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19)_理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理学 >> 2012年自考“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19)

2012年自考“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19)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七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类型

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生展、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往往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强烈的精神创伤,或持久的困难处境,可成为直接因素;

(2)社会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观念、意识形态等;

(3)个性特点与智力水平;

(4)干预和支持系统

一、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也称急性应激反应。它在遭受强烈的、严重的精神打击之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突然起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应激源消除后,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

1、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

(1)反应性朦胧状态

(2)反应性木僵状态

(3)反应性兴奋状态

(4)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此类精神障碍的应激源往往是异常惊恐或灾难性的事情,它们常引起患者极度恐惧、紧张、无助感等体验。

从遭受精神创伤到出现在精神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个潜伏期,然后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潜伏期一般数月至半年;病程可长达数年,少数患者可持续多年不愈,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可有人格改变。

三、适应障碍是在长期存在应激事件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的条件下,由社会适(武汉自考)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导致的,以烦恼、情绪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的一类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

第三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

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冲击疗法、应付技能训练等等。

二、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可解除患者焦虑、紧张不安、失眠等症状,可用地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

2、抗抑郁药物。有明显的抑郁、情绪低落者,可选用多塞平、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药。

3、抗精神病药物。对兴奋、冲动、行业紊乱或偏执的患者,选用氟哌啶醇、奋乃静、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