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_公共课-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公共课 >> 2004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2004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课程代码:000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D.严刑峻法,奖励耕战

2.《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

A.读书要“识古书之正伪” B.做学问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C.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 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本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引“满招损,谦得益”二句,出自( )

A.《尚书》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4.王安石在驳斥诬蔑新法“生事”的舆论时说:“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5.《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 )

A.顺叙 B.倒叙 C.分叙 D.插叙

6.《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

A.骁勇善战 B.爱护士卒 C.负能使气 D.不幸遭遇

7.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先写游众山时的“觉而起,起而归”的索然乏味,再写游西山时“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的流连忘返,这种表现手法是( )

A.侧写 B.铺垫 C.对比 D.暗示

8.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详写的情节是( )

A.作者道经权门而不入 B.闻者对权门趋炎附势

C.长者抱才而困难入权门 D.干谒者竭力投奔权门

9.构建《故都的秋》全文的中心线索是( )

A.浏览北京之秋的经过 B.游览北京之秋的感悟

C.北京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D.与南国之秋的反复对比

10.冰心在《往事》(一之十四)中,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大海,所暗示的大海的一个性格特征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虚怀而广博

11.屈原《国殇》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A.车错毂兮短兵接 B.旌蔽日兮敌若云

C.矢交坠兮士争先 D.凌余阵兮躐余行

12.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

A.通过写景来说理 B.通过写景来抒情

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 D.通过抒情来说理

13.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前三句写环境和战争的艰苦,这与最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句构成( )

A.烘托反衬关系 B.欲扬先抑关系

C.正反对比关系 D.象征暗示关系

14.《兵车行》中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A.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B.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D.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5.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唐代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元稹 D.白居易

16.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A.时间的推移 B.想象的展开 C.感情的变化 D.事理的逻辑

17.在《鹰之歌》中,作者赋予鹰和蛇以人的灵性,这种表现手法是( )

A.托物言志 B.拟人化 C.对比 D.侧面烘托

18.在《红楼梦》中,说过和袭人“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相类似话的人是( )

A.黛玉 B.王熙凤 C.王夫人 D.宝钗

19.《石崇与王恺争豪》故事的关键细节是( )

A.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B.王恺的珊瑚树高二尺许

C.石崇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的珊瑚树 D.王恺以为石崇疾己之宝

20.《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特点之一是“一实一虚双线并行”,其中的实线是( )

A.德拉因无钱给丈夫买礼物而哭泣 B.德拉卖掉美发给丈夫买表链

C.杰姆卖掉金表给妻子买发梳 D.杰姆看到妻子剪发大为惊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出王天下的根本措施有(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E.谨庠序之数,申之以孝悌之义

22.下列例句中,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

A.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

B.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C.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各种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

D.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顶好研究律师们底案卷

E.请人代作节要,只适于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

23.下列例句中,采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有( )

A.苟无民,何以有君

B.我怎么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这里很好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D.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E.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4.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用典的诗句有(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5.在《炉中煤》中,作者把“五四”后焕发青春的祖国比喻为( )

A.炉中煤 B.年青的女郎 C.有用的栋梁

D.心爱的人儿 E.重见天光的黑奴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2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

28.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向使:

29.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客:

30.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若之何:

31.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勖:

32.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孚:

33.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无虑:

34.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掣:

35.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典质: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结尾的诗句: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请回答:

A.这段诗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B.这段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C.这段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7.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

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

请回答:A.概括这段议论的论点。

B.作者认为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C.作者在揭露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8.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要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请回答:

A.姚纳为什么要对马说自己的苦恼?

B.这段文字如何运用类比手法?

C.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

39.阅读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回答:

A.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B.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从何处可以看出?

C.作者观察这些景物时,是处在静止状态下,还是在运动过程中?从何处可以看出?

40.阅读巴金《秋夜》中的一段: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先生站在面前。

请回答:

A.“先生”指的是谁?为什么?

B.这一段描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情景?

C.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五、作文(30分)

41.以《理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