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审美批评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审美批评

2016年自考写作(一)考点:审美批评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审美批评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一种文学评论的理论方法。审美批评将美视为文学的本质特性之一,将文学作品视为审美对象,着力研究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审美价值等,具有某种赏析式评论的性质。

由于中外古今美学思想和流派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标准各不相同,使审美批评呈现各种不同主张。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审美批评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首先,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批评。它着眼于作品表现了什么情感,情感的表现是否成功、是否能打动读者、是否激起读者的心灵震荡。

其次,审美批评是一种出世批评。文学作品是一个用想象虚构的世界,阅读作品、领悟作品虽然需要联系现实生活,但是更要持有一种静观状态,跟作品保持一定距离,以便更好地感受和评价它的美,让生命在阅读欣赏中超越凡俗。

第三,审美批评是一种直觉批评。文学作品主要由形象构成,并通过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五官感受,因而审美批评表现为是一种对形象或形式的直觉评判,如形象是否鲜明独特、形式是否和谐完美等。

沈从文的《论冯文炳》、李健吾的《边城》、《九十九度中》等文章都是成功运用审美批评的文学评论佳作。

例如,李健吾的文章《九十九度中》,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评价了林徽因的小说《九十九度中》。文章开头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内容、形式与辞藻的关系:

我不明白内容和形式怎样分开。一件将军的铠甲只是铠甲,并不是将军:剥掉铠甲,将军照样呼吸。杀掉将军,铠甲依旧存在。这不是一个妥当的比喻。如若“陀斯妥夫斯基往往是被当做好像没穿制服的将军”,并不妨害陀氏之伟大。所以铠甲不是形式,而是辞藻。形式和内容不可析离,犹如皮与肉之不可揭开。形式是基本的,决定的:辞藻,用得其当,增加美丽;否则过犹不及,傅粉涂红,名曰典雅,其实村俗。一个伟大的作家,企求的不是辞藻的效果,而是万象毕呈的完整的谐和。他或许失之于偏,但是他不是有意要“偏”,这只是他整个人格的存在。所以批评家唯恐冒昧,轻易不敢把这叫做“偏”,而另寻别的字样象征,例如有力,深刻,透辟等等。他的作品(由一个全人格产生出来的作品)根据着他全部的生活,而支配作品的方向的,多半是他先天的性情。一部作品和性情的谐和往往是完美的符志。

在风趣地阐述了内容和形式难以分开后,李健吾就此引出《九十九度中》是一篇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佳作的评判。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