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10月自考“国际企业管理”串讲资料(3)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07年10月自考“国际企业管理”串讲资料(3)

07年10月自考“国际企业管理”串讲资料(3)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三章 企业国际化的过程

第一节 经营国际化的渐进论

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来看,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化发展。

一、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

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实际过程来看,其市场的扩大通常遵循“有近而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二、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先易后难,逐步升级

经营国际化的渐进性也明显表现在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上。在跨国经营的各种方式中,最简单易行、投资要求最少的是间接出口,然后依次是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办事处和设立在海外生产的分公司。其中各方面要求最复杂,所需投资量最高,风险也最大的是设立海外分公司,直接在海外目标市场当地生产。 因此,从一般企业来看,其跨国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这种“摸着石子过河”的方式,主要是出现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在企业进入了若干海外市场之后,其跨国经营实力的增强和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使企业在选择跨国经营方式时有了较大的战略自由度,这时就应该按照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跨国经营方式。

三、经营国际化采取“渐进方式”的原因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演变之所以采取渐变的形式,主要是由经营国际化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指出,企业可以被看作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接收和处理信息。企业经营的规模越大,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越大,所需处理的信息内容也越复杂;与之相应,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面也越广,需要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因此,经营国际化并不是企业产销范围的简单的量的扩大,其实质是管理人员学习、掌握和消化有关知识,逐步积累国际营销经验的过程。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理解国际市场,获得经营自由的学习过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

从这一角度来看,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经营国际化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

四、经营国际化的主要阶段

跨国经营的渐进过程,可以大概分成几个相对不同的阶段。企业出口行为研究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卡佛斯格尔教授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分成了下列五个阶段:

(1)国内营销阶段;(2)前出口阶段;(3)“试验性卷入”阶段;(4)积极出口阶段;(5)跨国经营的国际战略阶段。

应当指出,上述这种渐进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它不适用于 “全球性行业”;二是这种渐进论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是以当时的信息环境为基础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了解外界能力的上升,上述走向世界的许多中间阶段是可以跳跃的;三是这种渐进论主要是在对中小企业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在世界各国都已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跨国公司,或者跨国经营历史很长,在世界各国都已建立了固定经销关系的大型贸易公司也不适用。

经营国际化的五个阶段

国际化的阶段 主要特征
国内营销阶段 忙于国内产销、对国际市场视而不见
前出口阶段 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开始对国际市场作初步的可行性、调查;收到送上门来的出口订单时有不规则的出口
试验性地卷入阶段 开始规模有限的国际营销活动;往往是间接出口
积极投入阶段 有系统地研究、开发国际市场;市场渐行渐远;营销方式渐趋多样
国际战略阶段 根据国际市场的全局制订企业战略规划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由来和发展

前面主要是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角度来讨论国际化过程的。但是一定的经营规模要求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营活动走向世界的过程也往往是企业机构设置国际化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从经营活动的主体的角度,来讨论企业本身在经营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有些行业的跨国经营,是由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有的行业却由大量的“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扮演主角?今天在世界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一、追求高额股息论。最早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围绕“跨国投资”这一经济活动的本身来展开的。这方面最早的理论是把跨国投资看作“追求高额股息”的活动,如果国外投资的利润高于投资者在本国市场所能获得的股息,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自然会到国外市场去投资,由此产生的便是跨国投资的现象。

二、眼界开阔论。眼界开阔论认为,经营者的视野是随着其经营活动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企业起初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市场上诞生。随着销售活动的发展,经验的增加,创业者的眼界也拓宽了,区域性市场、国家市场乃至海外市场不再显得那么可怕。经营者对自身在海外市场上成功经营的信心逐步增加,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其投资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出国界,形成跨国直接投资现象。

三、垄断优势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一个陌生的客地环境中直接投资,关键在于跨国公司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具有本地企业所不具备的某种特殊资产。这种特殊资产既可以是生产技术上的;也可以是某种关键原材料上的;也可以是在市场营销上的;也可以是组织管理技术上的。由于这种特殊资产的存在,使得独家拥有这种特殊资产的跨国企业享有垄断优势,从而能在客地市场战胜当地企业。

四、市场内化论 .市场内化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果技术转让的“交易费用”太高,只能把技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转让纳入到同一组织体系之内,把市场“内部”化。另外,有很多技术,是“溶化”在企业的机构设置、计划程序、人际合作之中的,还有很多是“埋藏”在关键技术人员的头脑中的,在这种“技术与人不可分割”的条件下,技术优势的价值实现只能在企业内部通过人员流动或机构体制的方式来实现。

方 式 功 能
内向国际化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进口零部件和元器件
加工装配
技术合作
合资企业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
改进生产流程
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向
提高管理水平,利用外商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信息
外向国际化 贴牌生产
直接出口
建立海外办事处
海外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究与开发中心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工艺流程
建立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
收集海外市场信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领先

五、产地优势论。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对初级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减少,企业生产点布局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受某一特定地点的限制已经越来越小,但是,地理位置仍然是影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个重大因素。造成跨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跨国公司“内化”了的垄断优势,需要到国外市场上与某些当地资源联合使用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优势。

六、跨国投资的多元论。既然跨国投资必须具有上述三个不同的必要条件,跨国投资的现象就可以用“特殊资产垄断优势”、“市场内化优势”和“产地优势”这三要素来解释。这三个不同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跨国投资的现象才能产生。把这三种优势结合起来,就构成邓宁教授的跨国投资“多元论”:

第四节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框架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相比,是在两个特殊条件下展开的: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在竞争优势、外国市场的进入方式和所有权结构等方面与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有明显不同;②中国是一种过渡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逐渐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

中国企业面临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深化,由经营权扩大到产权;另一方面,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涌入,使中国企业在自己的本土上面对国际竞争。

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是两个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发展过程。

从发展方向上看,企业国际化可区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活动的方式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特许经营、国内的合资合作等;企业外向国际化活动包括产品和服务出口、技术转让、海外生产等。

内向国际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企业的内向国际化更多地表现在技术设备的引进,资金的引进。它直接带动以产品出口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发展。现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企业内向国际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表现在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合作、国际战略联盟、产权多元化、技术国际化、机制与观念的国际化等。企业内向国际化的充分发展将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下一阶段企业内向国际化的发展将有助于我国今后10—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外向国际化是其内向国际化充分发展的结果。

从动态的角度看,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贯穿于企业国际化的整个过程中,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仍处于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以内向国际化为主要内容。这是由中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所决定的,也受制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

从外部经营环境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才初步建立,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仍然阻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已初步建立,但离法制国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财政、金融、计划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过多等等问题的存在,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从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看,产权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稀缺。这些条件制约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纵观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企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建立在两个支点上,一是产品质量,二是低成本扩张。中国企业的“后发优势”在于利用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将劳动密集型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契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提高。

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而言,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困难是怎样把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中国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是“借船出海”,接受国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从事贴牌生产(OEM);二是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贴牌生产是企业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桥梁。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必须在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员工素质、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要求和水准。它有效地缩短了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差距。在从事贴牌生产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逐渐学习和掌握了国际竞争规则,逐渐在国外厂商中建立了信誉,同时也打开了产品外销的渠道。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