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01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2001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课程代码:1004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鲁迅一生写得最多的是杂文,前期有《坟》、______、《华盖集》、______四本杂文集。

2.1918年周作人发表《_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3.______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4.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独幕话剧是胡适创作的《______》。

5.在初期象征诗派诗人中,______是全面探索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全力创作、实验象征主义诗歌的探路者。

6.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是为创造社后期,主干人物思想发生变化,宣传和倡导______文学。

7.殷夫写了纪实诗《______》,这“算作是一个‘阶级’的告别辞”。

8.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______》、《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9.抗日战争时期巴金创作了系列中篇《______》三部曲。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女神》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出版了四本诗集,其中反映大革命失败后诗人对革命运动仍然充满坚定信念的诗集是(?)

A.《恢复》?B.《星空》?C.《前茅》?D.《瓶》

2.执着地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小说作家是(?)

A.张爱玲?B.巴金?C.郁达夫?D.郭沫若

3.朱三太、张寡妇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秋收》?B.《丰收》?C.《林家铺子》?D.《倪焕之》

4.下列哪篇小说体现了郭沫若所受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A.《落叶》?B.《残春》?C.《司马迁发愤》?D.《女神》

5.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

A.叶绍钧?B.许地山?C.王统照?D.冰心

6.在中国诗坛上又一次异军突起,以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作引起了文坛的注目,被称为“诗怪”的诗人是(?)

A.郭沫若?B.冯文炳?C.李金发?D.冯至

7.塑造二诸葛这个艺术形象的作者是(?)

A.张爱玲?B.赵树理?C.周立波?D.丁玲

8.指出下列属于“民族主义文学”的成员(?)

A.胡秋原?B.王平陵?C.路易士?D.刘呐鸥

9.指出下列属于京派的成员(?)

A.沈从文?B.郁达夫?C.李金发?D.刘半农

10.40年代新歌剧的代表作是(?)

A.《白毛女》?B.《刘胡兰》?C.《赤叶河》?D.《王秀鸾》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刚开始时,话剧被称为(?)

A.新剧?B.中剧?C.文明戏

D.国剧?E.戏剧

2.指出下列鲁迅杂文集中属于后期的创作(?)

A.《坟》?B.《热风》?C.《华盖集》

D.《三闲集》?E.《而已集》

3.指出下列属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学衡派的成员(?)

A.梅光迪?B.章士钊?C.胡先

D.高长虹?E.李涵秋

4.造成巴金《寒夜》中人物曾树生出走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希望的诱惑?B.汪文宣的打骂?C.婆媳不和

D.对战争的恐怖?E.绝望

5.下列作品与题材的搭配中,正确的有(?)

A.《春蚕》-农村题材?B.《沉沦》-革命题材

C.《边城》-爱情题材?D.《少年漂泊者》-妇女题材

E.《二马》-科幻题材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月社

2.老通宝

3.“闲谈体”散文(林语堂)

4.《金锁记》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女神》的思想内容简说。

2.简述《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色。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试说《尝试集》的形式艺术特点。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1004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热风》?《华盖集续编》

2.《人的文学》

3. 1921年

4.《终身大事》

5.李金发

6.革命

7.《别了,哥哥》

8.虎符

9.《火》(也称《抗战三部曲》)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2.C?3.C?4.B?5.B

6.C?7.B?8.B?9.A?10.A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C?2.DE?3.AC?4.AC?5.AC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1925年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为新月阵地。1926年徐、闻在副刊上辟《诗镌》专栏(周刊),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闻氏发表《诗的格律》,提倡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 茅盾小说《春蚕》中的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俭朴,忠厚老实,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对生活十分执着的韧性和忍受精神。他搞不清是什么力 量把他们一家推到了水深火热的深渊,只是凭直觉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之类。老通宝的悲剧就在于时代变了,而他 的思想一点未变,仍然因循守旧,处于一个僵化封闭的封建意识的王国里。他的悲剧正是中国老一代农民固有的历史惰性。

3.“闲谈体”散文 (familiar style的意译)体式是林语堂所创造(或倡导)的,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他在《论小品文笔调》中说,“盖此种文字,认读者为‘亲熟的’故交,作 文时略如良朋话旧,私房娓语”,故又称“娓语体”、其长处是在“笔墨上极轻松、真情易于流露”,取的是“闲适笔调”。通过林氏倡导,提高了闲话风散文的文 体地位。内容上“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形式上尺牍、日记、随笔、议论,不拘一格。

4.张爱玲于40年代创作的小说。小说通过 主人公曹七巧的婚姻悲剧,刻画了她的人性如何被金钱腐蚀和扭曲,同时也描写了这个过去的被牺牲者如何在变态心理的支配下继续制造着她的牺牲者。小说采用高 超的艺术手法展示了洋场社会内空虚、腐烂、堕落、变态的灵魂,使其成为了作者的代表作品。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在创作中他张扬自我,尊重个性,要求个性彻底解放,并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

(二)反抗、叛逆和创造精神的歌唱。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黑暗的现实,激发诗人的反抗、叛逆的精神。在反抗中“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是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歌唱。

(三)爱国情思的抒发。诗人在忧国之时更多地是对祖国新生抱着热望。《凤凰涅?》便是象征中国的再生。《棠棣之花》中希望自由之花,开遍中华。

2.《上海屋檐下》是夏衍于193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作者利用上海弄 堂房子的特殊结构,将五户人家用一个场景画面,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剧作的情节,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视角,减少了场次,突 出了主题,而且大大加强了舞台的生活实感。剧中几乎不采用人物上场下场这些常见的戏剧手段,剧情的叙述只是依靠各条线索穿插交替的手法。此外,作者还把剧 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气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如黄梅天一样晴雨不定、郁闷阴晦的政治气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 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这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使剧作收到了极其强烈的戏剧效果。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A 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这表现在,第一,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毫无讳饰,深入地状写 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到达的思想境界。第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 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第三,《呐喊》、《彷徨》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 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

B 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在丰厚的中外文学修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墨守成规,不模拟仿造,而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大胆创新,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C 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形式服从于性格刻画和主题表现。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

2.胡适诗集《尝试集》在形式艺术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胡氏主张“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如《老鸦》:“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诗句质朴无华,明白如话,引俗言俚语入诗。

二、平实、冲淡的意境。如《蝴蝶》等,均以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入诗,含而不露,意境冲淡。又如《湖上》写出湖光夜色中的一星“萤火”,显出恬淡、平实,又不失清新的境界。

三、在诗形和用韵上,多是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如《希望》、《威权》等,诗句参差错落,实践着“诗可无韵”的见解。

总之《尝试集》为“诗体大解放”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当然胡氏诗艺不免幼稚,缺少回味和想象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