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质量管理学》听课笔记(六)_法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法学 >> 自考《质量管理学》听课笔记(六)

自考《质量管理学》听课笔记(六)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十一、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十二、可靠性管理

(十—、十二章应用)

十三、标准化、认证制度、质量监督

1、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标准: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3、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1.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实现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2.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3.推动质量改进循环,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4.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5.促进贸易的发展

6.保证人类安全、健康和保护环境

4、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标准。

5、采用国际标准:就是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国际标准为依据,或者认可国际标准享有与国家标准等同的地位。

6、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1.认可法 2.封面法 3.完全重印法

4.翻译法 5.重新起草法 6.引用法

7、标准化的形式:

1.简化 2.统一化 3.通用化 4.组合化 5.系列化

8、标准化的制定程序:

1.预备 2.立项 3.起草

4.征求意见 5.审查 6.批准

7.出版 8.复审 9.废止

9、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一定的秩序,使企业的各部门相互提供的条件符合各自的要求,使各个生产环节的活动协调一致,使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遵循共同的准则,使复杂的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简单化,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高效、准确、连续不断的进行。

10、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1.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

2.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

3.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必须符合以下具体要求: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明确性

11、认证制度: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确定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关要求被满足的程序。(包括认证、认可两类活动。)

12、我国认证制度的总体架构(四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授权机构或管理机构

2.第二个层次是认可机构

3.第三个层次是从事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

4.第四个层次是企业

13、认证的基本过程:

1.寻求认证的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

2.认证机构受理申请

3.认证机构指定审核人员实施认证审核或审查

4.认证评价与批准

5.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后监督和检查

14、认证的模式:

1.型式试验 2.型式试验加市场抽样检验

3.型式试验加工厂抽样检验

4.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5.型式试验加工厂质量管理体系评定加认证后监督(质量管理体系复查、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 6.工厂质量管理体系

7.批检 8.百分之百检验

15、实行质量认证制度的作用:

1.帮助消费者选购商品,维护消费者利益

2.推动先进标准的贯彻执行,实现扶优限劣的政策

3.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促进国家计量水平

5.减少社会的重复检验和试验,节约大量的试验费用

6.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7.增强企业信誉和经济利益

8.实现国家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 9.降低承担产品责任的风险

16、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由国家和政府以及顾客或第三方对企业产品或质量体系等的状况进行持续的监督和验证,并对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的记录进行分析的宏观管理方式。

17、质量监督的任务:

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产品技术标准,对生产、流通、运输、存储领域的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检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宏观控制,保护消费者、生产者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18、质量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贯彻产品技术标准和有关质量法规

3.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4.有利于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

19、政府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

1.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2.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3.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4.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

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日常监督管理 6.产品质量申述处理

7.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 8.产品质量三包规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