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提纲(1)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提纲(1)

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提纲(1)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一章 导论

一、单选

1. 管理必须做好人的工作,这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书P9倒数第5行。)

2. 有组织就有管理,因为组织的存在需要协调内部成员的活动。(书P10第三段第2行。)

3. 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前提。(书P11倒数第6行。)

二、多选

1.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有五点。(书P4)

2. 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的表现——有两点。(书P4第三段第2行。)

3. 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特点——有四点。(书P5倒数第3行。)

4.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有六点。(书P8倒数第二段开始。)

5. 现代管理学具有的新的特点——有四点。(书P17)

6. 现代管理学的内容——有五点。(书P18倒数第6行。)

7.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五种。(书P26)

三、简答

1.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有六点。(书P8倒数第二段开始。)

2. 法制化管理的表现——有四点。(书P9第三段。)

3. 管理贯穿于生产力的具体结构中,是社会生产力实现不可缺少的要素。(书P11倒数第12行。)

4. 管理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书P12第11行。)

5. 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书P15第二段。)

6.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书P20)

四、论述

1.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有六点。(书P8倒数第二段开始。)

2.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书P10)

3.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书P22)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多选

1. 早期行为时期的主要变化——四点。(书P48第三段第3行。)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书P49第二段。)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群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决策理论学派,数量学派。(书P51倒数第11行。)

4. 权变理论可从六方面加以考察:组织规模,组织中人员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组织成员的技巧、能力、志向、兴趣及个人性格,目标的一致性,决策层次的高低,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书P55第二段倒数第7行。)

二、简答

1. 官僚制的基本特征——六点。(书P45倒数第7行。)

2. 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书P46)

三、论述

1. 梅奥的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三点。(书P47第二段。)

第一节 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一)管理思想的萌芽

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自然劳动分工思想2.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3.为了分配而建立起原始氏族组织,即原始的组织思想。

原始社会条件下的管理思想带有很大的自然性:1.个人联系在一起2.一种偶然出现的现象,随着这种思想主题的消失而消失3.不是经过学习获得的。

(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中国鼓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万里长城是防御系统,它是一个多层级的管理系统,命令自上而下层层下达,信息由烽火台传递。

道、天、地、将、法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并强调它们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

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中古古代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二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专制管理思想。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任人支配。

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商鞅和韩非子提出了“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管仲由国家控制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荀子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上下俱富”,富民视为富国的基础。

司马迁的善因论,即“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三)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行政管理思想

汉莫拉比法典——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古代埃及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设立宰相职务,从而把神权和世俗权利区分开来。

《政事论》成为印度公共行政管理的奠基之作。

2.生产管理思想

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首推埃及人于公元前27世纪修建的胡夫金字塔。

威尼斯造船厂

希腊学者瑟诺芬曾对劳动分工作了如下论述: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

3.教会管理思想

罗马天主教会也许是西方文明史上最持久而有效的正式组织。罗马教廷,几乎就是一个复杂的政府组织。

二、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主要指西欧资本主义革命之后,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而提出的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自觉地研究管理行为及其规律。

问:近代西方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是?

答: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机器大工业促成生产领域的这些变化,尤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对管理理论的产生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管理理论的形成准备了人力条件。

2.市场竞争的需要

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处理好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4.阶级斗争的需要。

三、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1)技巧(2)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

首次提出了关系人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

(1)巴贝奇更全面、更细致地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2)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加理论分享制度。(3)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一书中,以数学家的眼光。

5.安德鲁·尤尔

英国医学博士出身,以管理教育的先驱而著称。尤尔的思想对潘迪有较大影响,后者又对管理大使法约尔产生了直接影响。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麦卡勒姆实行明确的分工负责制。(组织图)

亨利·普尔(1)亨利·普尔从麦卡勒姆的制度和措施中归纳出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组织原则、沟通原则和信息原则。(2)普尔在泰罗之前就提出了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的思想,在法约尔之前就提出了几总指挥的问题,在梅奥之前提出了人的因素问题,而在阿吉里斯前就提出了消除正式组织刻板性问题。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科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指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集中体现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在管理思想上,泰罗被誉为是“科学管理之父”。

1.科学管理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从而用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代替管理者个人的主观判断与经验。正是泰罗理论的出现,才使人类的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

二、一般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成为所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区分了经营和管理 ②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法约尔认为,计划是最总要的管理职能)③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④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三、管理组织理论

问: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有:

答:①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

②归纳了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⑴权利与责任使之合法化 ⑵等级体系 ⑶通过考试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 ⑷实行任命制 ⑸必须是专职的 ⑹职务活动

③概括了官僚组织的结构(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最高领导层、行政官员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层。)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早起行为科学又称人际关系论,1949年正式将人际关系论定义为行为科学。

一、 早期行为科学理论

早起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梅奥,1927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管理史上有名的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本意是确定照明同工作工作效率之间的精确关系,结果只有士气、监督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原因得到了肯定,从而确定了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问:梅奥等人的观点,主要有?

答:①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物质条件的变化并非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决定性因素。梅奥等人创立了“社会人”假说,不仅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期望得到满足。

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梅奥等人认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使职工在生理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③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讲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割断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纽带,而非正式组织讲求的是情感。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防碍管理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于工人之中,而且存在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之中。

与古典管理理论相比,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化是: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行为的研究;由原理的监督管理,发展到“人性激发”的管理;由原来的独裁管理,发展到参与管理。

二、 后期行为科学理论

后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即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与企业管理直接相关的“人性”问题的理论,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有关领导方向问题的理论等。

问:后期行为科学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哪些?

答: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⑴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⑵一个人首先产生的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这一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依次要求高层次的需要。 ⑶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几种需要可能同时存在,但由于其心理发展程度不同,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也就不同。 ⑷人的需要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 ⑸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研究调动积极性问题,开展具体管理活动。

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把多种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的存在才能真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作用。

③弗鲁姆的期望价值理论——公式表示为:M=V·E,M代表激励力量,V代表满足个人需要的预期价值,而E代表可能获得该价值的概率。

④麦格雷戈的“X-Y”理论——麦格雷戈认为,传统理论是以对人性的错误看法为基础的,这种理论把人看作是天性厌恶工作,逃避责任,不诚实和愚蠢等。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会视工作为一种得到满足的因素,“X”理论是一种过时的理论,只有“Y”理论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

⑤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为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大类。他们以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自下而上,关心程序欧低到高;以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自左而右,关心程度由低到高。纵横两轴各分为九格,最有效的领导方式,称之为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一、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美国学者孔茨首先注意到了这种学派林立的状况。他在1961年写的《管理理论的丛林》,学派有六个,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群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量学派。

问:分别分为以下几个学派?

答:①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任务有美国的哈罗得·孔茨和西里尔2奥唐奈,强调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首先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管理职能,其次对管理职能逐项进行研究。

②经验主义学派——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是其代表著作。

③社会系统学派——社会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巴纳德。他的主要观点集中表现在所著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该书出版于1938年。巴纳德被誉为是“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其主要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作出了全面分析。巴纳德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⑴协作系统 ⑵分析了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成员的协作意愿、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⑶提出了权威接受理论,巴纳德则是从下到上解释权威。 ⑷对经理的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ⅰ信息交流 ⅱ个人努力 ⅲ规定组织目标。

④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西蒙和马奇。他们的代表著作主要是《组织》和《管理决策新科学》。

⑤系统管理学派

⑥权变理论学派

二、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

现代企业文化研究热潮、兴起于美日经济的比较研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