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间接抒情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间接抒情

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间接抒情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所谓间接抒情,即通常所说的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理。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蓄的,是让读者感受其情,体味其情,琢磨其意蕴。

1.寓情于事,是把感情的抒发寄寓在叙事写人之中这时的叙述和一般的叙述不一样,是用来抒情的手段,蕴含着明显的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因此不要求对事件的全过程或人物的事迹做细致完整的交代。比如,巴金《埃尔克的灯光》叙述自己的一个姐姐婚姻不幸,寂寞死去情况,作者把自己与家乡之间的深情融注于叙事之中。这样的叙事抒情委婉、含蓄,看着淡,实则情意丰富,感人至深,耐人寻味。这样的抒情技巧是以无技巧的状态出现。

2.寓情于景,即借景抒情古人云“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把强烈的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字字关情”;或触景生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抒情之语,使画中有人,景中有情,情随景走,情景交融,以增强感染力。如冰心《往事》写与弟弟谈论人生,就满怀深情地写了大海的景象,属于寓情于景。

3.寓情于物,即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抒发情感如王夫之所言:“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物化情感,托物寄意,委婉曲折地表现感情。

4.寓情于理,即结合议论抒情它把情感寄托在说理之中,情带着理出现,理包含着激情,既抒发了感情,又扩大了认知的深度;既说明了道理,又附着了个性的光彩,收到感染力和说服力两重效果。此时的议论不要求具备完整的逻辑系统,往往是一个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论断。传统经典作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是情感与哲思融为一体的杰作。

以上介绍的基本抒情手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运用。而且,为了进一步增强抒情效果,还应采用一些抒情技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