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串讲资料(四)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串讲资料(四)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串讲资料(四)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八章 性心理卫生

性别认同: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自我认识,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是男是女,称为性别认同或性别同一性。性别认同是儿童性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内容。

儿童期的性教育内容(简答)

答:儿童性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帮助儿童尽早建立和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这是从婴幼儿期一直到5~6岁之前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2.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消除性神秘的心理;

3.对性别角色的教育,也应当注意培养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

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论述/简答)

青春期的性意识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异性疏远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出于一种罪恶感,努力抑制自己的情感要求。对异性的关心和亲近愿望,以一种疏远异性的方式扭曲地表现出来,装出对异性冷漠淡然和厌恶有关性问题的样子。

2.异性向往期。首先,他们开始对性知识发生兴趣;随后,青少年逐步摆脱心理上两性隔离的状态,开始在同龄异性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爱慕。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少男少女们开始了有目标的尝试。

3.恋爱期。这个时期是由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随着两性情感的发展,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青年男女之间开始萌生爱情。

青年的性意识活动(选择/填空)

主要内容:常见的性意识活动有"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

性幻想可导致生理上的性兴奋,性器官充血,也可偶尔出现性高潮。因此,性幻想属于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

为什么说手淫的危害来自于错误的性认识?(简答)

答:手淫的主要心理障碍来自错误的性认识,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1.有些青年人虽然从理论上知道手淫是一种自慰行为,对身体本身无害,但在潜意识中仍旧认为有害。

2.手淫行为会引起一引起青年人对自己的消极自我评价。由于在观念上他们仍将手淫行为看作是"见不得人"的行为,是他们觉得自己犯下了很不道德的错误,会受到社会的批语嘲讽。

3.手淫行为引起一些青年无休止的联想和一系列强迫性观念,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扰和压力。这是手淫行为难以停止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心理危害的必然结果。

两性性意识及性行为的比较。(简答)

1.性反应的比较:

A.性的性兴奋"启动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通常能在女性之前达到性高潮。女性的性反应来得较为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B.男性在性高潮后的一段时间内阴茎不能再次充分勃起和射精,这一时期称为不应期。在女性的性反应周期中不存在不应期,如果有适当的性刺激,可立刻唤起性反应,再次或多次出现性高潮。

2.性欲和性行为表达的比较。在性活动中,男性往往担任主动的角色,表达性欲的方式直接而坦率,常常把目标直接集中于性交的愿望上。也比较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女性则表现得较为含蓄,往往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性欲,且平衡而节制。

3.性感的差异。男性只有一个性唤起部位,而女性至少有三个性唤起中心。

性功能障碍是指不能进行正常的性行为或者在正常性行为中不能获得性满足的一类障碍。性功能障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大体上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特点是慢性持续发展的性功能减退,对情景改变没有反应或反应很微弱。

功能性性功能障碍又叫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特点是它的波动性,即这种障碍会明显地随着情景或心理状况的改变而变化。对这种障碍,心理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因性性功能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性欲的抑制::表现为对异性兴趣缺乏和性唤起困难;

2.性兴奋抑制:如阳痿、性冷淡等;

3.性高潮抑制:如早泄、女性性高潮缺乏;

4.其他性功能障碍:如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国内的调查表明,成年男性中约有10%以上的人有阳痿症状。

早泄在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发病比例占第二位,约占22%.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性欲倒错等,是指与社会性道德规范明显不一致的异常性行为,表现为寻求性欲满足对象的歪曲与性行为方式的异常。

性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简答)

1.性心理障碍患者一般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

2.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大多数并非性欲亢进的淫乱之徒,相反,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性欲低下,甚至没有或不能正常地进行性交往活动。

3.性心理障碍患者不一定是道德败坏的流氓分子或犯罪分子,他们中的大多数社会适应良好,工作尽职尽责,个性内向、文雅、害羞,除性行为外均具备正常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4.性心理障碍患者对自己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有充分的辨认能力,且事后多有悔咎之心,也想改变却又力不从心。

5.性心理障碍不包括心理生理障碍时的性功能障碍,也不包括由于境遇造成的替代性生活的行为。

性心理障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性指向障碍,如同性恋、恋尸癖、恋物癖、恋兽癖等。

2.性偏好障碍,如异装癖、露阴癖、窥淫癖、摩擦癖、色情狂、施虐狂、受虐狂等。

3.性身份障碍,如易性癖等。

恋物癖:受强烈性欲望与性兴奋联想驱使,反复出现收集异性使用的某种无生命物体的企图和行为称作恋物癖。

露阴癖是指在不适当的环境中对异性公开显露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异性紧张性情绪反应,从而获得快感的一种性偏离现象。

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因:(简答)

1.良好治疗关系的建立。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治疗关系,无疑是性心理咨询中的最基本问题。

2.收集详细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资料。

3.明确来访者的问题,区分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A.区分属于一般的性问题,还是性功能障碍或性心理障碍。

B.区别由心理因素还是由器质性疾病所致。

C.判断来访者有无主动求治的要求。

4.夫妻共同治疗。

5.保密原则。咨询者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对性心理咨询的具体内容严格保密。

第九章 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

学生中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考试焦虑、厌学情绪、学校恐怖症。

1.考试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引起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和生理能量,全力以赴地进行考试,使自己的学识得以充分发展。但少数学生可因过度情绪紧张而出现焦虑,从而影响考试的发挥。这种情况称之为"考试焦虑".

A.考试焦虑对临场发挥的影响,一是不良情绪对脑功能的抑制作用;二是因震颤和运动不安,手不停地抖动。这类严重的考试焦虑通常称为"怯场".

B.处理考试焦虑有以下要点:1.正确认识考试的作用。考试只是衡量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成绩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别外,对考试成绩的期望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可过高,否则就会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2.认真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3.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4.学会自我暗示和放松。5.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简答)

2.厌学情绪:

A.产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是:1.教师教学效果不好,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教师责任心不强,在教学时随便应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得不到老师和家长在学业上的有效帮助,学习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最终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3.一些文化不高且有偏见的父母,认为孩子读书花钱不划算,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做生意赚钱,这种观念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B.要消除厌学情绪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其次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最后,老师应该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简答)

3.学校恐怖症:是指学生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外部原因,只因本人心理上的原因,而对上学表现出高度的恐惧和不安的现象。学校恐怖症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较为多见。

A.产生学校恐怖症的原因主要有:1.遗传素质。患学校恐怖症的儿童,家族中往往有精神痢疾、病态人格、适应能力不强等疾病史。2.家庭因素。父母或其他亲人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强烈地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父母不和、离婚或亲人突然死亡,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因而变得十分退缩。也或者是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孩子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逃避现实。3.学校因素。教师过分严厉,对学生的某些缺点采取讽刺挖苦或简单粗暴的做法;同学之间不和睦,关系紧张,在校时被其他同学欺负,学习成绩不好,考试失败等均可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恐怖心理而拒绝上学。

B.对学校恐怖症的矫正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治疗时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重点是改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家长和教师对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适应外办环境,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多与伙伴和同学交往。

维护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措施。(简答/论述)

1.减轻学生负担,注意用脑卫生。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注意用脑卫生,并且应适当地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紧张刻板的生活得到调节。

2.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系,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3.正确对待考试,克服考试的消极作用。为克服考试的消极作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A.考试不可过多,不要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袭击。

B.不以一次考试分数评价学生,要结合平时的一贯表现,德智体全面衡量。

C.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充分肯定并给予积极鼓励。

D.重大考试前要科学地组织复习,搞好辅导,切勿施加考试压力。

E.对考试不佳的学生或未能做出的题目,要帮助分析原因。

4、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第十章 人格的完善和心理调节

人格的四个特征(选择)

1.人格是许多不同特性的统一体;

2.个人的特性在整个人格体系中表现出相当的恒常性;

3.独立性,每个人的人格虽然和其他人有共同性,但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性的标志;

4.社会化的客体。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论述)

1.遗传因素。个体的形成是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母亲的遗传信息结合的结果,因此父亲或母亲性格上的某些特点就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人们的生活都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来进行的,这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的作用。

3.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组成状况、出生顺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等都对人的人格发展发生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4.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环境。学校对于学生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教师的影响;其次是同学之间的影响;再次是学习过程的影响。

教养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养态度,二是教养行为。心理学家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民主(宽容)、权威(独断)及放纵(或溺爱)三种类型。

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论述)

1.培养乐观开朗,心胸开阔的个性。乐观的人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往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精力充沛,富有效率,从而心身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成功。

2.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对于调节自我情绪,尤其是紧张和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当你产生不良情绪并被其困扰时,不妨通过自我暗示来缓解。

3.适当疏泄情绪。情绪疏泻法是指,在一个人处于强烈的情绪状态时,允许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的情绪体验与反应。情绪疏泻又可以分为直接疏泻和间接疏泻两种方法。直接疏泻法是在刺激引发情绪反应之后即时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间接疏泻法是在脱离引发强烈情绪的情境之后,向与情境无关的人表达内心的感受,发泄自己的愤怒、悲伤、苦恼等体验。

4.转移注意力。在一瞬间,一个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当你把注意力转向中性或愉快的事情上时,就可以把你从消极的思维和观念中解脱出来,达到调控情绪的目的。

5.理性认知的重要。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及行之有效的。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则会千百万情绪上的困扰。

6.获取社会性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是具有倾诉的对象,苦恼时将自己的苦恼向他人倾诉之后可减轻心理压力。

二是提供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帮助当事人走出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重新评价困境。

三是可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贝克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下列五种:(小题)

1.任意的推断: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和现实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便作出草率的结论。

2.过分概括化:由于一次失败或挫折就把一切都归结为极坏的、可怕的,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选择性概括:只依据个别、片面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4.非黑即白的思维: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要么是全对,要么全错。

5.夸大或缩小:过分夸大消极和不足之处,忽视长处和积极的方面。

矫正不良思维的方法:

1.识别歪曲的思维。

2.挑战歪曲的思维。

3.理性认知的重建。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最初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其作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是积极的作用,即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控制和调节心理的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无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应激,能够暂解除痛苦和不安。但

另一方面,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否认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获取心理上暂的安慰。如"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等都是否认作用的表现。

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

合理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简答)

答: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三种形式。

1."酸葡萄"心理是指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

2."甜柠檬"心理,则百般强调尺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3.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归因于其它理由或找人承担他的过错,以保持个人内心的平衡。

反向形成: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来,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称为反向形成。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以退为进"、"赶狗入穷巷"等。

转移是指个全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所允许等,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无法直接向这个对象表现出来,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接受的对象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投射是指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十步笑百步"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

应付:目前,研究者们对应付的概念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应付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的内外环境要求时,所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应激,而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

3.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

危机干预是一个短期的帮助过程,是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给予翔和帮助,国外有时也称为情绪急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