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民俗方法学
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17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的犹太人社区。曾是A.舒茨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学生。1946年考入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师从帕森斯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54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陪审团研究,1955年进入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66年任教授,1966—1975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88年退休。
加芬克尔一生著述很多,但结集出版的并不多。主要代表作有《作为稳定的协调性行动之条件的“信任”概念与实验》(1963)、《俗民方法学研究》(1967)、《实践行动的形式结构》(与萨克斯合著)(1970)、《实验室工作中的时间秩序》(与莱维斯顿、兰希合营)(1983)、《俗民方法学的工作研究》(编著)(1986)等。俗民方法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于美国西部海岸的社会学理论流派,由哈罗镕·加芬克尔创立。加芬克尔的俗民方法学研究可追溯至其师从帕森斯的学生时代;但根据加芬克尔本人的回忆,”俗民方法学“一词的提出是在1954年,其时他正与其同事门德罗维奇一起进行陪审团决策问题研究。俗民方法学一词的提出,标志着筋民方法学的诞生。
俗民方法学,简单地说是研究成员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加芬克尔指出,“我用俗民方法学一词来诣涉对作为日常生活之各种有组织的、人为的、实践的、权宜的和不断发展的完成的索引性表达和其他实践行动所具有的理性同性的研究。”‘加芬克尔解释说,俗民方法学把日常生活当作使这些活动成为理性的和对一切实践目标而言都成立的社会成员的方法加以分析,亦即当作平凡的日常活动的组织而加以阐释的方法加以分析。西克里尔也指出过,俗民方法学指对日常社会实践与科学活动中的解释程序与表面规则的研究。
和其他社会学流派一样,俗民方法学内部充满了不一致。关于俗民方法学一语的界定我们也很难一言以蔽之d它们之所以依然是俗民方法学一词涵盖下的,是因为它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俗民方法学的基本点:①俗民方法学研究日常活动;②关注成员的方法即成员理解与说明囚常生活实践的种种程序;⑦俗民方法学注重过程,将日常实践活动作为成员不断发展的权宜完成。
民俗方法学的理论渊源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现象学方法深刻地影响了俗民方法学及其方法论研究。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俗民方法学共同研究的基本现象。也就是对社会世界事实性的认识工作。胡塞尔指出,科学家与普通人一开始便假定社会世界的事实性,正是这种“素朴态度”形成现象学的主要议题。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目标即研究这些假定如何由普通人和科学家创造并维持的,而这也正是俗民方法学的目标所在。追随胡塞尔,俗民方法学试图描述这些假定得以创造与维持的方法。
其次;朗塞尔“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生活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俗民方法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与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胡塞尔指出,“自然态度”与“科学态度”体现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人们在“科学态度”之下建构起的“科学世界”虽然离开了直观经验的基础,并试图克服“生活世界”的主观相对性,以把握客观性、建立客观科学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但科学意识仍然直接朝向已有的生活世界中的客体,依然以生活世界的主观性为前提。因此,自伽利赂以来的科学客观主义试图从“生活世界”主观相对性中摆脱出来的企图不可能成功,因为它恰恰忽略了人本身的立足点即日常生活世界。
再次,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主体间性”一方面意味着“自我”和“他人”这两个主体问的关系P5一方面意味着我和我们的关系。在这里,主体问性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胡塞尔指出,正是这种主体间性构造了与人类有关的世界的意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目标只是描述过程,即描述主体间性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世界意义构造的实践过程。从胡塞尔的这一
断言中,俗民方法学找到其“研究策略”——与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相反,俗民方法学将社会事实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发展的成就,换言之,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
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胡塞尔“生活世界”及“主体问性”等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现象学意义上的,而非出于实践目的,真正将之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胡塞尔的学生A.舒获。
(二)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正是舒茨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应用于社会科学。某种意义上,他更为直接地为俗民方法学提供了研究的主题与理论基础。舒茨断言,规范、价值、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学核念不仅对社会学家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具有意义。社会世界中的成员一—社会学家或普通人—一运用各种理论与方式来形成其行为,并对他人的行为作出主观解释。
舒获通过这一主观解释的假定重新设定了社会学的关注点,即社会学应首先关注这个世界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以及普通人是如何构建这种意义的。这也是俗民方法学所关注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如果说舒茨的观点从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那么,俗民方法学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论证。
二、语言学与语言哲学
一般认为,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并非全部的俗民方法学的理论来源。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早期重要的俗民方法学家如加芬克尔,西克里尔等对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并不陌生,而且,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与俗民方法学的重要分支“谈话分析”之间的关联更为明显。下面将以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和维持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例说明俗民方法学与语言学、语言哲学的关联d
首先说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是创生性的,不受外在刺激与内在驱动的控制。语言的这种自由源于语言产生的基本机制,或者说其“深层结构”中。乔姆斯基对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分被西克里尔用于社会学规范模式研究。西克里尔认为,规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表层规则的描述,但没有解释在具体情况中是如何决定其意义与应用的。因此。这些“表层规则”跟“游戏中的规则”一样,其意义具有多种解释,并且根据场合而变化,于是,人们必须不断地建构规则与句子的意义。正如深层结构形成了产生表面句子的能力一样。西克里尔指出,解释程序也构成了句子与规则的意义设定与适用性的基本能力。他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模式本质上是由规则支配的。它使说话者成为“判断的傀儡”。他进而指出,社会学家跟语言学家一样,将规范(规则)视为赋予行为意义的规范(规则),并且无一例外地忽视了特定情境对规范(规则)与行为意义的作用,这是俗民方法学极力批判的。
其次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指出:意义的说明在于用法,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比如,一个人把世界象棋中的“王”拿给别人看,并说这是“王”,这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知道“王”的走法、在棋盘上的位置与走动范围以及可能校对方将军等,“王”才有意义。维持根斯坦指出,活动是理解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倩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这一思想宜接影响了俗民方法学对行动意义的分析,尤其谈话分析。此
外,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游戏”中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纳意义就没有依循,因而失去意义。但在语言游戏中,规则不是决定性的,比如在棋类游戏中,规则无法决定下一步我们会走哪步棋。跟维特根斯坦一样,加芬克尔认为规则并非决定性的,它只具有认知意义也就是位行
动成为可说明的。
此外,维持根斯坦之后的日常语言学也对俗民方法学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日常语言学对语言与行为关系的探讨。比如,这些语言分析指出,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历史行为的模式,因而永远存在蓄对人类行为再理解的需要;行为的意义正如文本的意义一样是开放的,它期待着重新被确定等等。
民俗方法学早期的基本思想
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1、对功能主义日益脱离社会进行了经验的批判。认为功能主义忽视了对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生活环境”——日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并用空洞的概念如结构、功能、角色等去说明社会现象,进而将其所表达的属性当作社会现实的本质。
2、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但是,其实社会事实并非全然都是客观的物,而是一种反身性的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
3、加芬格尔批判了传统社会学将行动者视为“判断的傀儡”这一“人类模型”。也就是批判了帕森斯关于社会结构的外在性、先在性、强制性思想。在帕森斯看来,人的任务就是通过行动将社会规范内在化,行动者就成为一个“判断傀儡”;加芬格尔认为,人不仅仅只是“判断傀儡”,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傀儡”、“心理傀儡”
4、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加芬格尔认为这不仅造成了对人类行为的自身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为自身。在他看来,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备科学理性特征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毫无意义的。
二、对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研究
常人方法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属性即可说明性、索引性和反身性(反思性)。
1、实践活动的可说明性。即实践或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可以被看到、被谈论,并因此为成员所理解,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
2、实践行动的索引性表达。就是用特殊和具体表现形式来指称特定的人、地点、实体与事件等等对象,换言之,这种表达就其意义而言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就是由情境所限定的。因为行动者每一次行动都是“无限的”“行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人类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受背景的限制。
3、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和“反身性”。可说明性是指可观察、可报道以及被理解的:“反身性”是指行动者在解释某个场景时,自身也在创造新的场景,试图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