎了。

(三)科学管理理论→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

1、泰罗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贡献是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问题。

2、法约尔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贡献是提出了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贡献是要求用权责合一的等级原则把组织成员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层体系。

4、厄威克的组织十二原则。

5、古利克的七种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四)以下为行为科学理论

1、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20年代→作为行为科学理论的奠基者→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职工的生产率的人的因素》→贡献是创立了行为的基础理论,并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

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

3、人类需要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是“马斯洛”→贡献是提出五种需要层次,认为只有满足不同人的需要才能提高生产效率。<2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代表人物是“赫茨伯格”→贡献是他认为仅仅满足职工的需要是不够的,只有用激励因素才能提高生产效率。<3期望理论→代表人物是“弗鲁姆”→贡献是他认为激励因素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对职工的价值以及职工认为该行动成功的可能性的程度。

4、人性管理理论:<1“X理论—Y理论”→代表人物是“麦格雷戈”<1960年→《企业中的人性方面》→贡献是他指出人不是被动的,只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诱发人的能动性,在目标和动机的支配下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就。<2“不成熟—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是“阿吉里斯”。

5、群体行为理论:它侧重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与之间的关系问题。<1“团体力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勒温”<2“敏感性训练”→代表人物是“布雷德福”。

6、领导行为理论:它侧重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1“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代表人物是“坦南鲍姆和施米特”。<2“支持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是“利克特”。<3“管理方格法”→代表人物是“布莱克、穆顿”。

(五)以下为现代管理理论:

1、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5、权变理论学派;6、管理科学学派<伯法

(六)以下为个性理论:

1、特质论→代表人物是“阿尔波特、艾森克、卡特尔”。

2、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是“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

3、心理分析论→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4、个性类型论→代表人物是“荣格、麦迪”。

(七)P701、“能力二因素结构学说”→代表是“斯皮尔曼”。2、“智慧结构”学说→代表是“吉尔福特”。

(八)P82“社会知觉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的,但他使用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知觉过程的社会决定”。

(九)归因的模式P89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海德”于1958提出的,但到60年代才被重视。

1、海德的“两因归因模式”。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3、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十)内容型激励理论:

1、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构成激励内容的需要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各种需要间的主次顺序等问题。

(十一)过程型激励理论:

1、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目标及目标达到后果与需要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了这一动态关系影响与制约人们行为的模式。

(十二)状态型激励理论:

1、主要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挫折理论”。

2、主要贡献:揭示了需要的满足状态与不满足状态的后果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消除或减少不公平与挫折之消极影响的方式和措施。

(十三)这是第八章的问题<注案例题

1、“规范分析法”→代表人物是“皮尔尼克”→20世纪60年代。P178

2、“从众或顺从”→代表人物是“阿希”。P180

3、“群体压力”→代表人物是“莱维特”。P183

4、“群体凝聚力”→代表人物是“沙赫特和罗宾斯”。P190

(十四)这是第十章的问题。

1、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代表人物是“莫雷诺”。

2、相互影响分析图→代表人物是“贝尔斯”。

3、社会测量法→代表人物的“莫雷诺”<1934年.

4、行为测量法→代表人物是“霍曼斯”。

5、参照测量法→代表人物是“彼得罗夫斯基”。

6、求同存异法→代表人物是“周恩来”<1955年→万隆会议。

(十五)这是组织结构与设计的问题。

1、传统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创立了古典组织理论→又叫科层制度即官僚体制。

2、行为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斯科特”。

3、社会系统理论→代表人物是“霍曼斯”。

4、“重叠群体和联结针角色”理论→代表人物是“利克特”→贡献在于:<1打破过去组织中职位、部门之间界限的观念。<2强调管理人员在各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结作用。<3强调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在上下级部门之间起到联结作用,要承担起联接针角色。

(十六)这是组织文化中的问题。

1、对组织文化下定义的人是“希恩”<1984年.

2、认为组织文化是主要依靠符号来获得和传递的思想、感受和反应的方式是“克拉克、霍恩”。

3、《管理意志》的作者是“马文鲍尔”提出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