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4月“普通心理学”串讲第十三-十五章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06年4月“普通心理学”串讲第十三-十五章

06年4月“普通心理学”串讲第十三-十五章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十三章 气质

气质: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典型而又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综合。

动力特征: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巴甫洛夫 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并总结出皮层细胞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此表只适用于典型人群,一般人为混合型或中间型)

神经过程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1、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2、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3、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粘液质

4、弱 抑制型 抑郁质

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在生活中的意义:

1. 气质不决定活动的社会价值

1)气质无好坏之分

2)气质不决定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

3. 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及活动效率

4. 气质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及健康

第十四章 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从静态角度看性格结构,包括: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1)个人对待社会、集体、他人

2)对待工作、学习、劳动、事业

2. 性格的理智特征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4. 性格的意志特征

第十五章 人格(个性)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格的内外倾类型理论。

阿尔波特是美国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

特质:是构成人格结构的基本单位,它是人对环境刺激反应的一种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个人遗传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论述:阿尔波特的特质论:

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类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行为倾向。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它主要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阿尔波特又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人格的影响和意义的不同,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枢纽特质、核心特质 和 次要特质。

枢纽特质,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影响着个体一切行为的性质,几乎渗透到个人全部生活的所有方面。使所有的行为都反映出它的影响。

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它决定一类行为,但不是所有行为。

次要特质,只在特出场合下才出现的行为倾向,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偏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