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2 信息经济学
苏州大学编 (高纲号 0473)
Ⅰ、有关说明
1、《信息经济学》是江苏省自学考试《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专业的必考课。
2、本课程从三个方面介绍这一学科的内容: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系统经济学。
3、信息经济学内容极其丰富,为便于自学,本大纲将整个学科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所谓“掌握”,即对该部分内容必须要理解透彻,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熟悉”是指对该部分内容能理解清楚,且要记住其中的主要内容:“了解”是要求能理解该部分中的内容,且能记住内容的梗概。
4、本大纲中三级要求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掌握”的内容占60-70%,“熟悉”的内容占20-30%,“了解”的内容占10-20%.
5、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叙理题、简答题、论述题。
Ⅱ、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经济学对象、体系和方法,以及掌握信息经济学的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经济学概念的产生2、信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3、信息经济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4、当代信息经济学发展最基本的理论工具5、信息经济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
三、考核要求
1、了解几个重要人物对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贡献2、了解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标志3、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4、了解信息经济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预期理论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5、了解当代信息经济学发展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对策论6、掌握信息经济学三个最基本的概念: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注意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概念与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的异同。
第二章 经济信息基本形式及其效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信息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其效用
二、考核知识点
1、经济信息的几种基本形式2、经济信息几种基本形式的基础、成本、效用和经济影响
三、考核要求
1、掌握经济信息的几种基本形式:完全与不完全信息、公共与私人信息、对称与非对称信息2、熟悉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以完全信息为假设条件而存在的,完全信息构成完全市场和完全部分的条件3、熟悉在不完全住处环境中,经济代理人之间的对策结果一般难以使社会稀缺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不完全信息扩大了社会经济成本,特别是表现为交易成本的扩大。
4、熟悉公共信息为何降低了市场效率,私人信息则是创造偶然市场的动力。
5、熟悉对称信息培育对称市场。在对称性市场环境中,经济代理人行为的收益主要依赖于其自身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判断。价格竞争是对称性市场的主要形式。
6、熟悉非对称信息培育非对称性市场。非对称性市场的特征是以非价格竞争为市场竞争的最为重要的形式。
7、了角市场竞争是如休从价格竞争走向非价格竞争的?
第三章 委找人——代理人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分析,经济社会中的任何有组织的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是根据某种契约来协调组织内容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这便是委托——代理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信息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委找人——代理人理论的核心问题2、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3、激励机制4、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5、阿克洛夫模型6、信号显示与失灵7、广告竞争效用与福利
三、考核要求
1、熟悉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人与代理人如何处理信息的问题2、掌握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3、掌握参与约束、激励相容构成激励机制的两个基本条件。租金制、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和分成制构成现有激励机制中的常见形式4、掌握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重要的概念5、熟悉阿克洛夫模型是不利选择分析的经典模型,它说明了一个与传统经济学原理相反不完全信息原理,即在动态的旧汽车市场上,旧汽车市场的价格决定其销售市场上的旧汽车质量。
6、掌握道德风险降低了市场效率,提高了社会成本。
7、熟悉市场信号的出现,使由于不利选择而出现的低效率市场重新获得市场效率。但是,信号失灵又使重新获得效率的市场陷入了新一轮效率循环中。
8、熟悉两种常见的市场信号:教育文凭和市场广告(品牌)
9、熟悉广告竞争效用与福利
第四章 最优信息经济决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代理人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一是代理人如何通过信息搜寻实现最优信息经济,一是经济决策者如何通过对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现最优信息经济,这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主要课题。
二、考核知识点
1、经济代理寻求最优信息经济决策过程的两个方面2、信息搜寻实现最优信息经济的基础是什么3、价格离散与不完全市场的关系4、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现最优信息经济的基础是什么5、测度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6、达到最优搜寻的条件7、如何进行信息系统的比较和选择8、什和骒最优信息系统
三、考核要求
1、熟悉经济代理人寻求最优信息经济决策过程的两个方面:搜寻和选择最优信息系统2、掌握价格离散概念,了解价格离散率模型3、掌握信息搜寻实现最优信息经济的基础;价格离散4、了解搜寻模型和最佳搜寻次数5、熟悉价格离散是不完全市场的重要特征6、掌握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现最优信息经济的基础:信息系统价值与成本之差的离散7、熟悉测度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价格离散率8、掌握最优搜寻在搜寻的预期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9、了解信息系统的比较,是建立在对决策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规则的逐一比较基础上进行的10、掌握最优信息系统的本质
第五章 信息资源配置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信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结构问题,什么样的信息结构,决定了具有什么样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与效率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2、什么是信息结构?最常见的信息结构形式有哪些?
3、信息结构与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与效率的关系4、什么是市场失灵?
5、价格体系与信息资源配置的关系6、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与失录,即信息效率问题7、信息资源宏观配置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信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结构问题2、掌握什么是信息结构?最常见的信息结构形式有哪些?
3、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信息4、熟悉价格的信息内容与价格体系的信息传递功能5、了解信息结构与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与效率的关系6、掌握市场失灵的定义7、了解价格体系与信息资源配置的关系8、了解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与失灵,即信息效率问题9、了解信息资源宏观配置: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模型,信息资源配置的宏观结构
第六章 信息市场机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三种代表必珠信息市场模型,认识到它们均假设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且都属一种特殊商品,信息商品的特殊性,既是由于信息的两个主要经济特征决定的,也是由于信息成本的四个主要经济特征决定的。熟悉信息成本、价值和价格等相关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三种代表性的信息市场模型2、信息的商品特征3、信息生产与需求4、信息成本特征5、信息成本的影响6、信息价值7、信息价格与风险价格理论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三种代表性的信息市场模型2、熟悉信息市场的基本条件3、掌握信息的两个主要经济特征4、了解信息生产与需求5、熟悉信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有何特殊性6、掌握信息成本的四个主要经济特征7、了解信息成本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如何影响经济行为的问题8、熟悉信息价值及多元性问题9、了解信息为何有价10、熟悉风险价格理论11、了解信息商品价格中的风险水平
第七章 信息系统的经济分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成本、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等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信息系统成本构成3、信息系统成本测算4、信息系统效益及其分类5、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特征6、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其分类
三、考核要求
1、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及特征2、掌握信息系统的成本构成,它们分别具有何种特征3、掌握信息系统成本测算方法4、熟悉各种信息系统成本测算方法的优缺点5、熟悉信息系统效益及其分类6、熟悉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特征7、熟悉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方法8、熟悉应用生产函数法计算或分析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9、掌握信息系统的贡献程度10、了解信息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指标、特征,并如何应用这个评价体系分析实际信息系统的总体效益。此外,还应了解该本系的优缺点。
第八章 信息系统的价值与营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和了解信息系统产品的价值、信息系统的价格和信息系统的定价策略等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系统产品的价值2、信息系统的价格3、信息系统的定价
三、考核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的价值2、熟悉信息系统价值的特殊性3、了解信息系统价值的价格间的背离、形成原因及如何合理评价这种背离值4、熟悉信息系统价格的构成要素5、了解市场供求关系对信息系统价格的影响及其影响的特点6、了解信息系统的定价策略7、熟悉住处系统产品利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熟悉如何应用成本加成定价策略确定住处系统的价格
第九章 信息经济测试与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和了解国内外信息经济测度概况、信息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
1、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2、波拉特信息经济论3、国内外信息经济测度概况4、信息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信息经济测度与理论分析的两种代表性理论、二者对信息要经济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了解马克卢普信息经济论3、熟悉波拉特信息经济论4、熟悉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的含义,如何测度及其划分标准5、了解国外信息经济测度概况6、了解国内信息经济测度概况7、熟悉信息经济分析的基本对象有哪些8、熟悉信息经济的内含、基本特征9、了解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10、了解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理论
第十章 信息产业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信息产业的构成与分类、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等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产业概念2、信息产业分类体系3、信息产业的基本构成4、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征5、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6、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1、掌握信息产业的定义2、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构成3、掌握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征4、了解信息产业分类体系的主要流派5、熟悉产业划分的两个特征6、熟悉理论界对信息产业划分的两种值得思考的观点7、了解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8、熟悉什么是软化率?
9、了解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0、熟悉什么是信息产业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11、了解信息产业政策的福利影响有哪些?
第十一章 信息化与经济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和了解信息化及其测度、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化的测度2、信息化的基本内涵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4、国民经济信息化5、信息化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主要表现
三、考核要求
1、熟悉信息化的测度、国际通用测算法:波拉特方法和信息化指数法2、掌握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发展方向3、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4、掌握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涵义5、熟悉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6、熟悉信息化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主要表现7、了解信息化进程的三个现象8、掌握什么是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
9、了解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二章 国际信息经济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和了解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比较优势、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和信息贸易政策等相关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产品的比较优势2、信息服务的比较优势3、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4、世界信息经济结构5、国际信息贸易6、信息贸易政策
三、考核要求
1、了解国际信息经济的基本理论研究领域2、熟悉信息产品的比较优势3、熟悉信息商品的国际贸易与普通产品的国际贸易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或在比较优势的来源上有何异同?
4、熟悉信息服务的比较优势5、熟悉信息服务的比较优势如何适应用于比较优势法则?
6、了解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7、了解世界信息经济结构8、掌握国际信息贸易的概念、范畴9、了解国际信息贸易理论在分析框架上与一般国际贸易理论有何区别?
10、了解国际信息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11、了解国际信息贸易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12、信息贸易政策与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有何联系,如何制定有效保护国内信息市场,又能有效地提高国内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信息贸易政策?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