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讲义八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1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讲义八

201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讲义八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知识点」第三章“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

「解析」汉代的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十五)汉赋文体渊源

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关于赋的源起,《诗经》、楚辞、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赋的源泉。“赋”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荀赋咏物寓意,篇幅短小。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

(十六)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

无论内容还是形制,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七发》。这篇作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第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

铺排夸饰,排比譬喻,富丽细致。整个作品除“方术之士”一节,其余各节无不具备这个特色,这就形成全文层层铺叙夸饰的整体特征。

第二,与“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一样,《七发》完全失去了作者自我的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辞赋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第三,在遣词造语方面,也不同于贾谊的质朴无华,而是走向了繁难和华丽。

第四,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十七)《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天子游猎赋》除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这些典型的大赋格式外,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丧失了真情实感。

(2)空间的极度排比。

(3)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4)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

《天子游猎赋》的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述志,而在于逞竞才学和炫耀文字。实际上,不止司马相如,也不止《天子游猎赋》,汉代所有大赋作家、作品,无不具有逞才炫耀性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汉大赋的这一鲜明特色,使这一文体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了有汉以来实用文风的束缚,曲折而执著地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十八)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杨雄大赋,铺排夸丽的风格,以及其体式组构,基本模仿相如赋,但是在谋篇运思上有了新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苑囿、湖泊、山水、宫阙、物产、宴饮等无所不写,不止描摹田猎一端。虽琳琅满目,但分散无统。扬雄则不同,《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的雄伟、物产的丰饶,《甘泉》、《河东》二赋专写天子祭祀,《校猎》、《长杨》二赋专写天子田猎,比较集中。他的大赋在构思、取材上确实是讲究规范的。其次是“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他并不直接指责成帝的错误,也不直言自己的真正思想,而往往有意曲解帝王的行为,或者把帝王描摹成他理想的模样,以此来婉转地表达他的思想。司马相如《上林赋》结尾也使用“曲笔”,但扬雄比他使用得更充分些。

(十九)京都赋

东汉的赋体创作则呈现明显变化。刘秀定都洛阳,引起了朝臣“都洛”还是“都雍(长安)”的争议。这一争议影响到赋的创作,产生了一些“京都赋”类作品。初期赋家继承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其代表。

(二十)抒情小赋

到东汉中期以后,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二十一)班固《两都赋》

京都赋,其中成就最高、影响巨大的,是班固的《两都赋》。

这篇赋,以“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来结构全篇,描摹西都的巨丽形胜,铺叙东都的礼乐制度之美,两相比较,表达了班固尊崇礼义制度而排斥形胜奢华的思想。

《两都赋》在汉赋发展过程中,有些新的内涵。在题材和内容上,不再以苑囿田猎、宫殿景观、山川物产之类为主,而着重写京都,尤其是铺叙京都观念。这一点使它不仅和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不同,也与扬雄的《蜀都赋》区别开来。在谋篇布局上,它摆脱了西汉大赋通篇铺叙摹画而“曲终奏雅”的模式,极大加强了讽喻劝导的篇幅。其《东都赋》部分,全篇都是劝讽,避免了西汉大赋“劝百讽一”、“劝而不止”的弊端,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当然,《两都赋》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基本结构,描摹夸饰的基本笔法(尤其《西都赋》部分),以及鸿篇巨制的规模,都还难脱司马相如的影响。

(二十二)东汉辞赋创作大势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骚体的代表,如班彪《北征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蔡邕《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东汉的赋体创作则呈现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中期以后,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