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卷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2003年4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卷

2003年4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卷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课程代码 018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 )

A 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 B 公众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

C 公众与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 D 组织与公众 之间的传播沟通

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

A 组织 B 公众 C 传媒 D 个人

3.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 ( )

A 巴纳姆 B 伯尼斯

C 艾维。李 D 格鲁尼格

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有业和科学,最早产生于 ( )

A 英国 B美国 C 德国 D 中国

5. 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 ( )

A 1948年 B 1955年 C 1975年 D 1978年

6.下列关于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公关理论整合法 B 公关实务专业法

C 公关教育通才化 D 公关地位战略化

7.从理论作用上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 ( )

A 中介的角色 B 核心的角色

C无足轻重的角色 D 基础的角色

8.《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 ( ) A 199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 1991年

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 )

A 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B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D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10.下列公众对象中,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前强的是 ( )

A 政府公众 B 社区公众 C 顾客公众 D 内部公众

11.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 (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 定型作用

12.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 ( )

A 高级需要 B 低级需要 C 优势需要 D长远需要

13.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流行涉及的范围很狭小 B 流行是少数人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C流行是一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现象 D 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

14.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传播技术因素系列的是 ( )

A 社会的发展水平 B组织的机构设置

C 印刷媒介 D 工作方法选择

15.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

( )

A信誉度 B美誉度

C 知名渡 D 可信度

16.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方式是 ( )

A 进攻阶段 B 防御型公关

C建设型公关 D 维系型公关

17.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 )

A 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 B 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

C 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

D 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18.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 )

A 拉斯韦尔 B 麦克卢汉 C 拉扎斯菲尔德 D 麦库姆斯

19.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 ( )

A 报纸 B 杂志 C 因特网 D 广播、电视

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 )

A 公众代表座谈会 B资料分析 C 民意测验 D 利用新文媒体

21.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 ( )

A 劳资矛盾引起罢工 B地震引起大楼倒塌 C 重大盗窃事件发生 D有意诬陷引起报道失误

22.公共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

A 推销产品 B提供服务 C赢利 D推销组织形象

2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明民显随意特征的是 ( )

A口头语言交流 B报告 C谈判 D演讲

24.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 )

A标准字 B象征图案 C标志 D企业广告

25.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 )

A市场调查 B 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效果测定

26.再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中,最基础的形式是 ( )

A形象的整合 B 关系管理的整合

C功能的整合 D认知的整合

27政府公关首先面对的客体是 ( )

A机关内工作人员 B 国家权力机关

C各社会阶层和团体 D广泛的国际公约

28.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 ( )

A 促进公众的认知 B提高政府的知名度 C提高社会效益 D提高政府的美誉度

29.以下各项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 ( )

A信息交流职能 B沟通协调职能

C 决策指挥职能 D形象塑造职能

30.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 ( )

A与临国建立友好关系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 D树立政府形象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1.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 ( )

A 社会发展状态 B 社会关系状态 C 社会阶层状态

D 社会舆论状态 E 社会结构状态

32.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 ( )

A 人性文化的兴起 B 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 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E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

33.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 ( )

A 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 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D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有资产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34.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坚持的原则有 ( )

A 科学管理理论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因人施教良好的组织形象 D因材施教

E 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35.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 ( )

A 需要和动机 B 兴趣 C 性格 D气质 E经验知识

36.一般来说,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

A 认知 B情感 C意图 D 知觉 E需要

37.组织自我形象分析一般包括 ( )

A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B组织拟态的调查分析

C 员工阶层的调查分析 D 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E 决策阶层的研句究析

38.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 ( )

A 选择性标识 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注意

D选择性理解 E选择性分析

39.社会公益活动的公关意义体现在 ( )

A 社会公益活动体现了组织的社会责任感

B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了社会对企业组织的了解

C社会公益活动增进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好感

D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企业创组织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E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净化组织的灵魂

40.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 ( )

A 形象广告 B 公益广告 C 关念广告

D 促销广告 E响应广告

三。解释概念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危机处理 42.社会社区 43.公关社会效益评价 44.主题线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46.公共人员应具备哪些公关意识?

47.如何树立现代公众意识?

48.简述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实务的内容。

五、论述题(10分)

49.论组织建立良好的名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 某大型商场开业在即,为使企业开业伊始便有较高的知名度,企业策划了一个别出心才的活动,以期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开业当天,在商场外搞抛发礼券活动,每 张礼券500元,共抛售1000张。活动当天,先后有数万人参加了挣抢礼券活动。受活动影响,商场周围交通被迫中断,结果导致市政当局和部分的不满。同 时,活动本身秩序失控,导致一些人被挤伤。对此,当地几家媒体对活动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尽管活动的开展客观上使企业有了知名度,单知名度带给企业的 却是企业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问题:用掌握的公关知识对该商场的开业活动加以评价。

公共关系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 018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A 3.C 4.B 5.B 6.C 7.A 8.B 9.B 10.D

11.D 12.C 13.D 14.C 15.C 16.C 17.D 18.C 19.C 20.C

21.A 22.D 23.A 24.C 25.A 26.D 27.A 28.C 29.C 3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BD 32.ACDE 33.BCE 34.ABCDE 35.ABCDE

36.ABC 37.ACDE 38.BCD 39.ABC 40.AB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

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前者是危机事件的一种特殊形态,后者是指处理危机的

一种方法。

42.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及居民等。

43.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就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有关的活动事项作出正、反

两方面的分析报告,用一定货币量来反映和衡量公关的社会效益。

44.作为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一种实施方法,主题线法是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

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①首先,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则是个人;

②其次,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③再次,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处理的是组织事务与公众事务,而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

④最后,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强调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46.①塑造形象意识;

②服务公众意识; ③真诚互惠意识 ④沟通交流意识; .

⑤立足长远意识; ⑥创新审美意识。

47.组织无论制定目标和政策,还是从事管理和经营活动,都必须高度关注公众利益,

倾听公众意见,满足公众需求,加强与公众沟通,争取公众

理解、赢得公众支持。

48.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实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办好企业公共关系内刊; ②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 ③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传播媒介,组织发动企业内部的传播沟通活动; ④重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沟通;

⑤培养企业文化。

五、论述题(10分)

49.名流公众是指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它是社会组织的重要公众。

建立良好的名流关系的目的,是借助名流的知名度扩大组织的公共关系网络,扩大组织的公众影响力,丰满组织的社会形象。其意义和作用包括:

①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知识和专长;

②借助于社会名流的关系网络;

③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社会声望;

因此,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关注自己的名流公众,努力与名流公众建立起良好关系,这是组织现代公关必不可少的内容。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①该商场的本意是通过抛发礼券这种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特定心理,引发消费者兴趣,吸引消费者参与;同时,这一形式又富有新闻价值,可以引起媒体的关注,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②策划新闻事件要想成功,应以不损害公众利益为前提。该企业所策划的活动

尽管有新闻价值,但由于活动组织不当,加之此类活动自身的局限性,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地给公众利益带来伤害。

③策划新闻事件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但不应以损伤组织的美誉度为代价。

该案例的问题恰恰在于背离了这一基本要求。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