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发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艺术真实性: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体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出入”说:王国维提出。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入。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1, 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2,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表现性及个性。

3, 语言层面:语言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两种形态。

4, 节奏:节奏是文学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言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型,高低和轻重型。

5, 音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6, 文法层面: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面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7, 词法: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8, 句法:篇法: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9, 篇法: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10, 辞格层面:辞格层面是文学语方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1、 文学形象

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识记这个概念时注意从文学形象的表现形态,伟达方式和作家的关系,以及给予读者的感受方面去区别它与非文学形象的差别,就比较容易识记了。

2、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我们把文学形象能够伟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这是文学形象的一般性特征。学习时应注意,文学形象的概括并不都是如过去理解的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而是可以借助多种艺术方法,如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传达出丰富内沙涵,这也正是文学形象的价值所在。

3、 典型

典型是指定实型作品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典型是定实型叙事文学的艺术至境追求,应注意这个概念与传统典型论的区别,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折来识记。

4、 特征化

在定实型作品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片化”,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识记时应了解“特征”的内涵。

5、 典型环境

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注意它与典型性格的辩证关系。

6、 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识记此概念应依次理解“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内涵,并联系具体作品来理解。

7、 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学习者应注意“虚”实“的不同内涵和二者的辩证关系,联系具体作品来理解。

8、 象征意象

文学象征象是指表意作品中呈现的以表达现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具有茺庭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它是表意型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理解它的表意性、象征性、茺庭性、求解性、这个概念就容易识记了。

9、 象片意象化

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叫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即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追求意象应合,不惜以茺庭的象求得意念的真实。识记这个概念时,要注意它与典型创造、意境创造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注意理解“意象应合的内涵。

10、 茺诞性

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特征,指艺术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学习者不要把茺诞性误解为茺唐可笑,而应明确象的茺庭性与内在的真实性,深层的哲理性的紧密相联。

(二)基本理论

1、 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这个问题应从两种意义上去理解,一是就单一文本所构成的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方。从文学形象发挥审美功能的方式看,有的是以单个形象为主,如叙事型文学中的典型性格。象征意象中的符号或意象;有的以整体意象为主,如文学意境,寓言式象征意象等。不论哪一种,都必须具有系统性,单个形象要统一于整个艺术文本的形象系统,才能构成一个俐立自足、血型丰富于生机和活力的艺术世界。为此恩格斯提出了塑造典形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整个形象更需注意形象系统一的系统性,比如意境,主要靠思与境谐,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一的系统成一个审美想象和艺术世界的建构。所以(一) 名词解释

1、 叙事: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2、 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

3、 文本时间: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这个时间实际上是叙述语言本身的前后顺序和长短。

4、 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要是四种;第三人称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5、 侮述标记:侮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6、 故事: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份。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这个三个主要方面。

7、 结构:结构是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叙事作品中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表层结构,即叙事文本自身的结构;另一层是深层结构,即超出叙事文本的文化结构。

8、 叙述功能:叙述功能是根据俄在情节过程中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对叙述功能的研究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形态研究中提出的。

9、 符号矩阵:符号矩阵是一种由四个符号学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形图式。这是格雷马斯提出一种研究行动逻辑的模式。

10、 陷含的作者:当现实生活是的作者进放作品中的叙事活动时,便进放了一种与日常现实生活有所不同的特殊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常被称为作者的第二自我,也就是在作品整体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这就是陷含的作者。

11、 陷在侮述者:陷在侮述者是指读者在侮述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陷在侮述者并不是不存在侮述者,陷在的叙述者实际上是隐藏在了人物背后,黥默地支配着人物,使他们说出叙述者需要叙述的东西。

12、 隐含的接受者:叙述者讲述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叙述者在叙述时心目中存在着潜在的接受者。这种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侮述动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隐含的接受者。

(一) 名词解释

1、 抒情作品:抒情作品是专门用来抒情达意的,它是与叙事作品相对而言的另一类文学作品;具体地说,抒情作品指的是简要地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2、 韵律:抒情作品中由字音的有序结合和变化而造成的和谐音调,谓之韵 律。在西方,韵律是一个统称,它可分为韵与律两个方面/把同一个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韵。按照某种规律使语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予以重复变化,称为律。

3、悖论: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创造悖论的方法有很多,但它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常情地使用语言。它或者以暴力扭曲语言的原意,使之变形;或者把逻辑上不相甚至相互对立的语句联在一起,令人一时不明就里使用这些手段,常常造成诗在语言与结构上的不协调和不一致,并进而产生丰富的含义。

(一) 名词解释

1、 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噗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 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也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

3、 韵味: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具有含蓄美。

4、 民族风格:指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民族的特征,是文该民族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一) 名词解释

1、 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是指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级强的思维状态。

2、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3、 艺术变形:是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定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

(一) 名词解释

1、 文学风格: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 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内在依据。

3、 韵味: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具有含蓄美。

4、 民族风格:指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民族的特征,是该民族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一) 名词解释

1、 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是指在文学艺术品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2、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俄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3、 艺术变形:是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

(一) 名词解释

1、 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现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协。

2、 审美必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必理图式。

3、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