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4章_经济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经济学 >>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4章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4章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四章 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城市性质是由该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所决定的,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城市职能包括城市主要职能、城市辅助职能)

2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和联系P86

区别:1、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即反映特定城市的性质。而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用的概念,反映特定城市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

2、在多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的范畴里有城市职能的部分,但城市职能只构成城市性质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城市职能都能概括城市的性质。

3、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供水、用地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1、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并属于城市主要职能之中。

2、在单一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与城市主要职能是一致的。而在多种主要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是城市多种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3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

(1)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2)区域内各城市合理分工的原则

(3)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4)详尽地占有和分析资料

4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P86

1、确定城市性质,能为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城市性质,能为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3、能明确城市部门结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能合理租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5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定性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3)比较分析法(4)综合分析法

6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P90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远景规划和区域规划

2、区域自然、资源、能源、国防及历史条件

3、城市发展现状

4、城市发展远景

5、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二 城市规模

1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等在城市的聚集规模。

广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等;

狭义的城市规模仅仅指城市的人口规模。

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指针:城市人口数量、占用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

城市规模包括两个内容:城市总规模和单个城市规模

2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是:

(1)规模-位序分布规律

(2)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

(3)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

3城市规模分布意义P93

1、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2、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的经济、资源优势

3、有利于确定和保持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4、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发挥各自的优势

4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影响因素:P94(次要)

1、国土面积和资源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发展的历史

4、人口规模等因素

5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1)自然资源和能源(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2)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

(3)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

(4)城市的性质和结构

(5)此外,一国的体制、国土面积以及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构成、素质等,也会影响城市的规模。

6城市的规模效益: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企业经营规模于经济效益之间有一种函数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下降,从而企业可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是城市规模演变与城市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

7城市规模效益的特点:规模性、空间性、外在性

8城市规模效益所涵盖的范围P98(次要)

1、从城市居民个人看,城市居民因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聚集能获得的外在效益主要有:

(1) 就业机会 (2) 货币收入 (3) 从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广泛设施中得益

2、从城市厂商看,与城市规模相关的效益主要有:

(1) 厂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 市场需求的扩大

3、从整个城市的角度看,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聚集主要是能带来综合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9城市规模成本: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包括:外部成本(2)“门槛”成本(3)疏散成本

10适度城市规模的内涵P100: 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和合理最重要的指针是社会经济效益

1、适度城市规模首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适度城市规模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3、适度城市规模是一个区间量和动态量

11城市适度规模的目标模式应符合的要求P101

1、既能在宏观上满足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在微观上促进城市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能使企业以比较少的投入获得比较多的产出,即有利于企业取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3、能给居民提供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居民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比较高的收入

4、能建设和有效地经营各种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5、城市环境优美,成为一个花园城市

三 城市类型

1城市分类的原则: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3)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4)功能、规模、隶属和地域分类相结合的原则

2城市分类的意义P102(次要)

1、城市分类有利于我们分析研究城市的共性与个性

2、城市分类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正确地分类管理和指导城市的发展

3城市分类的原则P103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3、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4 国外城市分类的方法:

1奥啰索分类法:最有影响的一般性描述分类法

2哈里斯分类法:主导职能分类法

3纳尔逊分类法:依据城市的对外服务职能进行分类

4莫塞和斯科特分类法:

5马克斯韦尔分类法:

5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

(1)按照城市的性质或功能类别分类:

a综合性城市

b工业城市:钢铁-鞍山;轻纺-南通;机械制造-十堰

c矿业城市:大庆、玉门、茂名、淮南、大同

d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徐州、郑州、鹰潭、襄樊;海港城市-大连、塘沽、湛江;内河港阜城市-裕溪口

e商业金融城市:武汉

f风景旅游城市:桂林、黄山、曲阜、敦煌

g科学文化城

(2)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

a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b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

c集中式城市和分布式城市

(3)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a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b副省级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c地级市:苏州、无锡、常州

e县级市:锡山市、武进市

(4)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a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城市。

b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的城市。

c中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的城市。

d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20万的城市。

e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00以上、10万以下。

(5)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

a沿海城市:烟台、连云港

b内地城市:宜昌、九江

c边境城市:凭祥、满洲里、二连浩特

此外,按照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辐射力的强度,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按照城市发展历史的长短分:新兴城市、古老城市;按照城市外观形态分:团状、带状、环状、放射状、组团状、星座状城市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