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保障概论”详细笔记(11)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自考“社会保障概论”详细笔记(11)

自考“社会保障概论”详细笔记(11)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三:医疗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医疗社会保险基金)

(一)筹资原则: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现收现付),略有结余(有部分流动储备基金)。

(二)筹资来源:社会共同责任原则:

1、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

2、单位(雇主)缴纳保险费;1、2、为主要来源

3、政府资助:

a、 为政府雇员缴纳保险费

b、 为某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老人、穷人)

c、 基金出现赤字时给予补助

d、 专项税划入基金

e、税前列支保险费

(三)筹资方式:

1、 固定保险费金额

2、 与工资挂钩——工薪税

3、 与收入挂钩

4、 按区域缴纳

四:医疗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服务、费用)

(一)给付原则:(条件:资格+手续+ 规)——同等待遇,病情需要。

(二)给付项目:医疗服务给付。

a、治疗性服务 b、辅助性服务 c、基本药物

(三)发展趋势:

a、医疗给付项目:由单纯的治疗性服务转向综合性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与康复在内)

b、发展中国家:以“初级医疗保健”或“基本医疗服务”为核心项目

c、对药物的范围加强限制。

五:支付方式(最重要)

(一) 支付的地位与作用

1、 三角关系:被保险人→社会保险机构→医院(医疗行为)

2、是医疗费用控制的阀门。

(二) 支付方式:预付制,后付制。

◆几种付费方式的比较:

1、 按服务项目付费,会导致过度医疗,国对介入管理

2、 按人头付费:(人数*定额)服务人数上升;服务成本下降→预防上升,质量下降。

3、 总额预付制(年度预算)→质量下降

4、 定额付费(住院日,门诊次数)→过渡医疗,分解门诊,质量下降。

5、 按病种分类付费:疾病→分组→每组分级→没级定价。或导致过渡医疗,诊断升级。

6、 工资制:(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服务下降,积极性下降。

7、 “RBSVS”支付制,以资源投入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可以降低费用。

六:医疗保险费用分担(个人)方式:(过渡需求)

(一)定额支付

(二)扣除保险:(部分自付:起付线,起保线)

(三)共付保险:(比例共担-当自付比例达到25%时,总费用明显降低)

(四)限额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

在起付线以下由个人支付,起付线与最高限额之间由个人与医疗保险机构分别按比例支付,超过最高限额的部分由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等来制付。

七: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老龄化+基金危机)

(一)从后付制(病人抵制)转向预付制(供方抵制):

(二)集服务提供和筹资于一体的“有管理的保健”的兴起

1、健康维护组织(HMOS)四种形式

2、优惠服务提供者组织(PPOS)

费用节省机制(P203)

(三)储蓄性医疗保险制度(应对老龄化)

1、代表国家:新加坡、智利

2、优点:a、个人责任 b、应对老龄化 c、减轻政府负担

§11.2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

1998年《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值得的规定》基本框架

一: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1、低水平: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水平:单位6%+个人2%

2、广覆盖:所有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公费医疗以劳保医疗统一)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与个人共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

三:统帐结合:

1、统:住院、大病医疗费在起付标注与最高限额之间由统筹账户支付。

2、帐: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

四: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的范围,加强基金管理。

五:加快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一分而定三目录,1998年)

六: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1、待遇不变,原渠道解决:特殊人

2、适当照顾 3、补贴政策

4、补充医保,特定行业企业 5、代缴:国企下岗职工

主要问题:

一:层次单一: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确立。

二:医疗费用 机制不健全

三:配套的医疗改革严重滞后

1、医疗单位不规范,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导致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医疗费用大幅增长,但服务质量效果却远不能令人满意。财政拨款不足,国家医疗定价相对偏低,医院提供高价服务,引进高技术医疗设备,大量经费浪费再不必要的检查上。城市,高级设备闲置,农村医疗经费严重短缺。

2、药政管理混乱

药品生产、定价、流通管理体制混乱,销售非治疗性物品成风。许多新要是改头换面的就产品,价格却高出好几倍。

§11.3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改革

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合作医疗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是我国传统的三大医疗保障制度。

(一)合作医疗的萌芽:是20世纪40年代在陕甘宁边区出现的医药合作社(卫生合作社)

1944年 伤寒、回归热——边区政府应群众要求委托当时商业销售机构——大众合作社,办理合作医疗。资金由大众合作社和保建社投资,并吸收团体与私人资金,政府也赠送一些药材,是一种民办公助的医疗机构。

1950年前后,东北各省为解决农村无医无药问题,采取合作制和群众集资办法举办卫生机构。

卫生合作社虽不同于后来的合作医疗,但却为其开了先河。

(二)建立(农业合作化发展)

1995年,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组最早实行“山医合作”,采取社员群众保健费合作社提供“公益金”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起了合作医疗的制度。(保健站)合医合防不合药。免费保健预防,免费出诊,缴药费。

(三)发展:(人民公社化后:1958)“看病不花钱”——停滞。

(四)大发展:1966 毛泽东批示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合作办医疗保险的经验。

搞不搞合作医疗不仅是是否重视农民医疗健康的问题,而且是是否执行了毛主席指示路线的问题。结果合作医疗一哄而起,实现了合作医疗“一片红”。1978年进入宪法,到八十年代90%的地方实行了合作医疗。

(五)解体:80年代以后,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被取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仅上海苏南地区存在合作医疗。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建与改革:

农村医疗需求大:

(一) 重建:

1994:“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的改革”试点:开封市,林州市

1997《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掀起了合作医疗的高潮,

但合作医疗的作用大大下降,主要靠家庭与自我保障。

1998:城市居民自费医疗比重为44.13;农村自费率为87.44%.

(二)改革:大病统筹制度

不能照搬城市那套(问题太多太复杂)

1、福利型合作医疗 ,保小不保大 .

2、风险性合作医疗 利用风险机制,保大不保小。

3、福利-风险性合作医疗,经济条件好。

4、合作医疗健康保险(综合性)。

第十二章 工伤保险制度

§12.1 工伤保险概述:(职业伤害保险)

一:概念

(一) 工伤:(安全生产)

1、 雇佣事故(工业事故与上下班事故)

2、 雇佣伤害(伤害+职业病)

(二) 职业病

1、 广义

2、 法定职业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