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3)_公共课-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公共课 >> 2006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3)

2006年4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串讲资料(3)

发布时间: 2016-06-28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二简答论述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

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原因有: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只有社会总产品能够销售出去,能够补偿预付资本价值,才有可能重新购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得到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只有社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2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了解)

(1)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经存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都存在着危机的可能性。但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可能性不可能转化为现实性。

(2)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并占统治地位以后,一方面生产力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而整个社会生产处在无政府状态之中;另一方面,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

当上述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遭到破坏的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均衡关系和连续关系就要实现强制性的恢复,这种恢复就是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周期性激化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3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

答: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中循环形式的统一。因为产业资本在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中,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实际上是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实际上是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之中。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4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是什么?

(1)概念的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年剩余价值率则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两者的企业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两者在数量上的差别:在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对一次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不产生影响,但是对年剩余价值生产发生影响。

第一,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量。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在内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而可变资本则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就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年剩余价值量增多。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减少。

第二,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6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1)两种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后者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2)两种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两种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了解)

联系:从运动的内容看,都要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运动的形式看,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环;从运动的过程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区别:单个资本的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个人生活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7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职能形式是什么?(了解)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购买阶段。产业资本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由于这一阶段购买的是具有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力的生产资本,因而这一阶段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成了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货币既执行了货币的职能,又执行了资本的职能,所以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职能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生产阶段。资本家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由于这一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采取的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结合的成果成了包含有剩余价值的产品,同时也就成了商品形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由于这一阶段生产了剩余价值,因而它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销售阶段。把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阶段上销售的商品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它不仅是一般商品,而且是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销售过程,不仅是价值形式转变的一般商品流通过程,而且也是商品资本的价值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这一阶段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资本循环能否正常进行和资本家的命运,因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产业资本不仅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功能,而且具有实现剩余价值的功能,产业资本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8为什么说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其原因有:第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准备了条件。对生产资料的大规模需求,推动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第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因为这会促进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加剧生产迅速增长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导致下一次危机的发生。

9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什么职能?(了解)

答: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10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了解)

答:资本的循环与周转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但二者又存在着区别: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而资本周转则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1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构成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答:分解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具体地说:

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可别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这是第一个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消费资料的部类。这是第二个理论前提。

12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了解)

答:联系:从运动的内容看,都要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运动的形式看,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的循环;从运动的过程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区别:单个资本的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个人生活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第五章

一选择

1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不变资本的节约的情况;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利润率。

2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3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

5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

7平均利润的高低取决于: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8等量资本与等量利润不是绝对相同的,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转向低的部门。

9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赚钱还是亏本的一个标志。生产成本这一范畴还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

10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1)商品的交换不再是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的;(2)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市场价格不再是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

二简答论述

1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了解)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利润。

(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为,资本家投人的资本虽然不是全部进人生产成本,但在物质上却是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发挥作用的结果。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是本质,利润是现象。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平均利润怎样形成的?

答: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的本质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

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在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3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为什么说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

答: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十平均利润。所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经历了以下环节:(1)资本家的将本求利形成了成本价格。(2)资本家把其所得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3)资本家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行为使利润趋于平均化。(4)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商品按生产价格进行交换。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在质上,价值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的。生产价格则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在量上,商品价值量与生产价格经常不一致。但是,这种差别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价值依然是它的基础或前提。

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1)从生产价格的形成看,生产成本本来就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因此,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2)在数量上,虽然从一个部门看生产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但从整个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变动,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剩余价值的变动会引起平均利率的变动。

4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它就发生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作用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是按价值,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售。

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因此,由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变动到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变动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5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是什么?(了解)

答: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学说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即:理论意义和革命意义。

理论意义:这一学说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革命意义:这一学说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阐明了这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

6利润为什么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了解)

答: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它的来源变得模糊了,神秘化了。利润成了剩余价值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这不是根源于人们的错觉,而是由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是由于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采取了生产成本的形态,使可变资本作为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被模糊了,剩余价值也就自然地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其次,是由于劳动力的价值采取了工资形式。在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似乎都得到了报酬。这样剩余价值也就不再被认为是由劳动创造的,而被看作是由资本产生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使得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变得模糊不清了。

利润这个剩余价值的虚假神秘化形式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同时,它又反过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7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差别是什么?

答:首先,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利润)同总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在量上存在差别。

其次,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在利润这个范畴上,资本对雇用劳动的榨取、剥削被模糊了,表现为资本自身增值的关系,剩余价值的来源被神秘化了,似乎是资本自身的本性就能使自己增值。

8为什么说平均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了解)

答:(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使利润表现位预付总资本的产物,而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作用看不见了。但这种转化只是性质上的转化,整个部门的利润量同剩余价值量仍然是相等的。

(2)在平均利润率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不仅在性质上,而且在数量上也有了差别。各个部门的利润量都是与本部门的总资本量成正比例,而不与本部门的剩余价值量成比例,只是等量资本就可以获得等量利润。这样利润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本质和来源全部被掩盖起来了。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剥削关系看不见了,利润只表现为资本自身的产物。这样,平均利润就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9平均利润形成后为什么还会有利润率的差别?

答: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原因是,现实中,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是有差别的,由于生产条件不同,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是,商品必须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生产力水平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即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先进企业,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原因在于,超额剩余价值不会被社会平均化,它转化为超额利润。因此,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关系。所以,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并不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不断地在部门内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第六章

一选择

1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的两种。

2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它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

3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只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通过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来得到补偿的。如商店的建筑费,设备费,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品店员的工资。

4借贷资本的本质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也要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利息就是雇用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用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用工人的经济关系。

5职能资本在再生产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是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闲置的资本有: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分为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自有资本要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获得平均利润。

6(1)利息率的地确定: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贷出资本总额的比率。

(2)利息率变动的区间是零到平均利润率。零为最低界限,平均利润是其最高界限。

(3)一定时期的利息率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或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比例。

(4)由于利息率没有一个经济上的内在客观依据,无从准确地界定它的数量。所以,在平均利润率水平一定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实际上只能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来决定。在不同国家,利息率会由于习惯和法律传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此外,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5)利息率的决定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经常变动,在一个国家的既定时期,它又是确定的。在每次借贷行为中,都预先确定了利息率的高低。

7商业资本执行着商业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8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的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9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建立的类型有两种:普鲁士式,美国式。

10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股息和存款利率。

11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它主要取决于地租和利息率两个因素。

12利息率的高低的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浮动的。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影响:(1)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高低。(2)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借贷资本的供求状态。)

13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状况。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到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商业信用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14资本主义银行信用的特征: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的当事人是职能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

15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使用价值。

16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

17股份公司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18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具体形式: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信贷资本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