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外文史”背记图表、背记精华2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07年“外文史”背记图表、背记精华2

07年“外文史”背记图表、背记精华2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论述:

一、从《哈姆雷特》看莎剧艺术成就或特征

1)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真实性);

2)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

3)丰生与冲突关,冲突由人物性格决定;

4)打破古代戏剧框,悲剧、喜剧因素结合;

5)刻画人物的成就:

(1)多面性、复杂性;

(2)性格不断变化发展;

(3)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

(4)内心独白;

6)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两万以上,“莎化”;

二、哈姆雷特的形象及意义

1)思想进步性。人文主义;

(1)对人……

(2)对人与人关系……

(3)多才多艺……

2)弱点:忧郁,原因:

(1)客观上:反动强大;

(2)人文思想本身的局限性;

(3)脱离群众;

(4)旧思想束缚;

3)意义:

(1)典型性,是西欧早期资文学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特征,反映了他们的斗争和悲剧命运;

(2)反映了人文理想与英国现实的矛盾,时代先进力量与社会恶势力的斗争;

三、为何说《克》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1)每个时期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文学;

2)批判古典美学规定悲喜剧不可逾越、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截然分开;

3)他的真实不是典型化,而是加强色彩印象强烈的形象;

四、《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思想内容

1)矛头直指普鲁士政府的反动统治;

2)以三个圣王影射神圣同盟;

3)揭露和讽刺当时所谓反政府的资自由主义派别;

4)嘲讽了庸俗的资产阶级市侩;

5)热爱祖国,怀念拿破仑;

五、狄更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

1)继承了菲尔丁的现传统,揭露和讽刺;

2)题材广泛;

3)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风趣的幽默手法,塑造众多形象,特别是个性鲜明社会意义的中下层小人物

4)重视道德作用,强调写感情;

5)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情;

6)浪漫主义成分:对比、夸张、象征等;

六、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

1)屈才平常、截取典型,以小见大;

2)不直接表态,通过故事本身;

3)构思与布局的巧妙,如《项链》;

4)细节描写准确、细腻;

5)语言准确、明晰、生动;

七、惠特曼《草野集》新形式

1)采用自由体,完全摆脱旧套,自然流露、自由发挥;

2)重复、排比、平行加强节奏、气势;

3)诗潮下面有潜流:

(1)内容:政治热情和哲理探索;

(2)形式:雄浑、直率、奔放和深沉、含蓄以致神秘色彩;

4)音乐的精神……

5)缺陷:毫无疑义的狂喊、半通不通的外文词汇、人体器官的罗列……使《草》粗糙和笨拙;

九、《沙恭达罗》的艺特

1)情节线索即单纯又曲折,戏剧性;

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人;

3)语言丰富多彩、清新优美、抒情性;

4)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关心的生活问题;

十、《源氏物语》的思想内容

1)通过对光源氏及周围女性生活,反映……;

2)透过宫廷生活,看得淫荡糜烂的生活方式给贵族带来的悲剧结局,展示了贵族之间宫廷内部的矛盾,揭示了贵族阶级精神颓丧的过程;

3)反映了一夫多妻制度下广大日本妇女的悲惨命运,大贵族专制必然衰亡;

十一、《吉檀伽利》的思想内容和艺特

1)思想内容

(1)日夜盼望与神相会、结合,合而为一,达不到的痛苦和达到的快乐;

(2)神在穷人总歇足,泛神……

2)艺术

(1)充满哲理,但抒情很浓;

(2)直抒胸臆,似水中花……给人朦胧感;

(3)想象奇特、韵律优雅;

十二、戈拉形象

1)身为爱国者协会主席、印度教教徒青年领袖,刚直不阿;

2)有明显的宗教偏见;

3)思想变化的三个阶段:

(1)在农村,看得教派纷争危害、目睹劳动者冲破宗教偏见一只反殖;

(2)爱上梵教姑娘苏查丽达;

(3)得知自己是爱尔兰人;从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变成了爱国主义者

十三、驹子的形象

1)日常生活:写日记、读小说、练三弦。生活态度认真、意志顽强、具有进取心;

2)爱情:爱上岛村。既有纯真又有畸形;总之,作为一个艺伎,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形象,而是有一定进取心的艺伎形象;

3)典型意义:

同情的笔调表现了社会底层艺伎的悲惨命运,表现她的进取精神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

十四、川端康成的美学特征

1)热心探求美的作家:

(1)常以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为背景,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结合,水乳交融;

(2)又常以美貌的青年女子为中心,以她们对爱情和艺术的追求为主题;

2)擅长表现悲,作品充满失意、孤独、感伤结局悲剧色彩。如《雪国》……;

3)美与悲联系一起表现,既美且悲、愈美愈悲、……、因悲方美、……的独特格调,抒情味浓、感染强;

4)这种格调的形成同作者的家庭背景有关又和《源》的“幽情”西方现代派普遍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