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鲁迅杂文战斗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这时期杂文创作滋荣发达的重要因素:①作为时代理论思维的最高表现形态的鲁迅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在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后,其影响的不断深入扩大;②杂文报刊数量的增多和杂文写作队伍的壮大;③杂文理论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鲁迅的方向”成为战斗杂文家的共同方向,其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传统被更多的人所继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①上海成为“孤岛”和完全沦陷时期,杂文作家群中的巴人、周木斋、唐弢、柯灵、孔另境、列车等人;②在桂林和香港的《野草》社会的杂文作家群中的夏衍、聂绀弩、宋云彬、孟超和秦似等人。即使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和茅盾,杂文作家冯雪峰、何其芳、林默涵、廖沫沙、田仲济,甚至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斗士闻一多,也无不受到鲁迅战斗杂文传统的浸润和影响。
一、上海的《鲁迅风》杂文作家群
1938年11月,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合出了六人杂文合集《边鼓集》,以上六人加上孔另境出了七人杂文合集《横眉集》。1940年,北社出了《杂文丛书》,其中有列车的《浪淘沙》、周木斋的《消长集》、柯灵的《市楼独唱》、唐弢的《短长书》,使杂文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战斗的杂文作家,继承和发扬鲁迅杂文的战斗传统,揭露敌伪的血腥罪行,歌颂******和人民大众的抗日救国伟业,批判小市民的奴才意识,痛斥国民党当局种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倒行逆施,抒发了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在中国人民,甚至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文艺史册上,写下光荣的一页,他们的杂文被称为“鲁迅文”杂文流派。
王任叔(常用笔名巴人):
其杂文数量与鲁迅不分上下,在上海“孤岛”时期创作的杂文数量最多,没有一个作家能与之相比。有同别人合出的《边鼓集》、《横眉集》,专集《打虱谈》、《生活·思索与学习》、《边风录》、《学习与战斗》。
王任叔这时的杂文,围绕着抗日救亡这一最大的现实问题,纵横驰骋、议论风发,像鲁迅的杂文一样,对现实进行了极其广泛的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是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的“动态”和人们的“心态”的好材料,有着历史文献的价值。他的杂文,观察敏锐,思想深刻,体式丰富,格调多样。
在创作实践上,学习和师承鲁迅,并力图做到有自己的独创风格。以杂文集《边风录》为例,其中有抒情色彩浓厚的政论性杂文;有散文诗式的杂文;在书札类的杂文;有三言两语的偶语类杂文;有杂记性的杂文;有剪报加上按语、评点式的杂文;有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和比较性的杂文;有回忆录式的杂文;最多的针对某一事物、某一句话、某一种论调、某一类人、某一种人情世态,进行记叙描写、联类生发、直抒爱憎的社会评论性的杂文。
构成其独创特色的,是那些在生动记叙、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之中,融进鲜明爱憎和深刻见解的社会评论性的杂文。这类杂文没有理论的架子,但在散文式的“直感”形象的抒写形式之中,活跃着杂文家评判思辩的精魂。
周木斋:
生前结集的有《消长集》以及与别人合集的《边鼓集》、《横眉集》。抗战爆发后,其杂文创作进入成熟期,创作了一批思想尖锐、博识机智、析理精微的“鲁迅风”战斗杂文,其杂文具有战斗性和思辩性的特点。
在现代杂文史上,周木斋的杂文是以思辩性著称的,他剖析事理时,喜欢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而又统一的范畴。他的杂文虽不善于塑造生动的杂文形象,偏于剖析整理,但其中却有杂文家的诗情和理趣。
周木斋的《凌迟》,就是一篇燃烧着憎恶烈火、无情声讨债汪精卫的战斗檄文。这篇杂文表现了周木斋善于捕捉矛盾、分析矛盾、从中透视事物本质的思辩才能。
《影痕》可以说是三言两语的哲理式散文诗,但作者把它们收入《消长集》中,这也可以说是浓缩的、微型的杂文。
唐弢:
此时创作的杂文分别收入与别人合集的《边鼓集》、《横眉集》,自己的《投影集》、《劳薪集》、《短长书》、《识小录》等。
这时的杂文分为两类:①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杂文;②带有现代文学考证、研究性质的学术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书话”。他的杂文或针砭时弊、扫荡秽丑,或抗争现实,解剖历史,或鼓舞斗志、呼唤光明,表现了历史的脉动,留下了大时代的“眉目”,喊出了人民的心声。
这时杂文风格丰富多彩,但写得最多的是直面现实的政治风云、世道人心和文坛鬼魅的短评和杂感。
唐弢这时的杂文,议论常常和记叙、描写、抒情、对话、引述相结合,在对社会人生的抒定中,表现自己到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使这些杂文既充满理趣,又笼罩着浓郁的艺术气氛,评论家把它们称为“抒感性的杂文”。这种“抒感性的杂文”,注重形象化说理,他常借一幅画、一首诗、一个传说故事、一些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起兴,巧妙地把读者引导到杂文的议论中心上来,使议论获得直感、形象的生命,使直感、形象的东西和议论结合而得以深化。
唐弢写的那些“读史札记”式的长篇杂文,也常有“抒感性杂文”的特色,溶进了自己的爱憎和评论。
其“抒感性杂文”篇幅不大,多在两千字左右。这些杂文笔法娴熟,文学洗炼,词采丰富,抒情味很浓。唐弢杂文在行文上整芨结合,好用独行句、复沓句和排比句,富有节奏感,这是同这些杂文的抒情旋律相适应的。
柯灵:
他的杂文集有《小朋友的话》、《边鼓集》卷五、《横眉集》第六辑、《市楼独唱》、《遥夜集》。《遥夜集》中第一辑收录了的杂文代表作79篇。
在解放战争时期,发表一批尖锐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战斗杂文。
柯灵杂文的艺术形式是比较丰富多样的。他写得最多的是直面现实的短评和杂感,这类杂文现实性强,大多感情激烈,文学清丽潇洒,写得明快质直;其中像《街头人语》和《街头闲话》,都是直接批评时政的短评,写得短小精悍,锋利深刻,达到了一定的力度和深度。
《禁书诗话》和《歌得“新天地”》是诗话体的杂文;《玉佛寺传奇》则是杂剧散曲体的杂文,这些杂文仿效鲁迅和瞿秋白合作的诗话体杂文《王道诗话》及杂剧散曲体的杂文《曲的解放》,把对时事世态的抨击和讽喻,融入中国传统的诗话、杂剧、散曲等民族形式之中,确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柯灵于1940年写的《从“目莲戏”说起》和《神、鬼、人》中的《关于土地》、《关于女吊》、《关于拳教师》等几篇杂文,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立体风土画”。
柯灵的这些杂文,从鲁迅的名作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加上他自己的创造,不仅给读者奉献了“立体风土画”,而且坚持了解剖和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表现了他对某些人情世万言书睿智掘发的启示,具有较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二、桂林《野草》杂文作家群
与上海“孤岛”作家相比,《野草》有更尖锐泼辣的战斗性和汪洋浩荡的气势。
夏衍:
此时结集出版的有《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蜗楼随笔》等。建国后辑为《夏衍杂文随笔集》。
这时期夏衍杂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记录了这一时期政治风云的变幻、人民革命的胜利、社会思潮的涌动、文艺运动的发展,以及他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他自觉运用鲁迅思想和毛泽东思想评论一切。
许多杂文简洁老练、清新蕴藉,婉转亲切,情理交融,自觉追求独特的说理方式与抒情方式“浑然合致”的境界。
夏衍那些偏于说理的精彩杂文,有以下特点:①在说理时,把自己摆进去,解剖自己,他不是板起面孔、居高临下训人,而是采取和读者平等讨论问题、共同寻求真理的民主方式,婉转亲切,沁人心脾。②从自然和人生一体化观点出发,打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森严堡垒,借用自然科学道理来掘发社会人生的奥秘,蹊径独辟,理趣盎然。③有些杂文是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描写来抒情和说理的。
夏衍的《蜗楼随笔》是另一种风格:尖锐悍泼、激情奔放。