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审计学”串讲(28)_经济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经济学 >> 自考“审计学”串讲(28)

自考“审计学”串讲(28)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三、管理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管理审计的程序

管理审计的程序,一般分为初步调查、试审、实审和总结等四个阶段。

1.初步调查阶段。

初步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熟悉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及其业务活动的背景资料和其他资料,并据以决定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确定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

2.试审阶段。

试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调查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状况,以进一步取得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

3.实审阶段。

实审阶段是指审计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也就是根据管理审计工作方案规定的要求,针对审计重点,有目的地搜集有关证据,然后编制工作底稿,进行总结分析的过程。

4.总结阶段。

审计人员要重视做好总结阶段的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做好定期回访工作,积极帮助被审计单位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

(二)管理审计的方法

1.企业管理系统组织图。

企业管理系统组织图是审计人员了解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企业管理管理系统的组织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

2.管理职能结构图。

管理职能结构图是管理系统组织图的一种细分,它是指各个具体管理职能部门都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制订管理职能结构图时,既要合理组织子系统内部各管理环节,又要注重与外部其他子系统的配套。

3.管理系统功能信息关系图。

管理系统功能信息关系图是管理系统组织图的另一种细分。它是以企业的管理信息为中心,说明管理信息在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传递过程。

4.管理调查表。

管理调查表是审计人员经过初审阶段后,根据所确定的审计目标来编制的。

5.金额法。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审计人员经常将一些定性的管理要素予以数量化,用货币金额来衡量其经济效益,以引起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这种将定性的管理要素用货币数量来表示的方法称为金额法。

第三节 业务经营审计

一、业务经营审计的意义

开展业务经营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这种以审核、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活动及利用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效性、充分性,以进一步合理开发生产力,挖掘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称为业务经营审计。

二、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

(一)对生产过程的审查

业务和经营审计的重点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审查。生产过程是价对生产过程的审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观念是否端正。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发展规划是否恰当。主要内容有:

(1)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了有关产量、品种、花色、质量等方面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计划。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发展规划是否相互协调。

(3)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进行职工培训的具体计划。

(4)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有着较明确的赶超指标和具体措施等等。

3.审查被审单位的生产计划是否全面。其主要内容有:

(1)审查被审计计划是否与销售计划相衔接。

(2)审查生产计划是否与技术组织措施、原材料供应、财务成本计划相适应。

(3)审查生产计划是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有利于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

(4)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设备的产量定额是否先进、合理。

(5)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劳动定额是否先进合理,闲散的劳动力是否有合理的安排。

(6)审查生产计划中制定的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定额、消耗定额是否先进合理。

(7)审查被审计单位各车间、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否相平衡,生产周期、生产批量是否合理可行。

(8)审查实现生产计划的各种途径与方法是否落实等等。

4.审查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业绩是否真实。其主要内容有:

(1)审查其产量、总产值、净产值等指标是否如期完成。

(2)审查其生产进度是否正常。

(3)审查其产品质量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4)审查其主要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其使用效率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指标。

(5)审查其新产品试制和生产是否如期进行等等。

(二)对供应过程的审查

对供应过程的审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1.审查采购供应自身的效益。包括审查采购费用、仓储费用、采购资金占用等等。

2.审查供应过程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包括审查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是否按时、足量地提供、用量如何等方面的内容。

(三)对销售过程的审查

对销售过程的审查包括如下内容:

1.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做好销售预测工作。

2.审查被审计单位所销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3.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定价策略是否科学合理。

4.审查被审计单位的销售费用等是否符合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5.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较高的信誉。

6.审查被审计单位产品的售后信息反馈与售后服务工作是否及时。

三、业务经营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一)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

其具体内容有: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层管理状况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2)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

(3)确认潜在的重大事项;

(4)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交谈讨论,进一步了解情况,搜集相关资料;

(5)编制工作方案,确定审计重点;

(6)围绕审计重点,编制相关的业务流程图和业务经济调量表;

(7)汇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

A.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济指标。

业务经营审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运用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主要经济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考核、确认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并通过揭示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异来进一步明确审计目标,提供审计线索。

B.业务经营处理流程图。

业务经营处理流程图是指用图示形式来直观地反映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流程。

C.业务经营调查表。

业务经营调查表是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着审计目标和审计重心来编制的。其格式与管理调查表相同,只是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二)确定实现经济效益的途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效益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1.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制定和综合备选方案。

2.备选方的分析和优选,初步决定实施方案。

3.确定实施方案,撰写和提交业务经营审计报告。

4.组织实施审计,并开展后续审计工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