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试点拨_自考指南-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自考指南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试点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试点拨

发布时间: 2016-06-14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试题类型与解题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规定:本课程的考试有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多 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前两种为客观性试题,后两种为主观性试题。下面分别说明每 一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即备选答案)构成。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对给分,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解答单项选择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视题干,准确掌握题干的题意,选择答案时要把选项与题干的题意联系起来思考,选择哪个选项要根据其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根据选项本身的含义是否正确,因为选项本身含义正确的不一定符合题干的题意。

(2)对照题干的题意,仔细审视各个选项,找出干扰项予以排除。任何选择题都设有干扰项。设干扰项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扎实。干扰项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 迷惑性,要防止受其诱导而错选。

(3)要仔细审视完各个选项后再确定选择哪一项,切勿刚刚看完一两个选项就确定答案。因 为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命题者有时把似乎符合题意的选项放在前面,而 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放在后面,如果只看了一两个选项就匆忙选出答案,很容易"中计"而 错选。

下面分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回答单项选择题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有些单项选择题是在教材上有明确答案的,应考者只要记 住或理解了教材上 的表述,就可以找出正确选项。这就要求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十分准确,不然也会选错。

例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变化性 B 相对稳定性

C 客观规律性 D 客观实在性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这是教材上明确表述了的,但其他三个选项也有一定的似真性, 特别是A项,似真性更大一些,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例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的优劣

C 人口密度的大小 D 社会风气的好坏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这是教材和考试大纲上都明确表述了的,但其他三个选项也有一定的似真性,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劣、人口密度的大小、社会风气的好坏对社会发展也有重大 的影响。

第二种情况:有不少单项选择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对有关知识点真正理解了,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例1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体现了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只有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对它的应用,才能找出这一正确选项。

例2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 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只有把题干中表述的事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联 系起来,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第三种情况:有些单项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都不是教材中直接表述的,只有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例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 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要回答这道题,首先必须清楚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认识到 实践的飞跃,然后才能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属于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选项。

例2 一位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像旋风一样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相对主义诡辨论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要回答这道题,首先必须明白那位哲学家的说法是只承认事物的 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然后把这种观点同相对主义诡辩论联系联系起来,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单项选择题是全试卷中最简单、最容易回答的试题。应考者要答对每一道题,至少要把多数 题答对,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如果在单项选择题上丢分很多,这门学科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也是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五个选项构成。在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 意的。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

解答单项选择题应注意的前两项也适用于解答多项选择题,不再赘述。

多项选择题比单项选择题复杂,解答起来也困难。其主要特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的数目不确 定,即可能只有2个,也可能有3个、4个或5个。因此,多选、错选、漏选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将各个选项与题干的题意仔细加以比较,从中挑选出符合题意的,竭力防止多选、错选、漏选。

下面分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回答多项选择题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在多项选择题中,有的实际上是双项选择题,是同一问题的两方面内容。但由于不明确肯定只有2个正确选项,就增加了难度。如果能根据题干,确定其只有2个正确选项,就比较容易作出正确选择了。

例1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不同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不同

C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地位不同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同

E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同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E两项。从题干上看,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两种表现,因而此题 只有2个正确选项,这样就很容易找出D、E两项。

例2 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 相对主义诡辩论 D 唯心主义先验论

E 形而上学不变论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两项。从题干上看,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只能导致两种错 误观点,从而确定此题只有2个正确选项,然后根据对5个选项的含义的比较,就容易找出A 、B两个选项。

第二种情况:在多项选择题中,有些是双项选择题衍生出来的,如果能看出这一点,就可以断定它有四个正确选项,这样只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就可以答对此题。

例1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A 经验论的错误 B 唯理论的错误 C 庸俗唯物论的错误

D 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E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D、E四项。从题干上看,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庸俗唯物论与题干的题意无关。

例2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

A 庸俗进化论 B 改良主义 C 激变论 D 冒险主义 E 循环论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C、D。从题干上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 化论和激变论。庸俗进化论在政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激变论在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循 环论与题干的题意无关。

第三种情况:较为复杂的哲学原理包含多项内容,把这几项内容作为选项,就构成一道多项选择题。应试者只要把属于该原理的内容的选项找出来,排除不属于该原理的内容或其他内容的选项,就可答对此题了。

例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 生产方式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C、D、E四项。因为这四项就是生产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因。A项不是生产方式成为社会发展力量的原因,其自身的含义也不正确。

例2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 矛盾双方互相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 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C三项。这三项实际上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三种表现。D、E是错误选项,这两项是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第四种情况:有些多项选择题在选项中列出一些实际观点、问题或现象,要求应试者判明它们与某种哲学观点或原理的联系,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例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物是感觉的复合 C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D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E 心外无物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B、D、E四项。A、B两项都是把世界万物说成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D、E两项都是把世界万物说成在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中。所以这四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例2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同一性的表现的有

A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B 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没有内容

C 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D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E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C、D四项。矛盾的同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和相互转化。A、B两项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表现;C、D两项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表现。 E项与矛盾的同一性无关。

第五种情况:有些多项选择题涉及几个章节的若干原理,或者是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回答 这种多项选择题需要对哲学原理有全面理解,达到融汇贯通,并且能分析复杂的实际问题。

例1 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来,办了三个钒矿厂,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放大量钒烟,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 肤病。从哲学上看,这一做法违背了

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E 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E三项。这三项涉及的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理。题干所说的做法A涉及的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B涉及的是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这两项容易选对。E项则较难选对,如果认识不到办钒矿厂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环境保护和村民健康是一种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就容易漏选E项。

例2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收"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E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D、E三项。该题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律问题,一个是真理问题。A、B、C三项是规律问题。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 能为力的,规律的作用也不是无条件的,所以只有A项是正确选项,B、C两项是错误选项。D 、E两项属于真理问题,都与题干的题意相符,所以都是正确选项。

三、简答题

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与论述题相比,要求考生回答的内容比较简单。回答简答题要注意 以下几点:

(1)观点正确,论点全面。回答问题要防止观点错误、遗漏论点。

(2)逻辑严密,语言通顺。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叙述清楚。切忌层次杂乱,表达不清。

(3)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对论点既不可不作任何说明,过于简单;也不可分析说明过多, 显得繁琐。

下面分两种情况举例说明回答简答题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在教材中有明确答案的简答题。这种题占多数。答这种题,就是按教材中有关的答案回答出来。

例题: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质。

【答案要点】: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人口状况与之相适应。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加速社会的发展,反之则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第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第三,人口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其次,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婚姻家庭形式。

第二种情况:有的简答题虽然在教材中有明确答案,但涉及不同章节,需要应试者把有关章节联系起来,自己重新组织论点,写出答案。

例题:简述认识主体与主观意识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要点】:

(1)认识主体与主观意识的区别: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意识性。主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如果把认识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就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2)认识主体与主观意识的联系:主观意识是认识主体的一种属性,即意识性。人具有意识,才能作为认识的主体而存在。

四、论述题

论述题也属于主观性试题,重在考核应试者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观点正确, 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分析恰当。与简答题相比,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

(1)观点要全面系统,论据要充分,对论点的分析要深入透彻,观点不得有遗漏,也不能只有观点,缺乏论据,没有分析。

(2)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由于论述题大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所以既不能只讲 理论,不联系实际,也不能只讲实际,没有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际之间要有内在联系,防 止把毫不相干的理论与实际硬扯在一起。

下面分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如何回答论述题。

第一种情况:运用某一哲学原理分析某一实际问题,这是比较简单的论述题 。

例题: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1)任何真理都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是 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内容,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 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 认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2)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实践证实了的客观真理,因而具有绝对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因为它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 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 阶级自由化倾向。

第二种情况:有些论述题要求应试者从具体问题、具体理论观点或具体阐述中,找出其哲学 理论依据并加以分析论述。这类题难度较大。回答这类问题要对具体问题、具体理论观点或具体阐述进行分析,看它们与哪个哲学原理联系最紧密,还要注意到这类题涉及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原理,而可能是两三个哲学原理,所以思路要开阔一些。指出相关的哲学原理之后,还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论述,不能只摆出哲学原理就算完事。

例题 试述提出"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quot;这一科学论断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 。

【答案要点】:

(1)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个原理要求我们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 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低,发展又 不平衡,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第二个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 理的指导下分析研究特殊性。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共性。我们必 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具有自己的个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 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提出这一科学论断的现实意义:确定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解决中国一 切重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有利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quot;这个根本问 题,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避免重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

例2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 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 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 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试说明这段话包含的哲学 道理以及坚持这种学风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证明了 的普遍真理,我们的事业必须以此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重在应用,联系我国当前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析和解决当前遇到的新问题,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离开时代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来谈马克思主义 ,没有意义。

(2)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决改革开放中的各种 问题,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如果违背这种优良 学风,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三种情况:有些论述题要求应试者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中阐述理论。在回答这种 论述题时,要既对实际进行分析,又对理论进行阐述,不可只分析实际问题而不阐述理论。

例题: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 致性。

【答案要点】: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作用的一致性。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达 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 础的变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客观必然性,体现 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所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2)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 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 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 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地发挥,从而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 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以上阐释的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都要在应试者通过刻苦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考试大纲要求 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加以有效应用。单纯靠懂得答题 方法,是不能答好题的。既要学好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又要学会答题的方法,才能在考试 中取得好成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