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这一章出大题目不太可能,中型题也不太复杂,难点是把提到的诸部史著要弄清楚,作者是准,体裁是什么,反映的内容是什么,不能混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1、远古传说是我国史学的源头;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录。
2、《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方性质的历史记载,主要记录了商、周王朝的大事。
3、《诗经》里的《大雅》有部分诗篇反映了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4、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候国都有了国史。《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为编写成的编年体史书;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5、秦汉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史记》首创了纪传体的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群象,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标志着史学的独立发展;《汉书》断代为史,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世以《史记》为通史的开山,《汉书》为断代的初祖。
6、荀悦的《汉纪》开创了编年体断代的先例;刘向和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开创了中国目录学。
7、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史学出现重要转折,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较大。二十四部正史中有八部修成于唐初。
8、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是史学的总结性著作。
9、《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10、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1、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的结合。
2、《隋志》史部将史籍分为13类,即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等。
3、二十四史:是一部珍贵的历史巨著,上至黄帝时期,下至明末,长达4000余年。
4、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其优点是史事与时间相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念。《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以鲁国为主;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荀悦的《汉纪》是关于西汉一朝的编年体断代史。袁宏有《后汉纪》。《资治通鉴》也是编年通史。
5、起居注按时间顺序专门记载帝王的言行;实录是历代所修的每一帝在位期间的编年大事记。
6、纪传体始于《史记》,后有《汉书》。《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汉书》改为纪、表、志、传四体。
7、纪传体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流行的史书体裁。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8、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9、唐代杜佑的《通典》记载历代制度沿革。南宋史学家郑樵有纪传体通史《通志》,其得意之处是其中的二十略;宋末元初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记录至宋代的典章制度。以上三书合称“三通”。
10、纪事本末体是又一种史书体裁,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11、史评指评论历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史评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批评史事,一类重在批评史书。
12、《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也是一个代表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一是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二是以古为镜,经世致用;三是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四是德识为先,才学并茂。(简记:学古实德。要记牢,可能出中型题甚至大型题)
2、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潮。
3、以古为镜就是要通过研究历史来发挥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4、刘知几提出史学三长是指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和史识三长。史才是指修史的才能,主要是指历史编撰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才华和能力;史学是指占有史料和掌握历史知识;史识是指史家的历史见识、见解、眼光、胆识等。章学诚指出还要有史德,即著史之心术。
5、史学家必备的素质是秉笔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