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元代历史剧的倾向
元杂剧里有不少以历代军事、政治斗争或文人为题材的历史剧,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历史剧,或则流露出金、宋文人士大夫的故国之思,或则表达了古代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或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多带有强烈的现实感。其中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成就最高。元代前期历史剧中的大量水浒戏,都是借水浒好汉扶贫济弱、除暴安良,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表达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如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其代表。还有一些以前代文人事迹为题材的作品,如王伯成的《贬夜郎》写李白,这些杂剧都多少表露出文人对于前途的绝望情绪和鲜明的归隐思想。
后期历史剧则更多地通过对古代“圣君贤相”、“忠臣义士”的表彰,要求恢复儒家仁政,振兴封建伦理,以挽救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如杨梓的《霍光鬼谏》等。以文人为题材的作品着重表现文人对仕途黑暗的怨愤和对功名富贵的热望,宫天挺的《范张鸡黍》是其代表。
2.简述元后期散曲的特点
后期散曲创作在数量上比前期更多,反映社会生活更广泛,作品多讲究清秀华丽、缠绵婉约,或多或少地带有江南文学传统的妩媚色彩。但后期总的创作倾向出现诗词化、规范化的倾向,风格趋向雅正典丽,更注重字句的锤炼、对仗的工整和典故的运用,逐渐失去了前期散曲所显示的民间文艺通俗平易的特色和质朴自然的意趣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等。
3.简述《琵琶记》结构布局的特点。
《琵琶记》在结构布局上,成功地运用了双线并进、交错映照的手法,以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构成两条线索:仕途与穷途,京城与乡村,富贵与贫贱,安乐与悲苦……两相映照,交错穿插,形成强烈的对比,并逐渐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如,写罢蔡父临死前大骂伯喈不孝,就写伯喈自叹“他乡游子不能归,高堂父母无人管”;写罢五娘兜土筑坟,立即写伯喈对月怀亲……这种一以贯之的往返映照,奠定了中国戏曲自由串联时空的流线型结构的艺术格局。这一结构给人一种立体的、流动的、联想的审美感受,构成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