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第一节 社会理论概述
1.含义: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从其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从形式上看,社会理论实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特点:a)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
b)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
c)解释和预计社会现象的功能。
2.社会抽象: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
3.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规类表述。
4.社会理论的来源:社会实践
5.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
a)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b)的主要目的之一。
c)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高指导。
d)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6.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
a)概念: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
b)变量: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
c)概念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7.词汇含义
概念定义: 就是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说明。
操作性定义: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
因果关系: 这些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的关系。
相关关系: 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在多个测量对象上的测量结果发生有规律的共同变化关系。
8.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特点:
a)是其概率性特点
b)是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
9.理论的基本形式:
a)理论命题: 是指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边线的程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
b)理论模型: 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
10.理论模型的表述方式:
a)变量结构图示法:是指找出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各种概念或变量,并用文字或其他符号来表述它们。按照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而将各个变量区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最后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而将各个概念或变量排列起来,从而形成理论模型图。
其优点: A.包含许多变量 B. 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
b)坐标图示法 (是用坐标图的方式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c)公式法 (是用公式的方式来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从理论建构到理论检验
1.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
包括:a)经验归纳原则 (特殊-抽象化到-普通)
含义:是指人们通过对特定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大量经验观察的资料积累中总结出关于该现象的普遍性命题。
b)演绎推理原则 (普通-反抽象化到-特殊)
含义:是指按照人们的思维逻辑从一个(或多个)命题推导出另一个新的命题。
c)假设-检验原则
含义:是指研究者先通过有限的前期调查研究而提出关于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相关的经验资料去验证这一理论假设,从而得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解释。
d)统计性原则
含义:是指某类现象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概率度。
e)抽样-推论原则
含义:是指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2.理论建构:是指研究这根据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
3.理论检验: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去论证社会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
步骤:a)命题推理
含义:就是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个论假设命题推演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检验的命题。
类型:A.逻辑推演:是按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从一个理论假设命题中得到另外一个或多个新的命题
B.操作化推演:是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
b)经验检验
含义:是指研究者按照理论假设中的内容去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以确定理论假设能否被经验资料所支持。
4.理解的方法:是指在社会研究中通过深入地理解研究对象语言和行为地实际意义来真实地认识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