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10月《外国文选》串讲资料(北师大版)(5)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05年10月《外国文选》串讲资料(北师大版)(5)

05年10月《外国文选》串讲资料(北师大版)(5)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高老头》 (法国)巴尔扎克 (重点)

1.作者现实主义的表现:就是他的全部小说的总的创作方法《人间喜剧》。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高老头这个形象的:现实主义。

3.强化人物情欲,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

4.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环境与人的关系,金钱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淡,社会的残酷使人物性格发生转变。善于通过描写人与环境的关系来完成人物性格转变的过程。

《双城记》 (英国) 狄更斯

1.探讨社会危机的原因:爆发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原因是贵族压迫广大劳苦大众的结果。

《死魂灵》 (俄国) 果戈里

1.乞乞科夫收购死魂灵,普柳什金守财奴、吝啬鬼。

2.死魂灵的双关意义:

a.“死魂灵”分别指的是死去的农奴和行尸走肉般的农奴主。

b.俄语中的“灵魂”和“农奴”是一个词,语义双关。果戈里用这个双关语一方面表现买卖死魂灵的投机勾当,另一方面隐喻真正死去的灵魂的是那些占有灵魂(农奴)的地主。

3.自然派:果戈里继普希金之后开创的俄国新的文学流派,不同于法国的自然主义,实际上是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对俄国专制农奴制进行批判,

4.艺术特色:幽默、夸张、尖刻的讽刺风格,笔调诙谐,却包含了作者的心酸,形成独特的果戈里风格“含泪的笑”。

《罪与罚》 (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 (重点)

1.作品内容紧扣小说的标题:“罪与罚”; 在此文中的罪,不是指有罪恶的念头之类的,而是指确实有杀人的行为。拉斯柯尼科夫杀人的一个动机是生活所迫,更大的动机是想当超人,一种革命的思想、理由。罚是良心对人的真正的谴责。

2.拉斯柯尼科夫的形象:他是学法律的大学生,极其穷困,铤而走险,然而良心为泯,所以精神又备受煎熬。他是19世纪俄国贫困知识分子的典型。既带有贫困生活所引发的对社会的、自然的、原始的愤怒,又混杂着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注意、平民革命注意(实际还有共产主义)的各种社会思潮,既有传统宗教长期培养的“善”和“爱”,又对充满不平的社会无比仇恨。

3.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描写人物内心心理大师,尤其描写变态心理和潜意识上远远超过托尔斯泰,思德卡尔等心理描写大师;他对社会采取批判态度,是现实主义,但是由于他采用的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特别是深入到荒谬的变态的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荒诞的非理性的格调,体现了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否定,开创了现代主义先河。所以说他既是俄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也开创了后来的现实主义的先河。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