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优选原则:最终决策方案是依据一定标准在诸多备选方案中,通过分析、比较、评估、择优产生的。
科学民主原则: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规律,采用民主的方法进行。
反馈原则:一旦发现决策与客观情况有不适应之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每一决策步骤的基本要求?
搜集信息:认真分析、比较、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准确全面反映事物本来面目;
发现问题:有一个社会期望标准,进一步剖析;
确定目标:目标必须单义;目标必须有明确标准;目标必须有时效性;目标必须切实可行;目标要有一定的约束性;
设计方案:全面性、排斥性、详尽性;
分析评估:采用现代决策技术和方法,有的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求解;
选择方案:一个选优的标准;方案优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决策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才能;
试验实证:密切关注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搜集信息,准确作出判断;
实施决策:建立一套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决策追踪,及时修正或改变决策方案。
决策方案失效的三个阶段?
早期失效阶段、偶然失效阶段、耗损失效阶段。
每一决策方法的具体步骤?P267~271
第十二章 计划
2计划:为实现己定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动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作出的设计和谋划。
3计划的性质:目的性、普遍性、适应性、经济性。
4计划工作体制:专门履行计划职能的部门及规范这些部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权限划分和工作程序的制度。
5计划内容四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6计划种类的划分标准:制定计划的组织层级、计划规划的时间、计划的约束力、计划的对象。
7高层计划:由高层领导机构制定、并下达到整个组织执行和负责检查的计划。
8中层计划:中层管理机构制定、下达或颁布到有关基层执行并负责检查的计划。
9低层计划:基层执行机构制定、颁布和负责检查的计划。
10长期计划: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是组织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11中期计划: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来自组织的长期计划、并按照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预测到的具体条件变化而进行编制。
12短期计划:期限在一年左右,以年度计划为主要形式在中期计划指导下,具体规划组织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和措施的计划。
13指令性计划:上级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计划。
14指导性计划: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起导向作用的计划。
15综合计划:具有多个目标和多方面内容的计划。
16局部计划:限于指定范围内的计划。
17项目计划: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制定的计划。
18统筹原则:在制定计划时全面考虑计划对象系统中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考虑计划对象与相关系统的关系,按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统一筹划。
19重点原则:在统一筹划、全面把握计划各方面的同时,要分清计划内容的评奖和轻重缓急,抓信计划的关键性问题、关键要素及计划执行中关键环节。
20弹性原则:计划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21连续原则:为完成某一决策目标而编制的各项计划,当其有依次递进关系时,彼此之间要前后衔接、相互配套。
22制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预测、吸收专家、群众参与与制定计划、计划要勇于创新。
23定额法:运用经济、统计资料和技术手段测定完成一定任务的资源消耗标准,然后根据这一标准来制定计划的方法。
24比较法:对同类计划问题在不同时间、空间所呈现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客观规律,指导现今计划制定的方法。
25整体综合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计划的各个构成部分、各个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平衡,以求系统整体优化的一种方法。
26滚动计划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定期修订计划,使计划不断向前移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