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概说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1.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最早研究城市现象的是城市地理学。
2)18世纪60年代的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革命,即城市经济学逐渐形成。
3)20世纪初城市社会学成为社会学分支。
4)19世纪中叶,城市政治学形成。
2.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或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3.城市的特点
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2)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1)城市总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这集中体现在城市管理职能上。
(2)城市的聚集性使得社会政治权力总是集中于城市而作用于乡村,城市政治权力与政治组织构成城市对周边区域实施管理职能的基础。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城市的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亚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1)第一次社会分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2)第二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3)第三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末期——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
2)城市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城市形成的直接动力。
(1)战争性质的变化,构筑高大厚实的城墙取代以防范野兽或小股复仇者为目的的壕沟,“城”的空间形态得以形成。
(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对居住区域的改造,使“城内”文明有了“城外”文明更快的进步,标志着城市萌芽的发生。
(3)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产生了部落城堡向“城邦”的过渡。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原始公社解体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代背景奴隶社会,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
2)中世纪城市阶段——公元476年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特征: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1640年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三个世界同时并存的时代,特征:——P24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1.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的内涵,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德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中最先使用“城市化”一词。
2)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活动向城市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2.城市化的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世界进入城市化时代,主要特点是:
1)增长迅速而持续,在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35倍。
2)城市化发展主流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2)英国在1850年成为第一个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国家。
(3)世界发达地区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城市化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同时期 发达国家,而且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5)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70%,发展国家则约为30%。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区于下降。
小结:城市化的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总的趋势在图形上表示是象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
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书中都是单一指标。
1)城市化的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可以通过城市人口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2)最简明、最容易得到的、可比性最强,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公式为:
PU=U/P×100% [U——代表城市人口;P代表——总人口]
3)城市化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
(1)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
(2)城市数量增长的速度、通常对城市化速度的衡量采用的第一方面的指标。
4)城市化的质量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是多指标的测评,但属于单一指标,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是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
二、城市化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现实前提,产生的动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才真正成为城市化的现实动力,主要表现在:
1)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财
2)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物
3)为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人
4)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供、产
5)为城市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销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
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又是直接导因:
1)劳动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劳动力市场化为劳动力人口在空间迁移的同时实现社会职业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三、城市化的类型及其内涵
1.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存在两类城市化状态:
1)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
2)消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包括两种:
(1)过渡城市化,又称为过量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失控和城乡发展失调。
(2)低度城市化,又称后滞型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主要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的政策: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投资政策和社会管理领域的人口法制政策。
2.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
1)向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中心聚集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展的初期的基本方式,又称为低级阶段。
2)离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状态,出现在城市发展后期出现的方式,又称为城市化的中级阶段;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两个方面:
(1)城市郊区化,又称郊区城市化,简称郊区化,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包括:人口外迁、工业外迁、零售业外迁。
(2)逆城市化,又称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首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鸦片战争后,在沿海、沿江、沿线相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城市,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开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真正起步,中国城市化水平包括:
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2.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1958年—1965年]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在这一阶段中逐步形成的户口管制、限制人口流动、知识青年回乡、以分散为特征的“三线”建设,以及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城市为主导,即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为主导型,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
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中国城市化选择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是中国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双重模式。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世界上出现过的农村劳动力转换方式主要有:
1)英国圈地运动方式;
2)德国容克赎买方式;
3)美国农民自由迁移方式;
4)苏联指令迁移方式。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影响社会剩余农产品的数量、能力和资源、就业岗位的数量三个途径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的方针
中国城市化的方针是: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包括建制镇)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方针表明城市化的合理性标准或目标是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具体表现为:
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控制100万人口以上的人口数量,主要包括:
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
2)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
2.强化中等城市的观念,发挥期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我国中等城市的是指非农业人口数量在20万至50万的城市),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2)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
3)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协调,城市化的发展有两个方式:内涵式,适用于大城市的发展和外延式,适合于小城镇的发展。
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我国的小城市包括不足20万非农业人口的市和建制镇。
1)小城市是城市序列的最末一位,其中建制镇又是“乡村之首”。
2)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其发展能充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缓解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给社会造成的冲击。
(2)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小城市的发展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直接、最广泛的推动力。
(3)有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我国城市体系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三级城市网络,地方性城市网络的结节点就是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