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3章)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3章)

“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3章)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二篇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

l 个性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l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

l 个性包含的主要内容:个性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个性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l 个性的四个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倾向性。

l 个体的社会化:所谓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l 个性的形成的三个过程:①婴儿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主要受来自家庭为中心的周围环境的影响②学生时期:个体进入学校以后,过着以学校为中心的生活,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老师、同学的影响③社会时期:个体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随着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其个性在获得有机整体性的同时,增添了复杂性。

l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

l 个性的理论:

(1)特质论: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

阿尔波特认为个性必须有能够进行测定的因素,这种因素就是特性,各种特性组合起来就构成人的个性。

艾森克认为个性表示行为的一种组织层次,超出特性的行为或习惯之上。他提出个性特质可以从两个独立的向度来描述:一是:情绪稳定-神经过敏,二是内向-外向。

卡特尔认为,个性基本结构是单元是特质。特质表示在不同时间和各种情况之下行为的某种类型和规律性,特质有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之分。

(2)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勒、达乐、罗特和班图拉等。观点:①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处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处决于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和对别人类似的行为的观察②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有些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③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行为的关系。核心是认为环境的变动引起人的特殊行为。

(3)心理分析论:心理分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及其学生荣格和阿德勒。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部分。而个人的行为是受这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动力的支配的。

荣格认为,个性的发展是由于个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所引导。他把人的不同特性组合划分为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和想像型四种不同的性格。

阿德勒认为,在人的个性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意识,而不是潜意识。

(4)个性类型论:其代表人物是荣格和麦迪。荣格起初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后来又把人的性格特点分为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和想像型四类。麦迪在荣格把个性分为内、外向的基础上,还把人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高忧虑、低忧虑两个因素加以考虑。

第二节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l 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包括三方面:①神经过程的强度②神经过程的均衡性③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l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气质结构。

l 四种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①活泼型(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等

②安静型(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容易等

③兴奋型(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等

④抑制型(抑郁质):孤僻胆小,行动迟缓,不易动情,体验深刻细心,感受性很强,敏感多疑,缺乏果断和自信,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等。

l 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的行为,主要的不是决定于气质,而是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气质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只具有影响作用。(1)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其优点和缺点几乎是相伴而生的。在管理实践中,不能简单地评价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关键是充分认识其气质类型固有的优缺点,以扬长避短。(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气质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色彩,却不能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倾向性和能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3)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通过气质的动力特征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产生影响,二是通过气质的心理倾向性对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产生影响。

l 气质的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

(2)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

(3)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是注意气质的发展性。

第三节 性格及其有管理中的应用

l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l 性格与个性的区别:个性反应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性格则标志了这个角色的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个性中经常的、习惯的鲜明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起着核心作用,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

l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它们都是人脑的机能,其共同的基础是神经类型。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也是由人的脑的同一活动实现的。区别: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直接表现:而性格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是在神经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

l 性格的特征结构包括的四个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待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时的态度特征,包括对待社会、集体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对待物品的态度等

② 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体在调节自己行为方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体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使其行为接受社会规范约束的意志特征,二是个体对行为自我控制的水平的意志特征,三是个体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四是个体对待长期工作的特点的意志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分为四个方面:强度特征、稳定性特征、持久性特征和主导心境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像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性差异。

l 性格的类型: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按人的心理机能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

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

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为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和平型四种。

l 在管理中应用性格知识应注意哪些方面:

①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

②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

③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

④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

l 健康成人的六个特征:①自我广延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③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④表象上具有现实性知觉⑤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⑥具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第四节 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l 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者说,能力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l 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其是以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等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

l 群因素结构学(塞斯登)认为,能力由许多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因素构成。

l 我国学者一般从三个不同角度对能力结构进行分类:①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②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③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l 再造能力:再造能力是指人们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生产技能,并能按照已有的式样进行某种学习、工作或生产活动的心理素质。

l 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人们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在总结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地创造出对社会具有一定价值的、独特的东西的心理素质。

l 能力的个别差异,既有质的差异,也有量的差异。质的差异是能力类型的差异,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早晚两个方面。

l 能力水平的差异分为能力低下、一般能力、才能、天才四个等级。

l 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能力的应用,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①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

②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阈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

③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

④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