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概要2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概要2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概要2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学习指导:本章非常重要,需要结合后面各章加以综合理解。要求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分析实际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一、问答

1.对传播过程应如何理解和分解?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施拉姆所说,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第二节 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一、概念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2.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3.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第三节 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一、概念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8.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9.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二、问答

1.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

贡献:

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①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②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

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4.简单描述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5.简述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发展阶段

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统的线性模式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的缺点。申农-韦弗模式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全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

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系统模式的完成,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总体要求:理解传播学为何是一门科学以及经验学派的研究理论基础;记忆并理解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法的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方式。重点掌握抽样与内容分析,以及控制实验的原理。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一、概念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二、问答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

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

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研究设计

④搜集资料

⑤分析资料

⑥结论

4.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不足:一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二是过分依赖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冲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概念:

1.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

3.抽样框: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排列所形成的详细名单。

4.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区别

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

二、问答:

1.抽样调查的特点

①推断总体的目的性。

②推断形式的整体性。

③样本抽取的随机性。

④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

一、概念

1.问卷: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2.问卷内容分为哪四种问题:

①被调查者个人背景方面的问题。

②行为方面的问题。

③态度、感受、评价意见方面的问题。

④理由方面的问题

二、问答

1.问卷调查的主要特点

①标准化。

②匿名性。

③操作性。

2.提问设计原则及问卷结构原则

提问设计原则:

(1)合理性原则

①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

②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

③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

(2)科学性原则

①不提双重问题。

②提问不带倾向性。

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

(3)艺术性原则

①委婉法。

②间接法。

③消虑法

④虚拟法。

⑤援助法。

问卷结构原则:

(1)先易后难。

(2)先“面”后“点”。

(3)同类集中。

(4)先一般后特殊。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

一、概念:

1.内容分析法及其特点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④显性内容。

二、问答:

1.内容分析的种类

①实用语义分析: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②语义分析: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

③符号载体分析

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长处: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②所需的费用低。

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第五节 控制实验法

一、概念:

1.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2.单一组实验设计与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

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只能实验组而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是对同一对象在某种实验刺激作用前后的一种观察比较。

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利用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

二、问答:控制实验的“控制”及其优缺点:

优点:①能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所引起的观测误差,所获数据比较准确可靠。

②它能主动设置条件,引起所需研究的传播效应,通过重复实验,便能得出科学性较强的研究结论。

缺点:由于严格控制条件,使实验每次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得出的理论规律多为理想状态下的因果效应,往往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第五章 传播的社会功能

学习说明:本章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理论脉络,重点在于掌握传播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社会协调与沟通、文化传承、娱乐),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去。此外需要补充的是对于社会信息环境对个人的作用。

第一节 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了解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做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做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第二节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

概念:

1.了解皮亚杰、托尔曼、斯蒂芬森的个人功能学说

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个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问答:麦奎尔的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内容及其不足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能。

麦奎尔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问答: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本章重点)

一、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二、社会协调功能。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

三、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

四、娱乐功能。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

第四节 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概念:

1.功能: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2.隐功能和负功能(功能失调):未能达到的后果称为潜伏的功能(隐功能);负功能(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3.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大众文化的特点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②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④娱乐性;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问答:

1.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大众传播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等到强化或抑制。

适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

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2.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失调(次重点)

一、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

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

二、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会防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受众的主动精神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三、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大众传播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会扩大“大众”社会。标准化教育会使社会成员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

四、娱乐的功能失调

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3.如何评价大众文化(或电视剧、娱乐节目)的作用

“大众文化”是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通俗、浅显。积极一面,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局面,转向了全社会的广大民众。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走向商业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

第五节 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及其式微

概念:

1.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2.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3.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