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格与性功能障碍
人格即包括表现于外的、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外部的自我,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显示出来的内部的自我。
人格影响着一个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决定一个人特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包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
人格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合金”,是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属性。人格一旦成熟定型后,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甚至能够保持终生而布容易发生改变。
人 格异常是指对正常人格的偏离。在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特点的基础上,在后天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人格发展上的病态或者人格结构的破坏, 从而出现对正常人格的偏离,叫做原发性病态人格。继发性的人格异常也称为类病态人格,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或病变后而出现的人格缺损,以及非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引起的人格变态。通常我们所说的病态人格,主要是指原发性的病态人格。
病态人格又称精神病态或者人格障碍,指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者没有智力障碍的情绪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病态人格的特征
1、幼年开始,而且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且不易改变。
2、一般说来意识是清醒的,而且没有智力障碍。
3、有严重的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定、情感体验肤浅或冷酷无情。
4、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具有冲动性、攻击性,损人且害己。
5、不能从过去的生活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缺乏羞愧感。
病态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养育环境是造成病态人格的温床。 1、童年的精神创伤。
2、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3、不合理的教养。
4、恶劣的社会环境。
心理学的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在5岁以前,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口欲期和肛欲期,就会形成病态人格。
2、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是通过补偿自卑感而形成的,病态人格的形成是由于对自卑感的不恰当的补偿。
3、行为学派:认为病态人格源自社会性学习的失败。
病态人格的类型:
偏执型病态人格,又称妄想型病态人格,这种人格的主要特点是(固执刻板、敏感多疑和自我评价过高)。偏执型病态人格患者多见于男性。
循环型病态人格。这种病态人格的特点是终身都有情绪调节上的障碍,它包括三种类型:双相的循环型,单项的情感高涨型和单项的情感低落型。 循环型病态人格者的情绪变化与外界环境无关。
强迫型病态人格。强迫型病态人格者具体的表现就是以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苛求自己,追求完善。
分裂型病态人格。
癔病型病态人格。主要特征表现为过分做作,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和情感不稳定。癔病型病态人格者多以女性为多见。
悖德型病态人格。又称反社会性病态人格、社会病态或精神病态。它的主要表现有四种:缺乏正常的人间情感,冲动性行为,缺乏罪责感以及不能吸取教训。
爆发型病态人格。
衰弱型病态人格。
病态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正,因此应该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
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又称为悖德型人格、社会病态者或者精神病态。)
1、生物学原因
(1)反社会人格者的脑电图呈现极其缓慢的波形,并出现较大量的、皮质活动的突然爆发—正棘波。
(2)内分泌激素的研究表明,雄性激素与进攻性行为有关,注射过大剂量雄激素的动物会变得特别粗暴、霸道。
(3)关于染色体的研究,研究人员报告罪犯的XXY染色体异常是一般人染色体异常的十倍。
(4)双生子研究提示,反社会人格在同卵双生子中比异卵双生子中更有可能出现。
2、环境因素。在各种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一般人认为家庭的破裂、父母的忽视和打骂、缺乏一般情感上和对躯体健康上的爱护有可能造成反社会人格。
家庭背景有如下特点者就易产生反社会人格:
(1)父亲表现有反社会的倾向。
(2)管教明显不一致或根本没有管教。
(3)缺乏父母的爱,经常遭到暴力惩罚。
(4)从小或者年轻时期进教养院产生社会和心理上的被剥夺和与世隔绝。
3、心理学的解释
(1)心理动力学的解释。经典弗洛伊德派的理论家认为,反社会人格是超我的发展不完善造成的。
(2) 学习学派的解释,艾森克假设反社会人格者在素质上缺乏对恐惧和焦虑的感受,因此他们不必学着克制自己不受欢迎的行为举止。同时,他们以父母为榜样,习得反 社会行为。班杜拉认为儿童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习得各种行为,一个在富于进攻、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这种价值观,形成反社会人格。
性变态:又称为性倒错,包括性心理方面的变态与性行为的方面的异常。凡是与生殖没有直接联系或替代了引起生殖的性活动,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 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上与常人不同,并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都称为性变态。性变态的发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并根据所处社会的传统历 史、道德文化规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有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没有任何质的区别,它们是一种性行为的连续体,也就是说完全的同性恋和完全的异性恋者处在连续体的两端,而绝大多数人都是二者兼而有之,只是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
单一异性恋 35% 单一同性恋 4%
究竟同性恋是否是疾病,意见尚有分歧,因此对于同性恋是否应该接受治疗这个问题也就存有争议,不过从所做过的治疗看,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似乎都改变不了同性恋,最多只能帮助他们 澄清思想、改善情绪、缓解焦虑。
异装癖的特点是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而得到性的兴奋与满足。多见到男性。对于异装癖的治疗,可采用心理分析疗法,厌恶疗法等,但效果如何尚无肯定的结论。
恋物癖的特征是通过与异性穿戴或者配带过的物品的接触而引起性的兴奋和满足。恋物癖者一般起自青少年时期,几乎完全是男性,而且大多数患者都是异性恋者。对于恋物癖者的治疗,也如同异装癖的治疗一样,可以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和厌恶条件反射疗法,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易性别癖的特征是患者在性心理上发生变异,认定自己的性别与生殖器官所显示的性别完全不符,因此强烈希望改变自己性器官的外形,要求改变体态与打扮。对于易性别癖者而言,心理治疗往往收效甚微,采用顺应患者的心理需要、利用异性刺激和外部性器官改形手术效果较好。
施虐狂是指通过在他人(异性)身上造成痛楚与屈辱,来满足性欲的一种性心理异常。施虐狂的性满足也可以通过只造成对方精神上的折磨而不带来肉体上的痛苦来得到。
受虐狂的表现与施虐狂相反,指通过受到他人(异性)施予的痛楚和屈辱而发泄其情欲并得到性满足的一种性心理异常。
对于施虐狂和受虐狂的治疗目前尚无肯定的说法,药物治疗肯定没有效果,心理治疗会有疗效,但效果欠佳。
性 功能障碍指缺乏满意的性生活能力,对性生活缺乏兴趣,对性快感的体验感到无能为力,相互间的**所带来的兴奋、满意和快感被焦虑和抑郁所代替。男女两性的 性功能障碍的表现有所不同,男性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成功地进行性交活动,而女性性功能障碍主要是表现为性交体验不满意、性交活动虽然能够完成,但毫 无乐趣而言。
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不低,而且女性存在的性功能障碍者比男性更为普遍。具体地说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大致在35—60%之间,而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则为40%左右。
性功能障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家庭关系的影响,性功能障碍虽然不一定会引起全面的婚姻状况的失和与解体,但往往会使夫妻双方感到有些不幸。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可能成为导致婚姻破裂的直接原因。
2、对个人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在未结婚时发现自己有性功能障碍,那么他可能会感到很自卑、抑郁和焦虑,甚至可能出现因怕被人发现而害怕见人的反应,从而防碍其建立家庭。
我国常用的分类体系把性功能障碍分为四类:
1、性欲障碍:性欲低下是指感到性要求和性兴奋能力的减退,他们会抱怨说自己对性生活不感兴趣,有时为了适应自己的配偶不得不勉强应付,但体会不到一点儿性快感。存有此类障碍的女性多于男性。
2、性兴奋障碍:
(1) 阳痿。指男性缺乏保持阴茎勃起的能力,即阴茎不能勃起或者勃起时间太短,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性交的需要,阳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2) 女性性兴奋不足。指女性在性兴奋期不出现正常时发生的生理反应,即缺乏外生殖器反应,阴道润滑性分泌不足或缺失,以及缺乏应伴有的性兴奋感。
(3)性高潮障碍: 早泄:指在性交时,男性的阴茎尚未插入阴道,或者在刚刚插入不
久女方尚未得到满足时便己习惯性地射精。
迟泄:指阴茎在插入阴道后持续很长时间才开始射精或完全不射
精。
女性性高潮失调:指女性在性交活动中很难有性兴奋或性感高潮的
体验。
(4)其它类型的性功能障碍 :阴道痉挛 性交疼痛 射精疼痛 特殊的性恐惧
性功能障碍的原因:
研究发现,性功能障碍只有很少部分是由于医学上的原因造成的,通过性功能障碍的心理原因包括配偶之间的关系不好、性欲低下、不重视性活动技巧以及对性活动感到紧张和焦虑等。
1、人类,尤其是男性会认为他们的名誉、男子气魄和地位取决于自己的性行为能力,因此在进行性活动时,他们会感到较多的担心和恐惧,其结果有可能引起早泄或阳萎。不成功的性经历将会加重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性功能障碍。
2、性活动技巧将有助于正常的性功能的发展,如果不重视性活动的技巧,过分的粗暴或鲁莽,动作生硬等,有可能会造成对方或自己性的焦虑与恐惧,从而丧失正常的性功能,产生性功能障碍。
3、夫妻间的关系如何对性活动本身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夫妻之间怀有敌意、不满或彼此讨厌等都会以性冷淡来表现他们的否定情绪。
4、由于大多数男性习惯了自己在性活动中的支配地位,一旦女性表现的主动或者积极就会感到不适应甚至恐惧,这都有可能会造成性功能障碍。
5、早期的性教育对于发展正常的性功能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从未接受过性教育,对性活动一无所知或者接受了“性活动是肮脏、不洁的,是罪恶的”等观念,从而造成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6、一个人早期的创伤性的性经历,如第一次性交时发生早泄或阳萎,或者曾被强奸或乱伦等,也可引起性功能障碍。
第八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脑部有明显组织形态学方面改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研究表明,脑特殊部位的损伤可带来某些特定功能的损伤,但损伤功能的程度则视每个人的总体能力及适应调整性而定。
各种脑器质性精神病的病因尽管不同,但大多数人可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而且这些临床特征往往根据病程的进展速度而变化。起病急骤者常表现为意识模糊综合症,而起病缓慢者常表现为记忆障碍和痴呆综合症。
脑损伤的精神症状由脑受损的区域和病人的人格特征所决定,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脑损伤反应形式可以不同。一般来讲,脑组织的破坏易于使已经存在着的一些人格倾向更加明朗化或加剧。临床常见的脑器质性综合症及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脑综合征:由脑部弥漫性,暂时的病变所引起,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遗忘综合征:脑部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部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遗忘为主要特征。同时由近事记忆丧失,时间定向障碍及虚构者,被称为柯萨可夫综合症。
3、痴呆综合征:是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核心症状,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表现为全面性只能衰退,包括记忆、思维、理解、计算等能力减退和人格改变,而不伴有意识障碍。
(4)脑部局部性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
A 额叶 损伤后常由人格改变,病人一反常态,变得特别地自私自利。
B 顶叶 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迟钝,思维缓慢,理解力减退,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C 颞叶 主要表现为智能缺陷和人格改变,可有情绪不稳定和攻击人格。
D 枕叶 枕叶是人的视觉中枢所在,故枕叶病变可引起复杂的视觉认知功能障碍,害可出现原始性幻觉。
E 胼胝体 胼胝体为联接两侧大脑半球的所在,胼胝体受损部位不同,精神症状亦不相同,前部病变主要导致情感障碍,后部病变主要影响智力功能。
F 间脑 其病变可引起一系列的与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关的功能障碍。丧失良好的情感控制,近事记忆出现障碍,进行性智能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