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0年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课程考试大纲_教材大纲-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教材大纲 >> 湖北2010年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湖北2010年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课程名称:劳动就业概论

课程代码:0016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劳动就业概论课程是为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劳动就业概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劳动与就业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从事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劳动就业概论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此课程的先期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后续课程为社会保障、人员素质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等。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职业培训导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职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政策和基本经验;理解职业培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职业培训机构构成、发展历程和工作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职业培训的基本概念、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及工作任务(重点)

1.识记:职业培训的概念、职业培训的特点、就业训练中心的概念、就业训练中心的特点和任务。

2.理解: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及工作任务、培训机构成立的基本条件、技工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技工学校目标任务的基本原则。

3.应用:职业培训机构调整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

(二)我国职业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次重点)

1.识记: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

2.理解:依据职业技能标准职工培训层次的种类。

3.应用:职业改革的基本经验。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培训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一般)

1.识记:职业培训改革的指导思想。

2.理解:职业培训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任务。

3.应用:职业培训改革的政策措施。

第二章 就业前培训和职工培训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主要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企业职工培训的改革方向;理解劳动预备制度的概念、实施的背景和意义,就业前培训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企业职工培训各阶段的情况、培训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新时期企业职工培训面临的新形势;了解特殊群体职业培训的特点和相关政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就业前培训(重点)

1.识记:就业前培训的对象、就业前培训的特点。

2.理解:劳动预备制度的概念、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意义、劳动预备制度的培训对象。

3.应用:劳动预备制度培训教学内容的四大模块。

(二)企业职工培训(次重点)

1.识记:企业职工培训的主要类型。

2.理解:岗位练兵的形式、转岗转业培训的特点。

3.应用:企业职工培训的改革内容。

(三)特殊群体职业培训(一般)

1.识记:妇女培训的意义。

2.理解:残疾人职业培训的特点。

3.应用: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的政策。

第三章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类型和内涵,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理解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及其原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重点)

1.识记: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类型。

2.理解: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次重点)

1.识记:两高战略的内涵

2.理解: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

3.应用: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三)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一般)

1.识记: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2.理解: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 再就业培训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再就业培训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培训经费补贴与再就业效果直接挂钩的政策;理解再就业培训的实施环节;了解再就业培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再就业培训的政策和措施(重点)

1.识记:制定挂钩政策意义。

2.理解:考核培训效果的方法、两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实施的对象、“提高你的再就业能力”再就业培训计划突出强调的工作。

3.应用:两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实施中各地的经验。

(二)再就业培训的组织实施(次重点)

1.识记:再就业培训的期限。

2.理解:再就业培训的实施环节。

(三)再就业培训概述(一般)

1.识记:再就业培训的概念。

2.理解:再就业培训的特点。

3.应用:再就业培训的意义和作用。

第五章 创业培训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创业促进的八大功能模块和创业培训相关政策措施;理解创业培训的概念、目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创业培训的实施(重点)

1.识记:SYB培训模式、三段式培训模式。

2.理解: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的八个功能模块、创业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3.应用:搞好创业培训的政策措施。

(二)创业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次重点)

1.识记:创业培训的目的。

2.理解:创业培训的意义。

(三)创业培训概述(一般)

1.识记:创业培训的概念和对象。

2.理解:创业培训的几种形式。

第六章 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目前职业分类划分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国家职业标准的等级结构和主要内容;理解职业和职业分类的基本概念;了解职业演变和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重点)

1.识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的时间、国家职业标准的内涵、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特征、工作技术等级标准的衡量尺度。

2.理解: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的四个层次、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的原则、国家职业资格的五个等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三个部分的内容。

3.应用: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二)职业与职业分类的概念(次重点)

1.识记:职业的特征、职业分类的划分原则、国家劳动力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2.理解:职业从业领域的变化趋势、新职业集中的领域、《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技能的内涵、1988年版《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五个层次。

(三)岗位规范(一般)

1.识记:岗位的内涵。

2.理解:岗位的设置和划分方法。

3.应用:岗位规范的内容及原则。

第七章 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的概念和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理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职业技能鉴定建立和发展过程及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临的新形式及其主要任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职业技能鉴定(重点)

1.识记:职业技能的概念、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体制特点。

2.理解:职业技能的社会化管理体制、组织实施体系的两部分内容、质量保证体系的五方面内容、监督检查系统的监督形式。

3.应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主要职责、劳动保障部首批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放和运行的时间。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次重点)

1.识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就业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

2.理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我国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新形势及其主要任务(一般)

1.识记: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工作原则。

第八章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基本概念、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组织方式;理解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目的和意义;了解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基本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组织方式(重点)

1.识记:国家级一类和二类竞赛的牵头主体。

2.理解:职业技能竞赛的表彰政策。

3.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目的和意义。

(二)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基本情况(次重点)

1.识记: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发展历史、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

2.理解:职业技能竞赛的三级赛制。

3.应用: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经验。

第九章 就业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就业与失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理解新中国就业体制的沿革,我国当前就业的基本形势与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就业与失业(重点)

1.识记:就业的概念、失业的内涵、经济活动人口的内涵、劳动参与率、失业率、就业率。

2.理解:就业的特殊规律性、就业的基本条件、我国的就业者所包括的人员类型、就业的分类、灵活就业的类型、充分就业的内涵、不充分就业的内涵、失业人员的主要类型。

3.应用: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的原因、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

(二)我国就业现状与问题(次重点)

1.识记:我国就业的总体形势。

2.理解: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应用:今后促进就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三)新中国就业体制沿革(一般)

1.识记:对传统就业制度改革的最突出标志。

2.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十章 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劳动力供求及资源配置方式影响就业的原理;理解各种宏观政策如何促进就业;了解有关就业及宏观政策的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响就业的因素(重点)

1.识记:影响就业的因素的主要三个方面、劳动参与率的概念以及我国劳动参与率的特点、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就业弹性的概念、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类型。

2.理解: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趋势、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两个方面。

3.应用: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

(二)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次重点)

1.识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的内涵,对外劳务输出政策的主要形式。

2.理解: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和政策、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方向、积极和消极的劳动力政策的内涵以及措施。

3.应用:提高中小企业主素质的主要途径。

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理论;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今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目标,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目标和途径,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的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1.识记:劳动力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区别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者形成的基本条件。

2.理解: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3.应用: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二)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次重点)

1.识记: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包括的主要内容。

2.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的动态变化。

3.应用: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劳动力流动的四个条件。

(三)劳动力市场管理(一般)

1.识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干预和调节的主要政策、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双轨”、“转轨”和“并轨”的内涵。

2.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应用:推进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任务。

第十二章 就业服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就业服务的基本作用、主要内容、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开展人本服务,促进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以及实现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重点)

1.识记:职业介绍的两类主体、职业介绍的“生命线”、就业服务“新三化”的内涵。

2.理解:职业介绍信息的使用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人本服务的内涵。

3.应用:完善就业服务“新三化”的措施。

(二)就业服务概述(次重点)

1.识记:“四大支柱”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

2.理解:就业服务的作用。

(三)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公共就业服务与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一般)

1.识记:职业介绍的行政许可制度、三大类职业介绍机构。

2.理解:公共就业“一站式”服务的内涵。

第十三章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概念、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其各项政策措施;理解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开展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的重要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的产生以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重点)

1.识记:下岗职工的内涵、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三项职能、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对象。

2.理解:下岗职工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三三制”的内涵、“三条保障线”的内涵。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次重点)

1.识记:“并轨”的内涵。

2.理解: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主要问题、开展“并轨”的意义、“三要三不要”的内涵。

3.应用:各地“并轨”经验借鉴。

第十四章 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基本概念、我国现行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理解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指导思想;了解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概述(重点)

1.识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基本概念。

2.理解: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指导思想。

(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基本内容(次重点)

1.识记: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再就业资金的主要渠道、再就业资金的主要用途、社会保险关系衔接的主要内容。

2.理解:积极的就业政策所提出的扩大就业的六个领域、享受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优惠政策的四个条件。

3.应用:对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援助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积极的就业政策形式的历史沿革(一般)

1.识记:“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内涵。

第十五章 妇女就业和特殊群体就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妇女就业、特殊困难群体就业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妇女就业、特殊群体就业的政策措施;理解促进妇女就业和特殊群体就业的意义;了解妇女和特殊群体就业的发展历程及他们就业的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妇女就业与青年就业(重点)

1.识记:妇女就业的法律法规。

2.理解:青年就业的特点。

3.应用:促进妇女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措施。

(二)残疾人就业(次重点)

1.识记: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方式。

2.理解: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

(三)复员退伍军人就业和少数民族人员就业(一般)

1.识记:促进少数民族人员就业的措施。

第十六章 涉外就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外籍人员来华就业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入境就业的条件、审批程序和管理制度;了解外籍人员在华就业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的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重点)

1.识记:我国对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证制度。

2.理解: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的条件。

(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次重点)

1.识记:外国人来中国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

2.理解:外国人来中国就业的就业许可审批程序。

第十七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为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演变过程;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流动就业的概况、问题、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当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措施(重点)

1.识记:阳光工程。

2.理解:当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措施。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概况(次重点)

1.识记:判断农村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理解: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应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三条主要途径。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跨地区流动就业(一般)

1.识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演变过程。

2.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趋势。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所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说明:省考委统一加以说明,编纲教师不需自行解释。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于法鸣:《培训与就业》(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2.参考教材

李正龙,范君晖,孟卫军:《就业与培训:政策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赵曼、杨海文:《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办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办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能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解决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多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办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办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学时108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职业培训概论 6
第二章 就业前培训和职工培训 6
第三章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6
第四章 再就业培训 8
第五章 创业培训 6
第六章 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6
第七章 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6
第八章 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表彰 6
第九章 就业概论 8
第十章 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 8
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 8
第十二章 就业服务 8
第十三章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6
第十四章 积极的就业政策 6
第十五章 妇女就业和特殊群体就业 4
第十六章 涉外就业 4
第十七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 6
合计 108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合格。

六、题型示例

(一)名词解释

1.高级技能人才

2.创业培训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级别为( )。

A.高级 B.初级 C.高级技师 D.技师

2.下列措施属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 )。

A.失业保险 B.失业救助 C.个人储蓄账户 D.失业人员再培训

(三)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原则有( )。

A.整体性 B.等级性 C.规范性 D.实用性 E.可操作性

2.就业服务的“新三化”是指( )。

A.专业化 B.科学化 C.规范化 D.制度化 E.社会化

(四)简答题

1.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简述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途径。

(五)论述题

1.结合我国职业培训改革的基本经验,谈谈如何开展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和订单培训。

2.试述今后我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

小王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期间,他通过在乡农机修理厂帮忙,学会了电焊工的操作技能。2000年5月,小王离开家乡加人进城打工的行列,被某机械厂录用为电焊工。2002年12月,该机械厂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企业用工执法大检查中,发现小王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其中包括将小王调离原工作岗位。该机械厂以企业用工自由为由拒绝执行,并怂恿小王以歧视农民工为由状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问题:

(1)如何评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提出的整改意见?为什么?

(2)如何评价该机械厂的做法?为什么?

(3)该机械厂和小王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