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文艺心理学》第四章名词解释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13年自考《文艺心理学》第四章名词解释

2013年自考《文艺心理学》第四章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四章 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法则——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意义系统(包括心理蕴含)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规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指性、音乐隆、陌生化和本色化。

2、文学语言层面——文学语言的层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划分,通常可分为四个层面:语言、文法、辞格、语体。

3、叙述行为——叙述行为简言之是运用言词的行为,艺术家的叙述行为就是如何运用言词来创造一个幻想世界的举动。(江西省09年7月选择题)

4、心理唤起——即由简单过渡到复杂,由直白进入曲折,由缓慢发展到紧张的渐进过程。

5、技巧的发生——艺术技巧的发生与人类的原始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是节奏的发生;二是人类的模仿;三是“拟人”。

6、母题——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模式,一种手法,一种叙述程式或某个惯用语。关键是,“母题”必须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这也是它与主题的基本区别。

7、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通过这种原型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具有丰富的心理蕴涵,它常常是人类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与情绪模式的符号化,同时当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8、惯用语——惯用语是为文学史中对于某种主题的惯例化的表达语码。它与原型意象的区别是:前者常常是一个陈述式词组或短句,而后者则是一个名词性的词或词组。

9、形式征服题材——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题材与形式对立、冲突,不是形式消极适应题材,而是形式征服题材,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一条普遍的艺术规律。

10、对立原理——指达尔文提出的,认为人和动物的表情动作,都遵循着“对立的原理”,即某种表情动作是以与之相反的表情动作为条件的。

11、题材情感——指由题材本身所引发的情绪感受。

12、形式情感——指由形式本身所引起的情绪感受。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