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4)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4)

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总结(4)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简答题

□ 为什么说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能产生?

答: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会产生。生产力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程度,国家产生了,管理国家需要文书,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需要知识的传播,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语言只是听觉符号,不能达到把知识传播到子孙后代和传播到异地的要求,只有视觉符号才能突破语言这一时空的局限,有这种需要和可能的时候,文字就产生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文字的首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流传异地,流传久远。

□ 文字是如何产生的?

答:文字的产生是通过文字画的发展,产生了文字符号,质的转变就在一浑然一体地图画逐步变成了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的独立的表意符号,这些符号借助假借的手段,能够完整地按语言中词的顺序去记录实词和虚词的时候,成熟的文字体系就诞生了。

□ 为什么说汉字直接表示观念是错误的?

答:语音和词义既然是不可分割的,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它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结合的词,而不可能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由于汉字构形的特点,有些人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无论什么体系的文字,都既表音也表意。

传统认为,汉字有形音义三大要素,其实属于汉字本身的仅仅是“形”而已,所谓“音义”都属于语言,是汉字所记录的语言转嫁给它的。不能因为汉字是由意义构形的,就片面地认为汉字可以不通过语音直接表示观念。

那些鼓吹汉字可以直接表示观念的人,看似是在褒扬汉字,实际是在贬低汉字。只有文字画或一般的符号才可以不通过记录语言而直接表示观念。这些文字画或一般的符号,无论哪国人甚至文盲都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吕叔湘先生指出:“汉字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意义;一个形体必须同一定的语音有联系,能读出来,才能成为文字。如果一个形体能够不通过语音的联系,直接表达意义,那就还是图画,不是文字”。

□ 如何分析汉字的性质?

答:①比较的原则。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共同点,都是记录和传播言语的符号系统,都是即表意又表音,二者不能分开,而且汉字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记录语言。

②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给文字分类的原则(密切结合语言的原则)。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汉字的性质,汉字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汉字的性质,汉字记录的是词或语素,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一个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记录的是语素;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 为什么把汉字成为语素-音节文字?

答:音节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音素文字)通过为音位(音素)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者音位,而是词或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成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 汉字和拼音文字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共同点,都是记录和传播言语的符号系统,都是视觉符号,都是即表意又表音。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的,二者密不可分,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的结合体,而不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

不同点:一是汉字区别性能好,准确地记录了语言,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形声字占汉字大多数,汉字能够很好的达到分辨同音语素和同音词的要求。汉字的信息量大而强,孤离性非常强,以语素定型,拼音文字没有这一特性。二是如果在脱离语境或上下文的情况下,汉字能独立的表达出实在的意义,拼音文字,不能区分它所要表达的具体意义。三是至于多音节词,汉字不用分词连就可以直接作到,但拼音文字则没有办法达到此效果。四是汉字对词义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汉字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汉语用语素(汉字)造词方便,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造句不是很方便。

□ 为什么把汉字不需要分词连写?

答:现代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从书面上起到了分化多义字节的作用。语言中的同音词,大都写成不同的汉字,脱离了语境,同音现象基本不影响意义的表达。音位文字基本上是以字母载送音位信息,为了表达足够清楚的信息,必须分词连写,以词定型。汉字与音位文字不同,它只需要以语素定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足够容纳一个语素的全部信息。汉字在以语素或词的形式单独使用时,不会受到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干扰,所以可以不进行词的定型,不实行分词连写。

□ 如何看待汉字的优点和缺点?

答:汉字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共生的。

汉字符号繁多,作为优点是分辨性能好,作为缺点就是难学难用。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易于辨意,区分同音字;缺点是字符多,识认繁难。

形声字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是强调形旁声旁尚有示义示音功能,作为缺点,强调形旁声旁的示义示音功能很弱。

方块字结构复杂,作为优点是便于视读,并形成了书法艺术,作为缺点就是难于安排字序,检索困难,计算机编码有难度。

□ 怎样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为什么说所有文字都是平等的?)

答: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都能够满足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表达要求,无所谓先进落后之分。语言学家们抛开庸俗进化论的偏见,达成共识,既承认语言的共同性,又承认语言的多样性。

□ 为什么文字会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答:词的音节长短不一,词形的变化非常丰富,可是字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候字与词之间,也就是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正是因为这种不协调,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文字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 为什么说汉字基本与汉语相适应?

答:①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汉字区别性能好,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

②汉字区别性能好,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汉语属于分析语,是一种有理据的语言,词义或参与构词的语义正好由汉字来体现。汉语有很多同音语素,由于汉字表意性能好,具备了分辨同音语素、同音词的能力,满足了区别同音语素、准确记录语言的需要。

□ 如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

答:①不断提高汉字的规范水平,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汉字越来越适应记录现代汉语的需要。

②随着对拼音文字和汉语的融合大众越来越能接受,我们要客观的对待文字这个问题,去规范,利用规范的办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还有就是实在不便于用汉字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的考虑用拼音文字来代替,使拼音文字起到一个辅助汉字的功能。

□ 怎样看待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

答:①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典籍。就是汉字承载量大量的历史,非常之丰富,在十七世纪之前,世界上有一半的出版物都是汉字记录下来的。这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一笔图书财富,是汉字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

②汉字蕴含并造就了丰富的文化,汉字除了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字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所造就的种种文化现象。

□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答:由于文字和文化的认同,使不同方言的汉族人民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强大推动力。文字体系的改革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作用,负面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文字的负载功能的强弱。汉字的负载量,尤其是对于古代文化的负载量,是其他文字无可伦比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汉字是语素文字,它不直接表音,所以可以超越方言形成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言。

对于自源文字来说,由于有长期使用表词文字的习惯,社会基础广泛,文字的改进和变革往往采取累积的,渐近的方式,所以很难产生文字性质的突变和飞跃。对英语颁布正词法都使人左右为难,更何况是改革汉字呢?对汉字拉丁化来说,是以一种全新的音素文字取代用了几千年之久的语素文字,将会使汉民族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应。汉字虽然古老而又年轻,它永远不会废弃。

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