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利息与利率
利息
利率及其期限结构
利率的决定
利率的作用
一、利息
(一)利息的来源与实质
1.利息的概念
– 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 随着信用关系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机会成本+风险)
2.不同生产关系下利息的来源与实质
高利贷利息来源于小生产者、农奴、奴隶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体现着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比例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纯收入;实质是国民收入根据国家和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1.利息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人们通常都利用利率来衡量收益(Yield)
–用利息来表示收益,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2.利息转化为收益一般形态的原因
–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所有权的果实观念普遍化
–利息与利润的区别在于利息是事先确定的量,而不管经营状况如何
–利息经济范畴具有悠久历史,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看法
3.收益资本化
–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计算出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
– 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
(三)利息计算
1.单利法:I=Pr n
2.复利法:I=P[(1+r)n-1]
– 单利 I=100×5%×3=15
– 复利 I=100×(1+5%)3 -100= 15.76
二、利率及其期限结构
(一)利率
1.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2.利率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厘,年1%、月0.1%,日0.01%
(二)利率种类
1.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和差别利率
–基准利率是对其他利率波动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市场经济中是无风险利率;市场化水平较低时,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
–差别利率是基准利率以外的其他各种利率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4.官定利率、行业利率和市场利率
(三)利率的期限结构
1、利率的期限结构
同一种利率在某一时间对应不同的期限,不同期限的利率存在高低差异,形成了利率的期限结构
2、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远期利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的从未来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计算公式见教材第87页)
3、债券到期收益率与收益率曲线
到期前分期支付的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现值与债券市价相等时的折现率
三、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理论
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观
– 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
–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分割比例
– 利率具有三个特点:长期内平均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影响利率出现相同的趋势;利润率下降缓慢,利率比较稳定;利率决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2.西方经济学利率决定理论观点
– 实际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实际因素,如生产率与节约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 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均衡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货币需求量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罗宾逊、俄林的可贷资金论:利率由储蓄、投资、货币供求变化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 借贷资金需求DL=I+⊿MD ;
– 借贷资金供给SL=S+ ⊿MS ;
– 均衡利率条件: I+⊿MD = S+ ⊿MS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决定论:均衡利率水平是由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条件决定的
3.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风险因素:
通货膨胀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
–政策因素: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制度因素:利率管制程度
4.我国利率市场化
–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后存款
–先长期后短期
四、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的基本功能
中介功能:经济主体
分配功能:政府
调节功能:中央银行
动力功能:企业、个人
控制功能:中央银行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条件
1.制约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
–利率管制,作用力大,可控性强
–授信限量,造成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激化,阻碍利率机制发挥作用,扭曲利率结构和层次
–市场开放程度,资金流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市场被分割,利率体系之间失去联系,缺乏弹性,作用的发挥就有了局限性
–利率弹性,弹性大则作用明显,反之则作用微弱
(三)利率的作用
1.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
–调节投资规模与结构
–调节社会总供求,影响储蓄与消费行为(替代 效应和收入效应)
2.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促进企业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
本章思考题
1.利息的来源与本质是什么?
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4.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