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自考《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自考《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六、常用字:

1 、饭:(1 )本义:动词,吃(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2 )引申义:

给人饭吃或喂牲口。-谷类熟食(名)-泛指饭食。

2 、食:(1 )动词,读shi ,吃。(2 )动词,读si,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

—养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3 )名词,读shi ,泛指吃的东西。(4 )名词,旧读si,特指饭。

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3 、启:会意字,从户从又。(1 )本义:开门。(2 )引申义:开口、张口—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兴起—发生、萌生、萌发—开拓、开关—陈述、禀告—开始。

4 、发:(1 )本义:把箭发出去。(2 )引申义:发出、产生;兴起—出发;使出发、派遣—打开、开掘;开导、启发;揭示、阐发(用于“开导、启发”义的如本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显露、表现出;暴露、败露、揭露—表达、抒发、传布。

5 、国:(1 )古义:A 诸侯的封地,如本课“有国有家。”B 诸侯国的国都。(2 )今义:国家。

6 、家:(1 )古代常用义:A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如“国”例。B 家庭,(2 )今义:家庭。

7 、至:(1 )本义:到。如本课“至则行矣”(2 )引申义:抽象义,到某时—达到最高的职位—极、非常(副)—最完美的(形)

8 、遇:(1 )本义:碰到,不期而遇。如本课“遇诸涂”。(2 )引申义:接触—知遇、遇合。

第四课 《老子》二章

一、字:伯—佰

二、虚词: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表“…的原因”。

2 、“是以欲上民”“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就是“以是”,因此。

3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虽然。“无所”是动词“无”和代词“所”组成的固定结构,意为“没有什么必要”。

4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互相(副词)。

三、实词: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同类事物中的首领、最杰出者。

2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推”,推举:“厌”,厌恶、抛弃。

3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十倍百倍。

4 、“虽有舟舆”:车。

四、词类活用:

1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都是形容词作意动。“重”译为“认为重”:“害”译为“认为有妨害”。

2 、“小国寡民”:形容词作意动。“小”是“使…小”。

“寡”译为“使…少”。

3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形容词作意动。顺次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好看”、“认为…安适”、“认为…满意”。

4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形容词作意动。译为“认为…重”(即“看重、不轻易”)。

五、常用词:

1 、乘:象形字,象人站在树上。(1 )本义:升登,上。(2 )引申义:上车、乘车、驾车—驱马驾车—乘船、驾船。如本课“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借助、利用、趁机会。(3 )另一个常用义:兵车,读sheng —兵车单位—出使、畋猎等用车也以“乘”为单位。

2 、先:(1 )本义:前进、走在前面。如本课“欲先民,必以身后之”。(2 )引申义:先做某事—带头,做出表率。(3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前,多作状语—表示时间,在…之前。(4 )

形容词“先”表示先前的、先代的,用于人时通常表已故的—祖先、先辈(名)。

3 、后:(1 )本义:走在后面,落在后面。如“子路从而后”。(2 )引申义:位置、时间、次序在后面。如本课:“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后面。常作状语—位置、时间、次序在后的。(形)-表时间,在…之后—后代、子孙(名)(注意“后”“後”是两个不同的字。)

4 、与:形声字,从舁牙声。(1 )本义:赐予、施予(2 )引申义:附和、亲附—赞许、称道—参与—在其中—跟、同(介)如本课“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和(连)。

第五课 五柳先生传

一、字: =吝

二、虚词:

1 、“因以为号焉”:“因”,连词,于是、就:“焉”,句尾语气词,表提示语气。

1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候(肯定性无定代词)

2 、“曾不吝情去留”:语气副词,与否定副词“不”连用,以加强否定语气。

3 、“造饮辄尽”:每每、总是。

三、实词: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名词)。

2 、“不详其姓字”:清楚。

3 、“或置酒而招之”:邀请。

4 、“造饮辄尽”:到、往。

5 “曾不吝情去留”:偏义复词,重在“去”,离开。

6 、“环堵萧然”:墙。

7 、不戚戚于贫贱:愁苦的样子。

8 、不汲汲于富贵:急切追求的样子。

四、常用字:

1 、造:形声字,从辵,告声(1 )本义:到、往,如本课“造饮辄尽”。(2 )引申义:造访、拜访-达到某一境界。(3 )、今义:制作、做。(此义与古义同)。

2 、去:(1 )古义:离开,如《掣肘》“辞而去也”。-距离(空间、时间)-除去、废除—死亡的委婉语。(2 )今义:往。(与古义相反)。

3 、解: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1 )本义: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2 )引申义:A 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特指解除军事包围、战争B 打开、开放C 破碎、离散——松弛、懈怠(这个意义读xie ,后来写作“懈”)-D对事理的分析、解释—理解、知晓。如本课“不求甚解”。

4 、读:(1 )本义:解释、阐发文字语句。(2 )引申义:阅读、诵读。如本课:“好读书,不求甚解”。-句读(dou )。

第六课 送董邵南序

一、字:彊= 强,邪—耶,

二、虚词:

1 郁郁适兹土:这(指示代词)。

2 、董生勉乎哉:语气词连用,语气重点落在感叹语气的“哉”上。

3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苟”,如果、只要是。(假设连词)“焉”:语气词。

4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邪”:句末疑问语气词。

5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副词)。

6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矧”,何况(转折连词)“乎”,介词,同“于”。

三、实词:

1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怀有任侠激情,以义气为重。

2 、郁郁适兹土:往。

3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谓,说。

4 、董生勉乎哉:努力。

5 、为我弔望诸君之墓:凭吊。

6 、为我谢曰:恳切相告,殷勤致辞。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