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200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课程代码:00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出现于( )

A.德国 B.匈牙利

C.荷兰 D.法国

2.狭义的广播、电视语言指( )

A.有声语音 B.图像

C.音响 D.屏幕文字

3.音响在新闻报道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增强报道的现场感 B.增强报道的可信性

C.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D.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4.“(出雨声,混压一)凌晨,锦州地区大雨如注。”这段文字中,以出雨标明的音响是( )

A.主体音响 B.环境音响

C.背景音响 D.骨干音响

5.在摄像采访拍摄时,要时时想到表现的需要,尽可能为后期制作提供高质量的音像材料,这反映了拍摄具有( )

A.美化功能 B.教化功能

C.记录功能 D.批判功能

6.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 )

A.传播范围广 B.声画合一

C.图像清晰 D.声音逼真

7.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烘托( )

A.新闻事实 B.新闻由头

C.新闻线索 D.新闻躯干

8.电视新闻最早运用的就是( )

A.口播 B.直播

C.插播 D.录播

9.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 )

A.专题性节目 B.评论性节目

C.谈话性节目 D.综艺性节目

10.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新闻节目,每周播出三次,每次( )

A.3分钟 B.10分钟

C.5分钟 D.8分钟

11.电视新闻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是从( )

A.1989年开始 B.1987年开始

C.1997年开始 D.1993年开始

12.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都是( )

A.音乐 B.实况音响

C.解说词 D.同期声

13.因人访问的访问对象多数是先进模范人物,或人们关注的( )

A.小人物 B.大人物

C.新闻人物 D.领导人

14.广播通讯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是( )

A.动态感 B.新鲜感

C.认同感 D.分寸感

15.与报刊通讯比较,广播通讯的语言更加讲究通俗化和( )

A.口语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简单化

16.口播通讯是录音通讯的( )

A.表现形式 B.对立形式

C.物化形式 D.对应形式

17.严格地说,电视新闻专题是除电视新闻以外所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 )

A.基础 B.总称

C.前提 D.代称

18.广播评论的选题,其内涵是指( )

A.选择评论的标题 B.选择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

C.确定评论的中心内容 D.确定评论的具体文体

19.中国的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开辟“广播评论”节目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0.电视评论中的口播评论是专指( )

A.由现场记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

B.由播报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

C.由被采访对象出图像,并播报的评论

D.由各类人出图像并共同播报的评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录音采访对于音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 )

A.完全真实 B.力求自然

C.捕捉特点 D.尽量清晰

E.没有任何噪音

22.写好广播消息的主体,必须( )

A.用典型事实说话 B.开掘导语

C.合理配置材料 D.叙事繁简有致

E.精心设计标题

23.广播评论夹叙夹议的基本要求是( )

A.先叙后议,叙多议少 B.先议后叙,议多叙少

C.叙、议穿插恰当 D.叙、议结合要紧密

E.夹叙夹议夹分析抒情

24.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包括( )

A.画面 B.屏幕文字

C.同期声 D.音乐声

E.解说词

25.我国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系统,主要由下列几种节目构成,它们是( )

A.综合性新闻节目 B.专题性新闻节目

C.整点新闻节目 D.花边新闻节目

E.特别新闻节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27.录音采访在广播采访中的地位和优势?

28.什么是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

29.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0.电视记者的镜头表达能力指什么?

31.录音剪辑的制作要领有哪些?

32.制作电视分析性专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3.广播评论究竟是什么?

34.新闻节目的定义是什么?

35.广播间奏乐参与节目内容有哪几种方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请结合中国电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中国电视的发展前景。

37.论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

五、分析与写作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8、39小题各4分,第40、41小题各6分,共20分。)

认真阅读下列素材,并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完成第38至41小题写作任务:

经典的爱情大片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独具匠心的求婚方式无不令观者艳羡不已。昨天,在北京飞往上海的FM102航班上,一名上海小伙子在万米高空演绎了一场比电影中还要精彩的求婚,如愿地将钻戒戴到相恋多年的女友手上。

“乘客们,很荣幸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将在这万米高空向自己心爱的女孩求婚……”昨天下午5时许,当FM102航班的机长宣布这一消息时,机舱里的乘客欢呼雀跃,大家都期待着尽快见到这名富于创意的小伙子和那名幸福的女孩。

当男主角达先生在空姐的带领下从头等舱走出时,机舱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此时的女主角曹小姐激动得竟有些紧张。10分钟前,当她收到空姐递交给她的一台笔记本电脑时,她才确信男友肯定也在这架航班上。因为电脑里收录着他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当达先生在乘客的欢笑声中,单腿屈膝跪在地上将精心准备的钻戒戴到曹小姐手上时,曹小姐竟然激动得忘记先接受达先生口中含着的那枝娇滴滴的红玫瑰。

“太浪漫了,换成我,我也会毫不犹豫答应的。”作为曹小姐最好的朋友,张小姐不但目睹了全过程的浪漫,也是此次创意得以实现的一大功臣。这次曹小姐是和公司同事一起去北京参加为期三天的培训,为彻底给女友一个惊喜,达先生只好安排了一名内线,并且特意买了头等舱的机位,与其隔开。

“这是我一生中最完美的创意!”主攻动画设计的达先生这样评价这一创意。当达先生确认自己的行动不会对其他乘客产生影响时,立即开始付诸实施。

得悉了达先生的创意后,航空公司也成人之美,不但全程配合,还特地为其准备了红酒和小礼品。“我们是在保证航行安全,并且熟悉了乘客的情况后才作出了这一决定。”费守滨机长表示在驾驶飞机的30多年里,他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好事。

38.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

39.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40.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

41.为上述稿件配写200字以上的新闻评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