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基本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掌握货币政策的构成内容;理解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统一性与矛盾性;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了解选择性政策工具与其他政策工具;了解我国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掌握操作指标、中介指标的作用及选择标准;理解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中介指标的优缺点;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掌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特点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三)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
2.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3.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4.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
2.间接信用指导
(四)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公开市场业务
3.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
4.利率政策
5.信贷政策
6.汇率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
(一)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与选择标准
1.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的作用
2.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
(二)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
1.存款准备金
2.基础货币
(三)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
1.利率
2.货币供给量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供给量。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1.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2.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3.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4.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5.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
(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
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
(四)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工具、调控机制、调控功能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共同的调控目标和相异的调控特点需要二者协调配合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1.双松模式
2.双紧模式
3.松紧模式
4.中性模式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逐渐建立起来,越来越好地实现了调控目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
1.识记: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
2.领会:
(1)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
(2)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及政策目标的选择
(3)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1.识记: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2.领会: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与优缺
(2)选择性政策工具的种类
(3)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
3.应用: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
1.识记: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2.领会:
(1)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中介指标的作用与选择标准
(2)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优缺点
(3)利率、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3.应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
1.识记:货币政策时滞、内部时滞、外部时滞
2.领会: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2)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领会: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2.应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