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堂笔记7_经济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经济学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堂笔记7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堂笔记7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第八章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现的过程。它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调试系统、进行系统切换等工作,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

8.l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1.建立系统平台

包括购置和安装必要的计算机和通信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所需硬件设备包括主机、外部设备、辅助设备(如稳压电源、空气调节装置)、机房设施。通信设备等。

2.培训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首先,对新系统的用户,即各类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是面向业务的培训,使管理者学会新系统的应用方法。

3.基础数据的准备

企业中有许多基础数据,要把它们转存到计算机存储器中。

4.管理流程重组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重新规定系统业务流程、信息流向,改革组织机构,划定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8.2程序模块的设计

在系统实施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程序设计。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程序设计就是处理过程的设计;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程序设计却主要指对象的设计。

8.2.1程序设计的概述

1.程序设计的任务

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中关于模块的详细描述和处理过程的描述,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的工作。

2.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发生了变化。过去强调程序的正确性、高效率和短小精悍,以适应设备资源有限的计算机系统;现在则更加强调程序的正确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

3.良好的编程习惯

编制程序需要熟悉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尽可能丰富的编程经验;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具有系统的观点,采用结构化设计思想和工具,自上而下统筹考虑,避免编程时变量随意增减,变量类型随机指定,无法兼容时再任意转换等。

8.2.2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用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方式,为了克服程序编制中的随意性,避免错误的出现,现代程序的编写都遵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自顶而下、逐步求精。结构化程序方法提出了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任何一个程序都可以用这三种结构装配起来。

1.顺序结构

顺序执行,就是按照程序语句行的自然顺序,一条语句接一条语句地执行程序。顺序结构十分简单,它只是一种编写和执行程序的协议、规则,并不需要用专门的结构语句来支持。

2.判断选择结构

在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对问题的给定条件做出判断,以便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必须使用判断选择(分支)结构来编制程序。判断选择结构有相应的结构语句。

3.循环结构

在一个大程序段中,常常会重复使用某一段相同的或类似的程序段。在编制程序时,不必重复编写这个程序段,可以用重复结构来替代它。重复结构也叫循环结构。系统提供了建立三种重复结构。

8.2.3程序的调试

程序设计完成之后,很少有一次运行成功的,尤其是复杂程序,包含的缺陷可能更多,程序设计者必须经过多次调试,不断地发现并修正其中的错误,证实正确无误以后才能投入使用。一个大的应用系统可以先对各模块分调,然后再连调和总调。

1.程序错误的分类

总结程序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可分为语法错误、系统错误和逻辑错误三类。

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结果。

系统错误,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引起的错误,比如计算机硬件故障;病毒感染等。对于系统错误,主要是靠经验和对硬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判断排除。

逻辑错误,指那些虽然不违反系统规则,但是却不合逻辑或不合题目语义的错误。这些错误系统一般很难自行检测出来。

8.2.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大特征是强调构成事物的每一个对象,描述的是每个对象的属性与方法。而对于响应每个事件的程序,一般不再独立构成一个文件,而被封装在每个具体的对象之中。

1.概念

(1)对象(Object)。一般来说,现实世界中可以独立存在的。能够被区分的一切实体(事物)都是对象。在VFP中所研究的对象,只是现实世界中实体或概念在计算机中的一种抽象的模型化的表示。这种抽象事物中是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通过定义属性和操作来描述其特征和功能,通过定义接口来描述其地位及与其他对象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对象模型。

(2)类(Class)。类是一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抽象描述,或者说是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操作性质的对象的集合。基类只考虑通用特征与功能,用户可以从基类中派生出许多子类。子类往往是在继承基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些新的特性与功能构成。子类也像基类一样可以派生出对象。类的基本特性是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3)属性

属性就是对象的特性,是对象外观及行为的特征。对象的属性可以在建立对象时由其所属的类(或子类)继承,也可以在对象创建或运行时进行修改与设置。

(4)事件

事件是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行为与操作。它一般由用户或系统来触发。VFP中事件是固定的,用户不能再创建新的事件。

(5)方法

方法是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因为一种功能必然是由一个过程来支持。所以过程也可以说就是一段程序(有时也叫方法程序)。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支持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重用的编程方法。它把程序设计的主要活动集中在建立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封装性和可扩展性。

(l)封装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及算法全部被封装在对象中。对象的数据结构描述了对象的状态;对象的操作是它的行为。

(2)可扩展性。可扩展性体现为继承和行为扩展两个方面。对象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下一层的对象是上一层对象的子对象,上一层对象就是下一层对象的父对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行为扩展,是指任何一个对象,除了可以继承父对象的数据和操作外,也可以随时为自己增加属性和方法程序。

通过这种封装和继承的特性,引出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多态性。所谓多态,就是在程序中同名但是具体功能不同的方法可以共存。实现多态有两种办法,那就是"覆盖"和"重载".

3.类的设计和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基类派生出对象及子类,也可以利用子类派生出对象或子类。把特殊需要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定义在该子类中,从而创建出用户的自定义类。

8.3应用系统的设计

建立完整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最终目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应当具有以下一些不同模块。

主程序、系统菜单、系统登录界面、数据库、数据输入界面、数据输出界面、数据维护功能、数据检索功能、帮助功能和项目文件。

8.3.1主控程序设计

系统主控程序简称为主程序,是用来设置应用系统的操作环境、控制和调用用户初始界面、启动事件循环的最高一级的程序。同时在结束系统运行时,也负责关闭应用系统,结束事件循环,恢复VFP系统初始环境的工作。

8.3.2项目管理器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数据表、数据库、视图等对象,可以使用VFP的项目文件,它提供了对于任务中所有文件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创建项目文件的工具是VFP系统提供的项目管理器。

项目管理器是开发及管理应用系统人员的工作平台。这里所说的“项目”是相关文件、数据及对象的集合。项目管理器有以下几种功能:

(1)采用“目录树”结构对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2)以其集成环境为用户提供了快捷访问系统设计工具的窗口,在项目管理器窗口,有多种功能按钮,可以根据需求创建、修改、增加和删除资源文件。

(3)支持建立数据字典,用以存储各数据表间的关系。

(4)用简单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其系统资源编译成可独立运行的。APP或。EXE文件。

8.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最终审查。

8.4.1系统测试的对象和目的

1.系统测试的对象

系统测试的对象是整个应用软件系统。由于“程序十文档=软件”,所以系统测试的对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各阶段的文档以及源程序。

2.系统测试的目的

应用软件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努力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测试中可能发现的错误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功能错误。由于处理功能说明不够完整或不够确切,致使编程时对功能有误解而产生的错误。

(2)系统错误。指与外部接口错误、子程序调用错误、参数使用错误等。

(3)过程错误。主要指算术运算错误、逻辑错误等。

(4)数据错误。指数据结构、实体、属性错误,参数与控制数据混淆等。

(5)编程错误。指语法错误、程序逻辑错误、编程书写错误等。

8.4.2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

系统测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l)成立测试小组,测试小组应与开发组分立。即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组人员承担。

(2)精心设计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

①对系统的输入数据描述;

②由这些输入数据经系统处理,预期的测试正确结果。

(3)进行回归测试。对于测试中发现错误的软件,经修正后,要用原来的测试用例再进行测试称为回归测试。利用回归测试,一方面验证原有错误是否确实修正了;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因修改而可能引入的新错误。

(4)集中测试出错多的模块。一个模块已发现的错误越多,则其中存在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在进行深入测试时,要集中测试那些出错多的模块。

2.系统测试的方法

软件产品测试,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l)黑盒法。又称为功能测试,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其是否满足设定的功能。

(2)白盒法。又称为结构测试,按照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检查它与设计是否相符。

8.4.3系统测试过程

系统测试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

1.单元测试(模块分调)

每个模块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测试单元,而且也比较容易设计测试用例。单元测试中所发现的错误,往往是编程和详细设计的错误。

2.子系统测试(模块联调)

子系统测试是将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子系统测试的目的是测试模块间接口的正确性。

3.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在这个测试中发现的错误有设计和编程的错误,也有需求分析中的错误。

4.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将系统作为单一的实体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与系统测试基本相同,但是验收测试是在用户参与下进行的,它的目的是由用户来测试软件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模块与程序的调试,主要采用白盒法,而在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过程中主要采用黑盒法。

8.5系统切换

系统切换就是指老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运行的过程。系统切换的任务就是保证新、老系统进行平稳而可靠的交接,最后使整个新系统能正式交付使用。

8.5.1系统切换的方式

1.直接切换

在确定新系统运行准确无误后,用新系统直接替换老系统,终止老系统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这种方式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大,很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不能用于重要的系统。

2.平行切换

这种方式安排了一段新、老系统平行运行的时期。平行运行时间视业务内容及系统运行状况而定,直到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时,才停止旧系统运行。其优点是可以进行两系统的对比,发现和改正新系统的问题,风险小,安全,可靠;缺点是耗费人力和设备。

3.试点后直接切换

某些系统有一些相同部分,例如系统中包括有多个销售点、多个仓库等。切换时先选择一个销售点或仓库作试点,试点成功后,其他部分可同时直接切换。这种方式风险较小,试点的部分可用来示范和培训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

4.逐步切换

它的特点是分期分批地进行切换。既避免了直接切换的风险性,又避免了平行切换时费用大的问题。但是,需要很好地处理新、老系统之间的接口。在系统切换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试,因此它也是新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8.5.2系统切换的主要工作

1.建立系统使用说明文档

系统使用说明文档应当使用简明、通用的语言说明系统各部分应如何工作、维护和恢复,主要使用说明文档有:

(1)用户操作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可针对不同子系统用户编写。在操作手册中应指明的主要内容有:手册使用者及编写手册的目的;应用软件(子系统)目标、功能、性能概述;运行环境要求;系统支持软件;用户使用说明;操作举例等。

(2)计算机操作规程。根据具体系统制定。

(3)程序说明书。程序说明书主要内容为:整个系统程序的清单和说明;程序测试过程和测试用例;修改程序的规定等。

2.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包括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资源进行设置、系统运行和控制参数设定,数据加载以及调整系统与业务工作同步等内容。

第九章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由企业中专门的信息系统管理机构负责。其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正常、可靠的运行;并对系统进行评价,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系统的性能,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

9.1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

9.1.1信息中心

在企业组织系统中,信息中心的地位,与该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有直接的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

1.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当计算机的应用处于电子数据处理阶段,计算机的应用一般由对应的职能部门领导。

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信息处理由所属各职能部门独立出来,建立企业的信息中心,它平行于企业各职能部门,直接受公司某方面负责人领导。

3.ERP系统阶段

企业引入ERP系统以后,一般需要由一名副总裁专门负责信息中心的管理工作,即信息技术经理或信息主管(Chieflnformation Officer,CIO)。他们主持信息中心工作,并直接向总裁汇报。他们与财务副总裁、市场营销副总裁、生产副总裁、开发与技术管理副总裁处于相同位置。

4.CIMS阶段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阶段,流行的组织形式是企业单独成立有信息副总裁(CIO)的一个信息技术监管委员会,与财务、生产等部门平级,而其他的副总裁均为委员会成员。这种组织方式既使IT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同时又能与其他部门保持联系与沟通。

9.1.2信息中心的管理方式

信息中心是负责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配置、协调、控制和管理的机构。其管理的基本方式有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是指将所有信息资源的规划、配置、协调、控制和管理权全部集中于统一的信息中心,企业任何一个部门的信息资源需求都由信息中心负责提供。集中式主要优点是:统一的、集中的、专业化的资源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企业全部信息资源的协调和平衡;系统具有整体性,有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和操作规范,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控制。

分散式的极端形式是将信息资源分别置于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信息系统开发活动、开发人员、数据存储都采取分散的形式。分散式的主要优点是:能满足各部门内部的信息需求,各部门对信息资源的控制。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

9.1.3信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

1.信息中心的组成

2.各组成部分的工作职责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职责如下:

(1)系统开发组。负责协助制定信息系统新的规划,分析企业对信息新的需求,负责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文档管理工作。

(2)系统维护组。负责维护应用软件系统。

(3)计算机运行组。负责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安装及维护,使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数据库管理组。负责管理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库的安全和维护工作。

(5)网络组。负责网络的设计、安装、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

9.2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安全性是指应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可靠性控制主要指防止来自系统内部的差错、故障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9.2.1系统的安全性

1.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影响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自然灾害、偶然事件。

(2)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和窃取,使系统的软件遭泄密和破坏。

(3)数据的非法篡改、盗用或破坏。

(4)硬件故障。

2.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

为保证系统安全,除加强行政管理外,并采取下列措施:

(1)物理安全控制。物理安全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各种设备和环境设施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2)人员及管理控制。主要指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和检验。用户合法身份检验是防止有意或无意的非法进入系统的最常用的措施。

(3)存取控制。通过用户鉴别,获得使用计算机权的用户,应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用户权限进行存取,称为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数据加密由加密(编码)和解密(解码)两部分组成。加密是将明文信息进行编码,使它转换成一种不可理解的内容。这种不可理解的内容称为密文。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即将密文还原成原来可理解的形式。

9.2.2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是指在运行中能抵御各种外界干扰、正常工作的能力。系统可靠性可以通过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系统开工率等指标来衡量。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实用的可靠性措施主要有:

1.设备冗余技术

指在系统中有两套硬件设备,以双工或双机方式工作,用冗余的设备来防止万一发生的硬件故障。双工方式是指一台设备联机运行,另一台同样的设备处于脱机后备状态或处理其他事务。

双机方式则是由两台相同的设备并联完成相同的任务,处理相同的信息,然后比较两者的处理结果,只有当处理结果一致时,才可认定处理是正确的。

系统的冗余设备主要指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也可以包括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在大型和重要的信息系统中,采用冗余设备技术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常用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增加硬件系统的费用和信息系统的成本。

2.负荷分布技术

负荷分布技术是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数据存储以及其他信息管理功能分布在多个设备单元上,以防止单一设备的故障致使整个系统瘫痪。

3.系统重新组合技术

重新组合技术是当系统发生故障后,为了使系统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自动将故障设备停用,或用备件替换故障设备;并可在恢复的系统上启用数据库的后备数据,根据数据处理过程记录,将数据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

9.3系统评价

系统转换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的全面地检验和分析称为系统评价。系统评价主要由目标与功能评价、性能评价及经济效果评价等方面组成。

9.3.1目标功能评价

针对系统开发所确定的目标,逐项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根据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检查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分析系统功能的完成情况,评价用户对功能的满意程度。

9.3.2性能评价

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响应时间、容错性、使用效率等。评价指标如:

1.提供用户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运行效率

4.信息中心工作质量

对系统目标功能和性能评价的目的,是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和方向。

9.3.3经济效果评价

评价其应用的经济效果,应从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两方面来分析。

1.直接经济效果

直接经济效果是可计量的,它主要取决于以下话要素:应用计算机管理后,由于合理地利用现有设备能力、原材料、能量,使产品产量(或提供的服务)增长;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节省人力,物资储备减少,产品门务)质量提高,非生产费用降低,使生产门务)成本降低等。

2.间接经济效果

间接经济效果反映在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基础、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员工素质等的变化上,主要表现在:

(1)系统运行集成化。

(2)业务流程合理化。

(3)绩效控制动态化。

(4)管理改善持续化。

9.4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项活动。系统维护的目的是保证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善和提高。

9.4.1系统维护的内容

系统维护是面向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按照维护对象的不同,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1.应用软件维护

一旦业务处理出现问题或发生变化,就要修改应用程序及有关文档。应用软件维护是系统维护最主要的内容。

2.数据维护

根据业务处理的变化,数据需要不断更新,经常要求增、删数据,调整数据结构,以及数据的转储和恢复,等这些都属于数据维护的工作内容。

3.代码维护

对系统中各种代码进行增加、删除、修改以及设置新的代码。

4.硬件设备维护

主要指对主机及外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故障检修、易损件更换,某些设备功能扩展等。

9.4.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

1.应用软件系统维护与重新开发的含义

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是指对已开发投入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局部修改或改进的活动。重新开发则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系统要进行重大的改动,需重新开发一个新系统来取代它。

2.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

按照每次进行维护的具体目标,维护可分为以下四类:

(1)完善性的维护。完善性维护就是在应用软件系统使用期间为不断改善和加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进行的维护工作。在整个维护工作量中,完善性维护居第一位。

(2)适应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是指为了让应用软件系统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活动。适应性维护工作量约占整个维护工作量的25%。

(3)纠错性维护。纠错性维护的目的在于,纠正在开发期间未能发现的遗留错误。对这些错误的相继发现,对它们进行诊断和改正的过程称为纠错性维护。这类维护约占总维护工作量的20%。

(4)预防性维护。其主要思想是维护人员不应被动地等待用户提出要求才做维护工作,而应该选择那些还有较长使用寿命。

3.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管理

系统的维护工作一定要慎重。每项维护工作都应由专人负责,并且通过一定的批准手续。维护工作的审批者要对系统非常熟悉,能够判断各种维护的必要性、影响范围和产生的后果。

当有关人员完成维护修改任务后,由维护小组组织测试并与用户共同验收成果。通过验收后,新的成果可正式投入使用,系统的相应文档应进行更新、归档。

9.4.3数据库的维护

数据库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数据库的正确性保护、转储与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1.数据库的正确性保护、转储与恢复

2.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的不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变坏,降低了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数据的存取效率。数据库管理员就要进行数据库的重组织。在重组织过程中,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记录的存储位置。

9.5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整套运行管理制度,这套管理制度主要应当包括:

1.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系统操作员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心机房的管理、系统数据的备份/恢复、共享数据的管理等,在系统操作运行中起到主要的作用。

2.子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子系统操作员负责子系统的管理与操作,该制度应规定各子系统终端室(或工作站)的工作环境要求、正常工作职责及处理细则。系统操作员、子系统操作员应每日填写工作日志。

3.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

如规定保证机房安全和清洁,使计算机能正常运行的各种措施;规定上机操作规程,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等。

4.文档管理制度

规定文档管理人员的职责、文档保存、借阅、修改的管理细则。

5.应用软件维护制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