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情报学概论”串讲资料(2)_文学-查字典自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自考网 >> 文学 >> 07年自考“情报学概论”串讲资料(2)

07年自考“情报学概论”串讲资料(2)

发布时间: 2016-06-29 来源:查字典自考网

5-3报道服务:信息中心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和信息,经过加工、整理研究之后,及时准备而又全面地报道出去的过程就是报道服务。

5-4参考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是以个别解答的方式,针对用户的提问,为用户提供有关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调查方法等信息的一种服务方法。

5-5定题信息服务:简称SDI,是信息系统根据用户的咨询提问单,主动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的信息提供。

6-1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贮、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

6-2文献计量学:是以各类文献为基础,采用数学的方法,对文献规律,文献科学管理及科学技术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6-3文献老化:是指文献内容日渐陈旧,其利用价值逐渐减弱,甚至最终完全丧失其利用价值。

6-4引文耦合:是指当两篇论文共同引用了一篇或数篇相同的文献时,则称这两篇文章具有引文耦合关系。

6-5洛特卡定律:在某一时间里,具有论文数X的著者频率Y与X的平方成反比。

6-6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载体,是各种文献资料的总称。

6-7不同加工层次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1)零次情报

a、是正式经过物化之前的情报,是形成一次情报之前的情报形态。包括口头发表、私人通信、实物展示。

b、数量大、直接性、瞬时性、针对性、适用性、反馈及时。

(2)一次文献

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造的文献,又称原始文献。

(3)二次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整理以后而形成的一类文献,是专门提供情报线索,供人们查阅信息来源的信息源,也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检索工具,检索类信息源,分为书目、索引和文摘。

(4)三次文献

是在一次、二次文献的基础之上,经过分析研究和综合概括而成的一类文献,主要有综述、百科全书、手册等。

6-8不同载体形式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1)印刷型信息源

(2)缩微型信息源

(3)视听型信息源

(4)机读型信息源

6-9口头信息源:是以声波为载体形式交流传播的信息源,其主要传播形式有对话、口述、报告、洽谈等。

6-10图书的种类及其特点?

(1)专著

a、是指就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内容比较专深的科学著作。

b、情报量大、密度高。

(2)教科书

a、是各高等院校和专业的教学用书。

b、其观点的表述、事实和材料的运用和概括理论体系等方面也有其深入浅出,运用合理,全面完整的独到之处。

(3)工具书

a、又称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检索需要,广泛地汇集有关的知识材料,并按特定的方法排检,以提供资料和线索的专类图书。

b、分为:知识性工具书、资料性工具书、检索性工具书。

(4)科普读物

是一类以向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而编撰的图书。

(5)文集

是由多篇文章汇辑而成的图书,按作者的数量可将其分为单一作者文集和多作者文集。

6-11专利文献:是在专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官方文件和有关出版物的总称。

7-1信息社会:就是信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社会。

7-2信息交流:是指人们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进行知识、消息、数据 和事实的有效传递。

7-3比较信息交流各种模式的特点?

(1)非正式交流模式

a、也称为“直接交流”,是指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交流,包括交谈、讲演、书信往来、参观访问、讨论、学术会议、交换出版物预印本或油印本。

b、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大意中交流模式。

c、最为明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无形的集体”或“看不见的学院”。

d、优点是:能以嘴快的速度传递信息;选择性强,针对性强;反馈迅速,能及时调整思路,澄清问题,修正错误;有助于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e、缺点是: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大;直接受益人有限;不便于信息的加工和知识的积累;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可靠程度难以检验;自发性强,不便于管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相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