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文学生产文学生产是指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简言之即文学产品的生产,如文学书籍、报刊、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电脑光盘等。
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文学消费的作用(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消费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
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文学传播发展三阶段(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文学的口传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口传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有利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二是口传方式主要靠语言进行,部分靠非语言符号如手势、表情、姿态等进行,因此它是视、听结合的复合符号的传播,比文字传播具有更大的信息量,三是口传方式使传播内容不能以物化形态固定下来,相反它在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中处于不断的变动、修改、丰富、补充状态;书写印刷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书写印刷传播方式是非直接的单向信息传递,二是文字符号的单一性与非直观性;电子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影、电视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二是影视提供的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和,三是与语言文字、印刷术的发明不同,电影、电视从它们诞生的那天起,就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世界性与商业化的倾向。)
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第二节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观条件
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接受者的主体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素质,二是接受心境;前者指文学接受者的素质,包括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后者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和接受效果;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即接受者的兴趣、接受者的审美心态、接受者的对话愿望;阅读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审美和娱乐的动机,二是求知与受教的动机,三是批评与借鉴的动机。
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相对于读者而言的一定的条件,一是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二是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三是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
期待视野与预备情绪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读者的期待视野是一种“前理解”的心理状态,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具体分为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与价值的期待三个层次。)预备情绪(预备情绪是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是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具有审美性、朦胧性与期望性三个特性。)
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包括个人性与集体性两个互相渗透、交融的审美层面。)同化与顺应(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对文学作品采取两种主要的应对方式,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就得到强化和巩固,同化是接受者首先采取的本能性的心理行为,他总是从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去领会、解释与评价作品;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和更新的作用。)
召唤结构与接受的创造性召唤结构(作品的召唤结构是指留下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接受的创造性(接受者的创造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品形象的具体化,二是作品情感的再度体验,三是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
第四节 文学接受效果
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影响审美效果的因素首先与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和审美需要密切相关,其次与接受客体即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相联系;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二是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三是认识空间的拓展,四是人格境界的提高,五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心灵沟通与社会交往心灵共鸣(心灵共鸣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与作家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的情感沟通,也指不同的接受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的激动、兴奋的审美体验,心灵共鸣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接受者,当他们阅读同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时,也会产生大致相同或相类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体验;共鸣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性情感的相通性,二是审美体验的共同性。)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评价。)
第五节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文学批评的意义(从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具有规范、引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从文学批评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接受者深入理解作品,对接受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从文学批评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通过作品的分析、评价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发生实际影响。)文学批评的方式(审美体验、理性分析、价值判断。)文学批评的方法(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评点式批评等;西方当代的批评方法,主要有英美新批评派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结构主义批评等;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是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是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