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资料第十四章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09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资料第十四章

09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资料第十四章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的概念

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广播评论是通过媒介、面向广大听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见解和看法的一种体裁。

广播评论是广播按自己的传播方式移植和改造报刊评论体裁的产物

首先,广播评论的特点是便于口说耳听。新闻评论早在广播出现以前,就作为报刊体裁存在着。广播这种后起的新闻媒介在移植新闻评论的同时,也按照自己的传播特点逐步改造这种体裁,从而形成了不同于报刊评论的表态方式。

重视事实论据,语言通俗如话、结构脉络简洁、重点处不辞繁复等等。这一切归结起来,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播的传播特点,方便声音表达,争取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传播效果。

其次,广播评论具有政论性。所谓政论性,指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阐述对于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的见解,藉以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正是由于这一属性,即使反映同一新闻事实,广播评论同其他广播体裁也判然有别。广播评论主要通过议论,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分析事件的实质及其影响,它的说服力在于中肯地触及问题的症结。广播评论的政论性既是它体现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关键,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广播新闻体裁的根本界限。

广播的传播优势和劣势

广播运用由电波传送的声音符号表达内容。认识广播的传播特点,关键是认识在电波传送的条件下,声音符号的表现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声音包括有声语言和音响。与文字相比较,在日常交流中运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直接拆诸口说耳听,更为方便、快捷,几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可以拥有更多的听众。

声音也同样存在不如文字的弱点或劣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只能即时听知;不易保存,多次转述容易“走样”,甚至截然相反;听的人不拥有选择权,不易把握重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通过电波传送,声音插上了“电翅膀”,它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电波的速度相当于光速,可以把表现内容的声音顷刻之间送到覆盖区的任何地方。但与此同时,在电波传送的条件下,说话人与听话人存在着空间距离,声音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丧失表情、动作等辅助手段;传、受双方不能进行直接交流,听众容易因被动接收而陷于半收听状态,更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说话人失去了直接的反馈,也难以随时改进表达方式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的声音传播,是自然形态声音的表达优势和劣势的两极化发展,是更加巨大的传播优势和更加不易克服的劣势的对立统一。

听众的接收状态

一是由于较少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听众的绝对量大;二是按接受能力划分的层次多,在成年人中至少多了文盲、半文盲两个受众群体;三是整体的平均接受能力低于报纸的读者;四是多数听众处于半接收状态;五是在同一时间里一般只能选择一种媒介,不像读者那样可以同时翻阅几份报纸。由于听众经常处于半收听状态,因而对于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新闻评论论政性特点的两重性

政论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之一,以说理为基本表现手段。任何说理都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都必须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方法,也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而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扩大作品容量、增强作品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也可能给受众带来理解的困难。因此,政论性的广播评论中具有容量大、内蕴丰富和浓缩度高、不易理解的两重性。

媒介、听众因素的稳定性和体裁因素的可塑性

广播的传播特点,来自它的传输系统和符号系统;只要声、电的物理性能不变,其本质特点就将是稳定的,并不因传输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而改变。受众的状况,作为个体虽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作为整体也是相当稳定的。而广播评论作为体裁本来就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而且本身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无疑是三者之中最活跃、最具可塑性的因素。从这三个因素的基本态势看,当然只能体裁服从媒介、受众,适应媒介的传播特点,适应听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习惯;如果反过来要求媒介、受众适应体裁,那就无异削足适履,也就无所谓广播评论了。

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必然性

1、媒介、受众对体裁的影响。新闻评论的内容,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和琢磨才能透彻理解,而广播的声音传播却几乎没有为听众提供想一想的条件。在稍纵即逝的条件下,听众很难既专注收听又认真思考。

听众状况的影响,也大致如此。如果说听众数量多,是各种广播新闻体裁都可以享有的优势,那么听众层次多、平均接受能力比较低和经常处于半接收状态,则给广播评论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难题。如一则评论是不是能满足不同层次听众的需求,又怎样才能满足这种需求?怎样处理才能既让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能够理解,也能引起接受能力较高的人的兴趣?怎样使说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唤起他们的接收兴趣,进入专注接收的状态?这些都是广播评论需要经常认真对待、精心处理的问题。

2、优势与劣势的性质。无论来自媒介还是受众的优势,实际上都是潜在的,即它们只是提供某种条件或可能性;只有善于恰当利用,才能成为实际的传播优势。而它们的劣势则是实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或克服,它就必然构成某种传播障碍,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3、媒介、受众、体裁的主从关系。广播的传播特点,来自它的传输系统和符号系统;只要声、电的物理性能不变,其本质特点就将是稳定的,并不因传输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而改变。受众的状况,作为个体虽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作为整体也是相当稳定的。而广播评论作为体裁本来就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而且本身仍然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无疑是三者之中最活跃、最具可塑性的因素。从这三个因素的基本态势看,当然只能体裁服从媒介、受众,适应媒介的传播特点,适应听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接受习惯;如果反过来要求媒介、受众适应体裁,那就无异削足适履,也就无所谓广播评论了。

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方向

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状况出发,丰富和完美广播评论个性特点,使它能够在广播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在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如果背离这个方向,那么广播评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任何努力,不仅都可能落空,甚至还可能陷于南其辕而北其辙的境地。

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

1、短小精悍;2、浅显明快;3、平易近人;4、上口动听。

“省意”原则

所谓“省意”,就是精练内容,剔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集中讲非讲不可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上长话短说,而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过细分析,让听众一听就能理解其实质,明白其所以然。

控制论述的抽象程度

“浅显明快”这个特点的核心,是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处理政论性内容。如果忽视内容方面的努力,孤立强调语言通俗、口语化,就难免陷于庸俗化和浅薄的泥坑。

化解抽象内容听知困难的常用方法

1、运用听众熟悉的事实和其他材料证明和说明论点,丰富论述的血肉,为听众创造经由具体、形象理解概括、抽象内容的条件;

2、调动各种表现方法,如解释、举例、比喻等,为简单明白地说理服务;

3、表达简洁明了,包括叙事有条不紊,说理脉络清晰,论断直截了当。

广播评论特点的相对性

广播评论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特点。所谓相对性,是指它们虽然不是广播评论所独有的,但却有特殊的意义或独特的要求和处理方法。

短小精悍

广播评论强调短小精悍,主要是为了适应听众专注收听的耐久力。从这个特定目的出发,短小精悍不仅要求短而有物,而且要求短而易知。要在篇幅短小的前提下,兼顾“有物”和“易知”,就必须力求“省意”,而不能一味“省文”。“省文”—压缩语言文字,固然可以节省篇幅,但也可能增加评论内容的听知难度。

2、“浅显明快”这个特点的核心,是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处理政论性内容。如果忽视内容方面的努力,孤立强调语言通俗、口语化,就难免陷于庸俗化和浅薄的泥坑。浅显明快这一特点所强调的虽然是“浅出”,但却是以深入基础、为表达深刻的内容服务的。

3、平易近人。“浅显明快”这个特点的核心,是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处理政论性内容。如果忽视内容方面的努力,孤立强调语言通俗、口语化,就难免陷于庸俗化和浅薄的泥坑。

4、上口动听。(这是由声音传播决定的特点。广播评论拆诸说和听,说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人,这就等于给它的内容插上翅膀,就可以收到“无翼而飞”、“不胫而行”的效果。)上口动听,分别指说的人(传播者)和听的人(听众)的感受,二者虽然并列,虽然都依靠传播者的自觉努力,却有主次的分别。不上口固然不动听,但是上口却未必动听,比如空话、套话、“痞子语言”大多很“上口”,只能惹人厌憎,哪能动听?所以,上口必须服从、服务于动听。

树立面向听众观念是掌握说理艺术的根本

“浅显明快”这个特点的核心,是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处理政论性内容。如果忽视内容方面的努力,孤立强调语言通俗、口语化,就难免陷于庸俗化和浅薄的泥坑。

1、以平等的态度说理。毛泽东曾经指出“当着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体现在广播评论中,就是善于以商量的口吻、交换意见和方式说理;把说理的重点放在启发思考上头,而不是把结论生硬地塞给听众;相信群众的识别力,防止注入式的说教。

2、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说理。有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捕捉并突出多数听众的共同关心点。二是从与论题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听众关心的角度出发。

3、带着感情说理。这里说的感情,包括对于事物和听众的情感。带着感情说理,就是或者与听众共爱憎、同哀乐,或者以自己对于事物的喜怒好恶感染听众,把两种情感统一于说理过程中。广播评论中的情感,往往融注在议论和叙事之中,通过语词、声调、节奏等表现出来。

广播谈话的概念

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谈话体是它的母体,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体质属性。二者结合,赋予了这种形式以吸引听众的特殊魅力。

“谈话”的两个前提条件

一、要有说的人和听的人,否则谈话就不可能进行。

二、说的人和听的人之间要形成某种确定的关系,关系不明确,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不适合说、听双方的身份,谈话就难以得当、得体。

“类交流”的确切含义

“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而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不在同一场合,这种空间距离使双方无法进行即时的直接交流,而只能由说话的一方借助某种中介,创造类似双方交流、交流的语言环境。其中的交流感,不同于日常交谈中的直接交流,称为“类交流”。

广播谈话的实质和说理优势

对于广播谈话来说,谈话方式只是它的外在形式,而其实质则在于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和口吻面向听众说理论事。

口头评论的特定含义

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就传播方式说,广播评论其实都可以称为口头评论。我国的广播评论长期由播音员播诵;为同这种播出方式相区别,人们把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称为“口头评论”。

口头评论的表现优势

1、以个人的名义阐述对事物的看法,便于处理某些以本台名义不容易处理好的话题,也有利于缩短评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2、撰稿人自己播讲,有利于把文字表达方式与口语表达方式统一起来,促使广播评论的文风不断改善;

3、促进播讲风格多样化,使评论更加适应听众的听知习惯。

口头评论的应用范围

口头评论尽管拥有多方面的表现优势,终究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可能取代其形式,包括以本台名义发表、由播音员播诵的评论。

口头评论与广播谈话的联系和区别

这两种评论形式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它们既不相互排斥,也不能直接等同起来。

口头评论是按播出方式划分的评论类型,它的基本标志是撰稿人以个人的名义发表意见;他完全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文体,包括运用谈话体。

广播谈话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只要体现文体特征、形成“类交流”,由撰稿人还是由播音员播讲,其实都无不可,都不失为广播谈话。那么,是不是可以把二者统一起来、合二为一呢?能够统一起来,集二者的长处于一身当然好,但需要一定条件,比如评论本身具有谈话体的基本特征,评论作者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话题本身适合以个人的名义来阐述。这里重要的是条件,而不是愿望,丝毫勉强不得。

口头评论的发展前景

1、口头评论本身的表现优势,说明它是一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的评论形式;

2、广播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求广播评论在内容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也要求它在播出方式上适应听众变化着的接收习惯,尽可能缩短与听众的距离。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说口头评论走向繁荣,将是广播评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至于口头评论能否真正走向繁荣,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头评论队伍的建设。

录音评论的定义

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凡是运用录音材料的其他评论形式,也都可以称为录音评论。所以,录音评论既是具体的评论形式,也是运用音响材料的各种广播评论的总称。

录音评论的音响运用

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是作为论据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而录音报道中的音响,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同叙述语言融为一体,共同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全貌。也就是说,同样运用音响材料,录音评论与录音报道对于音响的取舍标准和运用原则是不同的:前者以能否证明和说明论点为转移,后者则服从于完整地表现事实的需要。)

音响和论述语言的主辅、互补关系

论述语言及其主导作用

论述语言:为了与其他广播体裁的语言相区别,我们把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称为论述语言,并把它定义为评论主体用来表达内容的所有话语。也就是说,论述语言是评论主体的话语。

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1、表达论点;

2、叙述论据,包括叙述事实和转述他人的观点、看法;

3、表现论述的逻辑关系,如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以及话语间的衔接、过渡、转折等;

4、解释和说明,如交代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其他背景,解释陌生的关键词语,介绍有关知识等;

5、在录音评论中,论述语言还有补充、完善音响材料的功能,如说明实况音响发生的环境和背景、揭示音响的深层含义、解释方言方音等。

可见,论述语言具有全面的表现功能,完全可以独立、完整地表现内容,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评论成败得失的主导作用。

音响的基本类型及其表现功能

音响的基本类型按音响的来源,可以分为伴随事物发生和因采访发生的两种。前一种音响,是事实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事物的现状和发生、发展过程,给人“事实如此”的感觉,具有一定的客观实证能力。后一种多为语言音响,主要是受访人讲述事情发生的情况或对事情的看法,带有说话人的某种主观倾向性,另一种倾向性——评论主体的倾向性。语言音响是广播评论有声语言另一种组成部分。

按音响在评论中的作用,则可以分为:

1、直接表现或说明事物的主体音响,目前多数为因采访而发生的语言音响;

2、表现事物存在条件的环境音响,多为事件现场实况音响和现场采访的背景声;

3、表现事物过去情况的背景音响,也就是利用原先录存或音像制品中的音响资料为说明现实问题服务。

(就目前的情况看,广播评论所运用的音响,多数是因采访发生的、受访人讲述事物的情况或对于事物看法的音响。伴随事物发生的音响不多见;表现评论主体倾向的音响也多为提问,很少有主动的插入。这种状况说明,广播评论在运用音响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或者说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和丰富。)

音响的局限性

1、伴随事物发生的现场音响,不以评论主体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而且倾向性往往不那么鲜明,有的甚至以噪音形态出现;

2、因采访发生的音响,很大程度上依赖受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还受方言的限制,这也不是评论主体能够完全控制的;

3、某些暴露性的音响,如不文明言语,处理不好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意料不到的副作用;

4、相当一部分音响本身并不能独立的表情达意,需要论述语言加以补充和完善。

此外,有些现场音响和隐蔽性的音响,还需要克服采录方面的困难。所以音响固然可以为广播评论增色,但并非任何音响都可以运用于广播评论,更非有“响”就好。如果忽视它的局限,任意运用,那就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如何处理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1、坚持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就是:音响少而精的原则;论述语言以说理为主的原则。

广播评论未必都需要、都能够运用音响。因此,既然运用音响,就应该使它成为论据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也就是说,不用则已,用则必精;所以必须从充分证明和说明论点出发,按少而精的原则精心筛选、剪裁和组织音响素材。音响用在哪里,单独出现还是混播,也得从有利于说理的角度精心考虑和处理,防止游离于论点,防止喧宾夺主。

对于论述语言的处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说理为主的原则,根据话题的需要突出主要功能,力求准确、鲜明地概括论点和具体论断,充分而又生动活泼地表述论据。在录音评论中,有些论据由音响来表现,论述语言在表述论据方面,主要侧重于补充、完善论据,揭示音响论据的内在含义。

2、协调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论述语言所表达的是主观认识,只要认识正确,评论主体完全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所以协调二者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利用论述语言,能动地驾驭音响。

尽管协调音响和论述语言关系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那种方式都离不开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牵牛要牵牛鼻子”,善于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就是协调它同音响的关系的“牛鼻子”。

3、做好论述语言的声音转化工作。广播评论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声音,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论述语言都首先形诸文字。因此,做好声音转化工作,对于广播评论的播出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声音转化过程,是手和口,即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互动的过程。所以,做好声音转化,务必紧紧围绕增强声音表达效果这一目标,着重从两个方面努力:(1)文字表达坚持“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写作时,严格按口语表达的要求选择词语、组织句子,力求文字表达口语化;写后自己大声朗读一遍,看看是否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文字表达是声音转化的基础,如果满篇都是长句子,或者诘屈聱牙的文言词语,或者滥用方言、术语、外来语,再高明的口头表达技巧也无能为力。(2)口头表达力求准确表情达意。目前,广播评论的写与播,多数仍然处于分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声音转化工作,要求播音员或主持人认真做好播前的备稿工作,透彻理解评论的内容;善于调动声调、节奏等非词语要素,强化对于论述语言深层含义的表达。总之,只有这两方面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做好声音转化工作。

应用:分析一篇广播评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